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莱芜区投资2400万元,对180处交通安全隐患点进行集中整治。高质量、高科技的先进交通安全设施像一张纵横成线,上下成网的密集安全大网,遍布莱芜的交通要道,覆盖莱芜大地,给人们传递着安全信号。
包括莱芜区中心城区、口镇街道、张家洼街道、方下街道、高庄街道、羊里街道、牛泉镇、茶业口镇、和庄镇、苗山镇、杨庄镇、寨里镇、大王庄镇等180处交叉口交通改造工程。
其中,校车停靠站点标志牌554处,机动车信号灯457套,人行信号灯370套,智能交通信号机101套,视频监控摄像机102套,高清抓拍单元541套,热熔标线27721平方米,总投资达2400万元。 “五治”治到“点子上” 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莱芜区交警大队安排专上靠上加强技术监督指导,做到突出重点,区别对待,因情施策,分类施工,实行了“五治”即:城区治“堵点”,城郊治“险点”,农村治“盲点”,野外治“漏点”,线路治“重点”。 城区治“堵点”。在对城区所有信号灯普遍进行整修改造升级,提高指示效率的基础上,把目标定格治堵治乱上,瞄准事故多发的三叉路口和人员密集容易堵车的学校驻地等段点,新上安装新的信号灯指挥装置,增设人行信号灯和行驶标志,使重点路段和区域得到重点“照顾”,较好地解决了堵车现象的发生,预防和减少了事故的发生,人民群众满意率大幅度提升。 城郊治“险点”。这次改造工作开始后,把此作为一项重点项目,对城区出入是交叉路口的格外重视,认真勘察分析研究具体地形和特征,细致周密制定规划方案,一一新安装上了信号灯及其它信号系统,彻底解决了一直没信号指示灯影响安全交通的问题,交通秩序大为改观,交通事故明显下降。
农村治“盲点”。在这次整改过程中,大队把农村安全隐患点作为重中之重,不放过一处危险处,不漏掉一处隐患点,凡是通过考查论证达到隐患整改标准的,坚决予从整改,该上设备的上设备,该上设施的上设施,不惜资金,不怕麻烦。到目前,全区所有有交叉路口村庄已全部新安装上了信号灯等设施,全部投入使用。 野外治“漏点”。莱芜地面宽阔,209国道由东北方向向西南方向延伸,该路穿越田野时,难免和市、乡道路交叉相遇,随即产生出的是一个个隐患点。在这次整治中,大队把治理这些隐患点作为一个重点项目,对此类隐患处逐一落实了整治方案,全部安装上了红绿灯并全部投入用。 线路治“重点”。整治过程中,把全区的道路进行排队比对,逐一“面视”定论,从中找出危险路段和路线进行重点治理整改,增设安全信号设施,增大了安全系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