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
- 帖子
- 积分
- 50
- 威望
- 点
- E币
- 个
- 相册
- 注册时间
- 2011-5-24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UID
- 272305
|
成年后,我总以为自己是株耐得住孤独的植物 —— 不再是幻想霸总爱情的初中生,也不是在日记本里反复纠结 “要不要喜欢” 的 17 岁。和朋友开玩笑时说 “心像在大润发杀了十年鱼般冰冷”,连自己都快信了,以为早已丧失心动的能力,独立到无需旁人目光。​
可最近,心底的缺口却悄悄露了馅。不是对爱情的渴望,而是一种更宽泛的、对 “被看见” 的渴求。在猫咖撸猫,会因小猫黏着自己而满心欢喜,转头又因它跑去蹭别人而莫名失落,甚至冒出 “想养一只只属于我的猫” 的念头;在手术室里,护士一句随口的 “乖乖”,竟让我心头一暖,像突然被一束光照亮;哪怕是无比厌烦的工作,也会为同事一句认可沾沾自喜,又会因一句模糊的评价反复焦虑反思。​
最让我纠结的是看直播。两周里刷了不到 100 块,刷礼物的人也寥寥无几,可钱从来不是关键。关键是我在直播间里的小心翼翼:发评论前反复斟酌词句,想成为主播眼里 “独特的那个”;评论没被回复,就会忍不住反思 “是不是我说得不好”;下意识附和直播间的中心人物,只为换一句认同;甚至会期待自己没来时,有人问 “她怎么还没来”,来了能被热情欢迎。这种情绪像藤蔓一样缠上来,影响到日常心情,我反感这样的自己,只好强迫自己停下看直播。​
可停下来后,疑问却更清晰:我竟连这点陌生人的情绪价值都想要吗?明明是一辈子不会见面的人,却为他们的目光内耗,这让我觉得自己有些可怜。就像之前报健身课,明知部分费用是为教练的情绪价值买单,该坦然享受,却还是忍不住揣测 “教练会怎么评价我”。​
原来,我看似独立的外壳下,藏着一个 “找不到自我” 的内核。因为不知道怎么爱自己,才会拼命向外索求:从猫的依赖里找存在感,从护士的温柔里找暖意,从直播间的关注里找认同。就连喜欢看 “救风尘” 题材的 GB 小说,也是因为那些 “满眼只有我” 的设定,恰好填补了我对 “被专属注视” 的渴望,满足了那份隐秘的控制欲 —— 我只是想确定,自己是 “重要的”。​
我常常问自己:会有那么一天吗?朋友没叫我出去玩,我不会下意识质疑 “是不是我哪里不好”;想要什么能光明正大地说出口;不再需要靠别人的关注证明自己,因为打心底相信 “我本来就很好”。或许那一天不会来得太快,但此刻的反思,已是改变的开始。至少我看清了自己的渴望,也明白了:真正的安全感,从来不是从别人眼里找,而是要在自己心里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