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革命文化,争做红色少年。2023年6月7日,济南市莱芜第二实验小学七色花中队的少先队员们来到了位于济南市莱芜区牛泉镇鹁鸽楼村的中共山东省工委旧址党性教育基地,开启了本次红色教育研学之旅。
唱红歌 宣讲革命精神
队员们穿上整洁的校服,戴上鲜艳的红领巾,迈着欢快的步伐,满载豪情,坐上了前往山东省工委旧址陈列馆的大巴车,每一张笑脸都洋溢花朵般的缤纷,每一颗心灵都迸发奋进的激情。
在路上,队员们把自己知道的革命精神和故事讲给老师和伙伴们听,互相激励彼此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争做新时代好少年,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半个多小时的车程,大家在车上共同唱响《童心向党》。在星星火炬和党旗的指引下,每个人都感受到了作为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使命感。
追寻红色足迹
双手托起党旗的雕塑屹立在广场,下方题有“不畏艰难 勇于担当”八个大字,一股浩然之气油然而生。
雕塑后是中共山东省工委旧址主题展馆,雍容大气、气势磅礴,是省市区共同推进的重点党建工程,是鹁鸽楼村红色村庄建设的重点工程。
进入展馆,气氛庄严肃穆,让人满怀崇敬之情,认真聆听那段红色岁月。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全体队员浏览了展室内的实物以及文字、图片资料,了解了山东省工委成立的光辉历史及刘仲莹的革命事迹。队员们了解到:中共山东省工委旧址党性教育基地是省、市、区共同推进的重点党建工程。1929年1月至1933年7月,山东省委机关连遭十次大破坏,全省党组织失去统一领导,陷入各自为战的状态,一批忠诚的共产党员坚定革命信仰,在斗争——失败——再斗争中,顽强拼搏。以刘仲莹、赵健民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多次外出寻找党组织未果的情况下,于1935年11月,成立了中共山东省工作委员会,成为山东党组织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置身刘仲莹故居,队员们仔细聆听,认真记录,为刘仲莹的感人事迹以及他为山东省工委在莱芜成立所作的巨大贡献感到敬佩。
展馆分为上下两层,从星火初燃、光耀齐鲁,腥风血雨、前赴后继,独立斗争、探索前行,铁血担当、自建工委,同仇敌忾、奋起抗战等8个部分讲述了那一段光辉的历史。
少先队员们跟随讲解员的指引,依次参观各个展厅,通过现场感受聆听,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置身其中,颇受震撼。
寻访圣地--参观刘仲莹故居
而后,我们沿着鹁鸽楼村内条狭窄、幽长的胡同就来到了刘仲莹故居。站在故居前,古朴的小石楼让我们的内感到了份沉重,脑海中浮现了出了年前刘仲莹为命奔壮志未酬的画
红旗飘万代
随后大家来到“红旗飘万代”纪念碑前,中队辅导员王晓老师向大家再次申明活动的意义,指明活动目标提出希望。全体队员在纪念碑前合影留念。
红色研学活动不仅是一次红色的旅行,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通过身临其境地参观、聆听、感受,爱党爱国的种子将扎根在每一位队员心中,进一步增强了队员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时刻铭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