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历山后村,东北与沂源县交界,西邻下历山后,南面是历山山麓。韩(旺)莱(钢)公路于村前通过。现该村共有450口人,有可耕地480亩,山林荒滩880亩,总面积4400亩。 明末清初由淄川迁入此址,高姓建村。高姓最早出现在上古黄帝时期,中国最早系统记载姓氏来源的典籍《世本》载“黄帝臣高元作宫室。”《竹书纪年》说黄帝“居有熊”。有熊,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县。春秋时期,齐太公吕尚(姜子牙)的八世孙齐文公吕赤有个后代即以先人封邑为姓,姓高。 高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源流众多,在《百家姓》中排第153位,在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百家姓第十九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三十位,人口约一千四百七十六万九千余,占中国人口总数的0.92%左右,多以渔阳、辽东、广陵、河南为郡望。高氏主流发源于今河南省境内,但在春秋以后,却以齐鲁之地分布居多。 出自西周时期的齐文公吕赤之子公子高。姜姓,原是炎帝的后裔,高氏则是炎帝的后裔,高氏的血缘初祖是炎帝,得姓始祖为高一。因炎帝神农氏生于姜水,以姜为姓。炎帝17世孙伯夷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受封吕侯,子孙因此亦以吕为氏。吕侯伯夷第37代孙姜尚,即姜太公,又名吕尚、吕望,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立周,受封于齐国。齐国传至太公8世孙文公姜赤,文公次子受封于高邑,称公子高。依照周朝贵族礼仪,其孙傒取祖名为氏,为高傒 。高傒在齐国为上卿时,迎立公子小白为君,就是齐桓公。高傒成为著名的渤海高氏的始祖。高傒7世孙高止在齐国遭到公孙灶、公孙趸排挤,出齐奔燕。高止9世孙高量为宋国司徒,高量10世孙高洪为东汉渤海郡守。高洪的一支后裔高隐、高瞻叔侄创立了渔阳高氏、辽东高氏, 另一支后裔高悝创立了广陵高氏。渤海高氏的后人高伯祥又创立了京兆高氏。姜姓高氏族人大多尊奉高傒为得姓始祖,亦有尊奉高渠弥(姜渠弥)、高克为得姓始祖者。 春秋战国时期,高氏主要活动在华北地区,其中一支在战国后期,楚国灭越后,经吴越之地,进入楚国,最终到达海南。 秦汉时期高姓的足迹已经遍布于华北、陕甘宁以及中原地区。东汉末期是高姓的鼎盛时期,在山东地区形成了历史上最著名的渤海高姓。 西晋时,高姓主要向北和东北迁移。南北朝时,高姓因北齐的灭亡而被迫移民陕南和西蜀。在四世纪末和五世纪初以及五世纪末,中原人民为躲避战乱,大规模迁徙日本群岛,形成两次日本史书称之为“归化人”赴日的高潮。主要祸根是由西晋后期的五胡乱华等,长期极其残酷的民族仇杀使大陆汉族人不堪忍受,开始了向四周大规模迁徙的浪潮:主要是南迁江南,其次是由东北逃向朝鲜半岛,南北两路难民都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最后去了日本。当年阿知王(刘姓)来日本时,高姓有随行者。 隋唐时期,高姓主要的活动地仍在长江以北,但继续向四川和江浙地区迁移。 五代宋元时期,高姓大批移民于江南各地,尤其是江浙地区。明末清初高姓进入了台湾。 传说,明末清初,高照亮老汉从淄川领着妻儿老小迁此。因址在历山,叫高历山,后,址在历山之阴,改为历山后,因与下历山后村应对,为区别下历山后,取名上历山后。 在上历山后西头的大石桥两边,分别有一棵百年古柏,桥的北面矗立着一块和泰山望海石一模一样的巨石名曰“人头石”,桥下清水长流,桥边野藤缠绕,风景殊胜。1996年在此处新建了村委办公室,这里是村民参政议政的地方,也是村民休息纳凉的去处。 改革开放以来,为增加农民的收入,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在村委支持下,1994年由高明仁引进南朱家庄一个球团厂,为本村12名残疾人安排了就业,增加了收入。1999年,高明杰引进临沂木板厂一个,安排了本村20名妇女就业。该村在公路边开设经销、食宿、修理机械、加工等民营企业 6家,收入十分可观。 随着村民生活条件的改善.有98%以上的村民把原来的草房修成瓦房,两户盖起了楼房;99%的户有了移动电话,80 %的人有了小汽车,家家有彩电、VCD。全村吃上了自来水。 上历山后人,正靠着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迈向更富裕、更文明的农家新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