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
- 帖子
- 积分
- 5214
- 威望
- 点
- E币
- 个
- 相册
- 注册时间
- 2021-10-3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UID
- 877827
|
作者:讷言
[原文]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注释:节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瓮,盛水的陶器。
[译文]
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赏析]
从原文中,我们不难看出,司马光所砸的不是缸,而是瓮。缸与瓮是不同的,缸是瓷器,比较厚比较硬,甭是司马光还是个孩子,就是一个大人,用一个孩子才能拿得起来的石头去砸那口缸,也不一定就能一下子砸破。所以说,司马光砸缸的说法是不对的。而瓮是陶器,其厚度较小,硬度也不大,很容易就会被砸破的,所以说,司马光砸的是瓮,原文是对的,这样才表现出了司马光人小智慧大的特点。
原文中明明是说: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光持石击瓮破之。为什么到了白话文课本中就成了“司马光砸缸”了呢?这主要是因为,明清以后,富人家里盛水的容器一般都换成了缸。但是,在民间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老百姓家里还有用瓮盛水的,叫水瓮,现在条件好了,都用水缸了。一个陶器,一个瓷器,有着明显的不同。陶器出现的早,烧制的火力较弱,大约在600~800℃,造价较低;瓷器出现的晚,烧制的火力较强,大约在1100~1300℃,造价较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