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
- 帖子
- 积分
- 5214
- 威望
- 点
- E币
- 个
- 相册
- 注册时间
- 2021-10-3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UID
- 877827
|
作者:讷言
陵园石雕是中国石刻的一大种类,历史久远,规模宏大,以陵墓石像为主,还有石棺椁、画像石和墓葬祭器等类石刻。 雕刻的各种文臣、武将、仕女、侍者等人物石像和石马、石象、石骆驼与各种石兽、石鸟、石兔,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这些陵墓石雕有的是为了模仿现实世界的繁荣,让逝者死后不寂寞,也有的是为了现实逝者生前的显赫地位,还有的是为了表彰逝者生前建立的不朽功勋的。
在这些陵墓石雕中,镇墓兽、镇墓神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镇墓兽起于春秋,盛于隋唐,最终在五代渐渐烟消云散。说是起于春秋,其实就是来于楚墓,当时的中原诸国并没有使用镇墓兽的传统,随着时间的流逝,镇墓兽才渐渐走出楚地。
对于镇墓兽的起源,说法也很多,在《周礼》中记载了一种怪物,这种怪物喜欢食死人之肝脑,其名为魍象,也称罔象,状如小儿,赤黑色,赤爪,大耳,长臂。而另一种神兽,其名曰方相氏,能够驱疫避邪,尤其能赶走魍象。因此有人造方相氏之像立于墓侧,有人认为这就是镇墓兽的起源。
还有人认为镇墓兽是郭璞《山海经图赞》中提到的“穷奇”,“穷奇之神物,厥形甚丑,驰逐妖邪,莫不奔走。”
《山海经图赞》清光绪刊载,镇墓兽不仅起源众说纷纭,关于楚墓中的镇墓兽究竟有何意义,也还没有统一,不过一般来说学界有三种看法。
其一,楚墓镇墓兽是山神的造像,有镇压邪崇、驱除妖鬼的功用。关于这一点,代表的学者是日本的研究者水野清一,我国也有些学者赞同,不过并非是主流的看法。
其二,楚墓镇墓兽是一种变形龙,是亡者灵魂的看护者,负责“引魂升天”,或“导魂入阴”。
其三,楚墓镇墓兽是地神土伯的造像,其意在抚慰地神不要侵食死者的灵魂。关于这第三点,实在是很有说法,楚墓方面研究专家陈跃均就解释过什么是“地伯”,《楚辞·招魂》记载:“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些。 土伯九约,其角觺觺(yi,锐利)些。 敦脄(mei,指夹背肉)血拇,逐人伂(pei,同:沛)駓駓(pi,黄白杂色的马,也指桃花马)些。 参目虎首,其身若牛些。 此皆甘人,归来”
朱熹有注,“幽都,地下后土所治也。土伯,后土之侯伯也。”
什么意思呢?土伯,就是幽冥的君王,其形象就是虎首锐角的野兽,在地府中追逐着各种邪崇吞噬,这一形象,和众多楚墓所出土的镇墓兽非常相似。
据说秦朝出了一员猛将叫阮瓮仲,能凭一己之力喝退十万敌军,后来就有人把瓮仲的石像作为看守大门和墓地的神灵了。
总的来说,楚墓的镇墓兽、镇墓神具有驱妖辟邪、保护死者的作用,是人们企图使用他的力量来驱逐阴间的魑魅魍魉的意识体现。
按照封建迷信的说法,人死后变成鬼神,一些不守规矩的鬼神还常到人间来兴风作浪,让人得病,看来他也怕的时候。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人死形体朽,体朽精气灭,何以为鬼神?也就是说,人死后就什么也没有了,也就无所谓怕不怕了。其实,搞陪葬、守墓都是无济于事的,该发生的事情还会发生,搞这一套只能劳民伤财。
封建统治阶级生前大肆掠夺劳动人民,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死后还妄图跟生前一样,高高在上,继续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在殡葬的时候还大兴土木,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所以说,搞陪葬、守陵这一套是应当摒弃的。所以,现在我们提倡厚养薄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