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895|回复: 1

吴伯箫大事年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20 13: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作者:讷言
20220720135445front2_0_877827_FtHpUmuyalHOh4IyAQrDd6atQ_ov.jpg
  吴伯箫,原名吴熙成,1906年出生于莱芜吴花园村一半耕半读富裕家庭。

        1913年,7岁的吴熙成从父读书。

        1918年,12岁的吴熙成考入莱芜县立中学中学学习,后遇到文史教师亓聘如老先生,接受了朴素的进步思想的启蒙教育。吴熙成自幼擅长写作、热爱文艺宣传,崇拜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在追求进步思潮的影响下,吴熙成更名为吴伯萧,有赶超萧伯纳之义。

        1920年,14岁的吴伯箫考入曲阜师范学校。接受了唯物史观思想的影响。

        1924年夏师范毕业后,经同乡已经在孔府任教的王毓华介绍,到孔府家馆任英文教师。

         1925年夏考入北京师范大学。 进一步接受了反帝反封建思想的影响。

        1931年夏毕业后,在青岛大学校长办公室任事务员,结识闻一多、洪深、老舍、王统照、孟超等。后来,在王统照的帮助下,吴伯箫的散文《羽书》得以出版。

        1935年,任济南乡村师范教务处主任兼国文教员。暑假期间回到青岛,与老舍、王统照、洪深、臧克家、王亚平等创办《避暑录话》。

        1936年,任莱阳乡村师范校长(今鲁东大学)。

        1938年4月,长途跋涉到达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1月,任八路军总政治部抗日文艺工作组组长,赴长治一带工作。

        1939年,回到延安任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秘书长,参与编辑《文艺突击》,并兼任中国女子大学教师。

        1941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边区政府教育厅任中等教育科科长。

       1942年5月,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聆听毛泽东同志的讲话,进一步确立了为工农兵服务的思想。

        1945年11月,任华北联合大学(驻张家口)中文系副主任。不久任东北大学(驻佳木斯)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文学院副院长、副教务长。

        1949年7月,在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上被选为文协委员、秘书长。

        解放后,他主要从事语文教材编审的领导工作,长期担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并坚持散文创作。

        1951年,任东北教育学院(今沈阳师范大学)副院长。

        1954年春,调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参加编辑《文学》课本,兼任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所长,并负责《文艺学习》《语文学习》诸刊物编辑出版工作。

        1956年10月,赴民主德国参加海涅学术会议。

        1960年后,正值我国三年困难时期,应人民日报的要求,吴伯箫同志先后写了《北极星》《记一辆纺车》《歌声》等二十多篇散文,后收为集子《北极星》。在这些散文中,作者热情宣传了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和作风,歌颂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激励人民战胜困难,夺取新的胜利。这组散文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浓郁的时代色彩,并有着相当高的艺术水平。

        吴伯萧在政治运动中,蒙受了不白之冤,后被平反,吴伯萧终于看到了一小撮不可一世的坏人应有的下场。观察事物仔细的人在不经意中会发现,吴伯萧的“萧”字后来改为了“箫”字,有“**度人生,惯看秋月春风”之寓意。自古人生多无奈,急不得,**慢等待,总有一日,苦瓜终会变香菜。

        吴伯箫是我国集革命家、教育家、著名散文家于一身的文化巨人。现在吴伯箫的散文风格,逐渐被后人所继承,形成了全国著名的质朴、自然的“吴派”散文。
20220720135452front2_0_877827_Fq7t3gvxc42v0kROfvTpgLh9g41f.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5-1-19 03: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