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122|回复: 2

莱芜战役王必成指挥所在牛泉镇吴小庄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8 06: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作者:讷言
20220608062804front2_0_877827_Fj8JoT6PbIVXSRtnYIB6x11nVDew.jpg

        莱芜战役是我国解放战争史上运动战的经典之作,“集中兵力,运动歼敌”特点被列入了世界著名的500战例之中,是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走向战略进攻的历史转折点。

        近日在与村中老人的闲聊中,对莱芜战役前前后后的情况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

        莱芜战役之前,中国共产党先是在广大农村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让穷苦农民分得了房子 ,分得了土地,实现了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他们的生活有了保障,不再受地主的剥削和压迫了,拥护共产党、拥护解放军的热情非常高涨。共产党、毛主席真能啊!做事真有计划啊!

        据吴焕俊等老人说:旧社会,穷苦农民闹春荒的时候向地主借100斤粮食,到秋后就得还200斤。我一听这个数目就感到很吃惊,怪不得旧社会穷苦人生活这么贫困,这还了得,仅半年多的时间,就涨了一倍?我听说有9出13归的,就觉得非常严重了,居然还有更高的,真是头一回听说。过去我听说一些小买卖是合子利(方言,利润与本钱相等),放粮救命的事情居然也有人拿着当买卖做,在我们这个村,都说“一笔写不出两个吴”,都是一个祖宗的后代,地主盘剥穷人竟然这么狠。有的地主后来就不向外借粮食了,而是用来买地,塔子前这样的好地,荒年的时候,仅60斤粮食就一大分,麦子都开了花了,才卖这么点粮食,忒贱了!这真是有钱就有势,趁火打劫。盲人大叔吴修龙接着说:“不多天就收获粮食了,但凡有饭吃,真不能卖,看来确实没法子啊!”

        至于土地的价格问题,我在20岁左右年纪的时候就听吴成兴老人说过,那个时候他说:水浇地有500斤粮食一大分的,宅基地尤其贵,旱田也就100来斤粮食一大分。大概那是一般年景,现在是荒年,格外贱。塔子前虽然是好地,但处于高台之上,打不出井来,就是勉强能打出井来,也非常深,半天提不上一筲水来,没法形成连续的水流,没法浇地。所以说塔子前的土地卖不上价钱也在所难免。今年56岁的吴焕桐对这个价格持怀疑态度,吴焕俊老人接着说:“吴焕烈哥家卖的塔子前的一块地,就是60斤粮食一分,这是我9岁那年(1943年)的事。”,因为吴焕烈是他们的本家兄长,生前为人忠厚老实,是一个确凿的证人,这才打消了他的怀疑。

        穷苦人家没有办法,只好“割的心头肉,医治眼前疮”,经常这样寅吃卯粮,年年借粮,年年负债,所以就越来越穷,是共产党毛主席搞土地改革救了他们一命。

        莱芜战役之前,共产党及时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老百姓对共产党感恩戴德,所以,参加民兵、参加担架队的人特别多。抬担架也不是干义务工,是有报酬的。这些报酬来源于村里,是村干部从各家各户敛的。而这个支援前线的组织者就是吴小庄村的第一位共产党员、指导员(村党支部书记旧称)吴修谟(吴有军老师的爷爷)。吴钦木、胜石这两个人一架,两天回来后高兴得说:“两天的工夫就挣了1000斤粮食,还有一钩子家机布。”

        先前我也听老荣军、今年91岁的吴东平老人说过他在莱芜战役中也抬过担架,他是与吴修江一架的,那个时候是要把伤员抬过青石关送到淄博的解放军后方医院救治的。

        莱芜战役前几天,我们吴小庄村里就住了好多解放军,连燥火窝里、大门底下都住满了。这些兵大概都是南方人,爱吃米饭。那个时候,由于兵荒马乱,莱芜5、6年没有开煤矿的,燃料十分奇缺,老百姓都是到习武山上扒草根烧水做饭。那个时候没有暖瓶,只有吃饭的时候喝点热饭汤,平时都是砸开冻冻喝凉水。为了支援解放军打仗,村里从西门外杀了四棵老槐树供他们当燃料。战役打起来后,这些解放军大部分都开拔了。我们村里还留有一个指挥部,估计可能是一个纵队的指挥部,设在吴焕召家(今吴焕平的宅子)。还从大门口拉出来一大溜子电话线。莱芜战役中解放军一部在吴小庄村驻扎和安指挥所的事情,我过去就听说过,只是没有确定具体位置和部队番号,现在总算如愿以偿了。我们村虽然名为吴小庄,实际上是个人口众多的大村,又有村寨圩墙,隐藏一个纵队的兵力和一个纵队的指挥部绰绰有余。

        莱芜战役打起来后,敌机一来就是5、6架,就从我们村上空飞过,飞得非常低,大概是从泰西长清机场起飞的吧?低飞大概是为了寻找目标吧!据吴杏村老人说:“他家的一个老人在村南圈子地锄地,把锄头戳在地里回家吃饭,吃完饭再回去,锄杠倒了。人们都怀疑是被低飞的飞机 碰倒的。”其实,飞机 飞得根本没有那么低,可能是被飞机 强烈的气流吹倒的。说低飞的飞机把锄杠碰倒了,就有些夸张了。尽管敌人的飞机飞得很低,但是愣没有发现隐藏在我们村的大批兵力和一个指挥所。在老人们的脑海里,没有留下我们村遭敌机轰炸的记忆。

        有微友说,王必成的部队是在大庄村北架桥过的大汶河。敌机没有轰炸修桥的民工,而是对准在河滩上吃草的牛群下了手,一群牛全被炸死了,大概国军的飞行员是把牛群误认是解放军的马队了。

        我小时候,二奶奶经常给我讲故事,其中就讲过她们做军鞋支援前线的情况,各家各户都有纳鞋底的任务,是村妇救会分派的。她说鞋底上都印着纳鞋底的时候穿针引线的巴脚子的花纹,那些巴脚子的花纹可能是解放军在被服厂里用机器印上去的,鞋底是他们克落好了的,我们只管从妇救会领回**搓了麻线就开始纳,因为上面有花纹,所以非常好纳,纳起来速度也非常快,纳出的鞋底巴脚一般大,非常好看,解放军穿在脚上跑路打敌人也不磨脚,跑得快脚也舒服。

        今年87岁的吴焕俊老人说:济南战役的时候,我们吴小庄村也住过常备夫。指挥部在今吴培华院内,与6纵王必成司令原指挥部只有一条胡同之隔。为什么都看中这个地方了呢?因为这个地方有几个哨门,把这里面的几座宅子与外面隔离开了,这个地方由吴小庄寨中寨之称,不容易被敌机侦查到,非常安全。什么是常备夫呢?常备夫有一部分也叫富丁,是有些钱粮的人家怕危险,不愿意让自己的儿子去干,拿出一定数额的钱 财雇佣的常年当民夫的壮丁。这个时候由于是战争时期,所谓出夫就是去抬担架。当然这些常备夫中大部分都是自愿的,是村党组织委派的。我们吴小庄村也有干常备夫的,与外来的常备夫们很熟,东头三大院里的常备夫还宴请过住在我们村里的外来的常备夫呢!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帮部队送军粮、马草、军鞋等战争物资。

        难怪陈毅元帅曾感慨地说:“解放战争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查看莱芜战役形势图,可以断定,驻防吴小庄村的应当是三野6纵。

        三野6纵队,司令:王必成(中将),被誉为是“老虎纵队”,是一支敢于打硬仗的军队,在莱芜战役中,6纵队是歼敌数量最多的部队。在著名的孟良崮战役中,王必成带领第6纵队,围歼了张灵甫,并且立下了头功。曾经在苏中战役中歼灭了李默庵的王牌军。后来6纵被改编为解放军第24军。

        莱芜战役过后,由于野战大军的撤离,国军重新占领了莱城,并伙同还乡团对人民群众进行了反攻倒算,制造了小庄乡惨案,秤钩子老爷当场就被机枪打死,吴钦斌、吴多功、吴钦朝、张成木站了出来,保护了人民群众。后来他们从敌人阵营中逃脱,参加了解放军。

        为了彻底打垮蒋匪帮,我们村先后有多人参军。其中,吴钦刚、吴钦耀、吴多功、张成木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英雄事迹彪炳千秋、可歌可泣。

        我现在才知道,原来我们这个远离莱城的偏僻乡村,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这么多贡献。我因为我们吴小庄是一个英雄的村庄而倍感骄傲!

        莱芜战役形势图:六纵王必成司令部从莱芜西南部吴小庄村向莱芜口镇进发。
20220608062748front2_0_877827_Fns5sgY49Wr_SCUVaVH832rAEQ3k.jpg

        今济南市钢城区辛庄镇石湾子村莱芜战役陈毅指挥所。吴小庄村王必成6纵指挥部的样子跟陈毅指挥所的样子差不多,位于哨门里,路西第二户,大门口朝南,大门外比较宽阔。
20220608062757front2_0_877827_FqEwcq5c9QKQJFCyoaSBOP3NlIdo.jpg
发表于 2022-6-8 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学到了,莱芜战役
发表于 2022-6-8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作者写的很意义,这些故事需要有人流传下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5-5-25 03: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