- 阅读权限
- 1
- 帖子
- 积分
- 5214
- 威望
- 点
- E币
- 个
- 相册
- 注册时间
- 2021-10-3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UID
- 877827
|
作者:讷言
大概家属都是农业户口的缘故吧?我一直是半个农民的身份,正因为如此,我也习惯了种地。过去,上着班,种地得抽空,时间还挺紧的。现在退休了,种地成了全天候的职业,可以任意发挥了。其实,种地也收入不了多少钱,但一直还是舍不得丢弃。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与土地有了深厚的感情。过去工资低的时候,也正是因为种了这些地,才支撑起了这个家庭,修建了房子,供孩子上了大学。不然,单凭那点微薄的工资,要完成以上几项看似平常的任务,是断然不可能的。土地养育了我们,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本,又使我挺直腰板儿支撑起了这个并不大的家,于是我也与这个没有语言的朋友建立了感情。
现在,工资是多了,日子也比原来好了很多,种地已经没有多少利润可言了,一些人都外出打工放弃了种地,也有的像我这种情况的家庭,因为有工资支撑,早已放弃了种地,买面、买菜吃现成的,过起了城市人的生活。许多好心人也都劝我也不要再种地了,日晒雨淋的遭罪不说,农资又这么贵,搭上许多本钱,最后只赚个一年到头不闲着,也可以说是搭上力气最后只赚个腰疼胳膊疼。在城里工作的老同学们,也经常劝我别种地了,让我去济南找他们去玩玩,或者到别的城市去旅旅游,我总是说脱离不开。他们就说:不种地了,就脱离开了。可是,我总是下不了这个决心。
现在,也退休了,孩子们也都参加了工作,有条件闲下来了。完全可以住进城里,趁着还不怎么老,给孩子们做个生活上的帮手,接送一下孩子,辅导他们做作业,对于做了一辈子教育事业的人来说是非常合适的。但是,我偏偏在城里住不惯,我只好把这等好事儿留给亲家们。新鲜的景点去看一看还可以,同一个地方连续去三次就觉得俗不可耐了。而那个住了一辈子的老窠天天在那里也不嫌俗,因为在那里,与兄弟爷们有唠不够的嗑 ,尽管拉的都是庄稼呱,我却觉得很有滋味。
前一段时间,到女儿家住了20来天,在那里也安不下心来,虽然是把玉米的小苗浇了一遍水走的,可是天一直没下雨,心老是放不下,天天看天气预报,看看家乡下雨了没有。后来,天也下雨了,但还是天天挂着庄稼。有一块玉米地,耩得不行,地头上缺苗,得栽栽。另一块玉米地,没有打封闭的除草剂,是不是草快要长大了?天天考虑的是这个。我们要走,女儿劝我们多住几天,我就对她说:“我想家里的庄稼了”。
看到天不下雨,庄稼嗷嗷待哺,心里就纠结;看到庄稼长得嫩滋滋的,心情就舒畅。打断骨头也改不了的性情,这就是我的农民情节。庄稼离不开我,我也脱离不开庄稼。我与庄稼相依相恋了大半辈子,就像一个老人与相濡以沫的老伴儿一样,难舍难弃。一辈子没有大本事,也就这点儿出息了。这大概就是我对大地的情怀吧?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历来文人墨客都把田园生活视为一种高品位的享受。在这里,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可以脱离世俗的纠葛。大地,是世界上最空旷的地方;天野,是人间最清静的所在。种地,是退休生活的载体,不干点事情,太寂寞,太无聊了。打点粮食,自己磨面,不放任何添加剂、增白剂,自己吃着也放心;种点蔬菜,不使农药、化肥,留给自己吃。春天种点土豆,秋天种点白菜、萝卜、葱,自己吃不了就给孩子们一些,也显得自己有用处,何乐而不为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