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664|回复: 14

原来苏轼曾在咱莱芜苍龙峡题字“醉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26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位于莱芜区高庄街道的苍龙峡,历史上一直是游览胜地。明清以来,文人雅士多会于此,诗文歌咏,留下了众多摩崖石刻,其中,“醉翁”二字尤为引人注目,堪称苍龙峡的“点睛之笔”。
微信图片_20220726102933.jpg

   此摩崖石刻在高庄街道苍龙峡东岸北端。刻面高56厘米,宽120厘米,落款已人为残损,但细辨应为二字,第一字尚存“蘇”的模样,草字头与“鱼"模糊可见。据金石学家吕建中先生考证,应为北宋后期苏轼所书。

  史书记载,苏轼曾两次路过济南,一为熙宁九年(1076)冬。时年十二月,苏轼调离密州,经潍、青二州到达济南,与亲朋及苏辙三子会见,盘桓月余,曾到过灵岩寺。二是元丰八年(1085)秋。十月二十日,苏轼从登州回汴京,路经济南,在长清写下了《真相院舍利塔铭》,年底从郓城出山东。


当时,苍龙峡叫青龙山,已是莱芜名胜之一。金代正隆元年(1156)韩锡来丈量土地时,莱芜知县便邀其游苍龙峡,足可说明苍龙峡已为名胜,此时距苏轼经济南时前不过80年,后才71年。“醉翁”二字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传世苏轼笔迹暗合,应当是苏轼亲自书丹。无论深秋还是初春,他来时河水已枯,可以轻松过河,见冲峡之石颓然卧地,犹如一位老者醉酣,故题“醉翁”二字。一则状物描形,二则取欧阳修《醉翁亭记》意,“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侧面证明苍龙峡的山水之秀丽。

落款二字为何被人为破坏?可从史书上查找原因。

元祐末年,开元祐党禁,苏轼亦在党人中,故他所书碑刻大多遭破坏。宋代徐度在《劫扫编·卷下》中写道:“东坡既南窜,议者复请悉除其所为之文,诏从之。于是士大夫家所藏,既莫敢出,而吏畏祸,所在石刻,多见毁。”元代韦居安在《梅磵诗话》中亦有:“《夷坚戊志》云,崇宁大观间,蔡京当国,设元祜党禁,苏文忠文辞字画悉毁之。”

至于地方志无载,亦可解释,因现在的莱芜人大多为明初移民,而明前又无志书流传,故无从考查。

所以,张梅亭先生才发出了“空闻坡老石”的感叹!坡老,即苏轼苏东坡。

转自《莱芜印象—石文墨韵》、莱芜文旅



发表于 2022-7-26 14: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发表于 2022-7-26 13: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无论从苏轼楷书还是行草进行对比,苍龙峡醉翁二字与苏体大相径庭。
20220726134808front2_0_53283_FrKb9PZo7B4v7CdWmDSmSYJnHYi_.jpg
20220726134808front2_0_53283_Fk_0ccWvDSPd5s28gEaNQZeP001X.jpg
发表于 2022-7-26 10: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醉翁之意不在酒
发表于 2022-7-26 12: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有这么大的名声?
发表于 2022-7-26 13: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这是硬靠啊…
发表于 2022-7-27 09: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哎,苍龙峡的垃圾太多了,就没人管理吗,还有真心希望大家游玩的时候不要随手乱扔垃圾,看着垃圾遍地的样子,真的有点心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5-9-13 18: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