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
- 帖子
- 积分
- 10154
- 威望
- 点
- E币
- 个
- 相册
- 注册时间
- 2023-1-17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UID
- 881332
|
卫健委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脱发白发人群已超2.52亿,其中35-40岁群体白发问题尤为突出。更令人担忧的是,白发群体中年轻人越来越多了。白发是身体在"喊救命"老话说"头发是血之余",中医古籍讲得更明白:气血足,头发就黑亮;气血虚,头发就容易变白。白头发冒出来,真不是单纯"年纪到了",而是你身体里有地方出问题了!
1. 两鬓斑白:肝胆功能异常
两鬓区域在中医经络学中归属于足少阳胆经循行部位。
《针灸甲乙经》记载:"胆足少阳之脉...上抵头角。"当两鬓区域过早出现白发时,通常提示肝胆功能失调。
这种情况多见于长期情绪不畅、压力过大的人群,常见伴随症状包括:易怒烦躁、入睡困难、多梦易醒、口苦咽干等。
从中医病机分析,这是由于情志不畅导致肝气郁结,郁久化火,灼伤阴液所致。
2. 头顶白发:肾精亏虚
头顶为督脉与任脉交汇之处,与肾脏功能密切相关。
《素问》指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肾精充足则头发乌黑润泽,肾精亏虚则会出现头顶白发。
这类人群常见腰膝酸软、记忆力减退、耳鸣耳聋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早秃。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毛囊黑色素细胞的活性与内分泌系统,特别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密切相关。
3. 前额白发:脾胃虚弱
前额区域属于足阳明胃经的循行部位。
《脾胃论》强调:"脾胃虚则九窍不通。"前额早白多提示脾胃运化功能减弱。
患者常见食欲不振、餐后腹胀、大便溏薄等消化系统症状。
从中医理论解释,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则气血不足,不能上荣于发,故见白发。
从根养发,才能黑回来
很多人一见白发就急着染,这好比枯叶喷绿漆,治标不治本。中医讲究“内调外养”,想真正逆转白发,得从脏腑入手。
疏肝利胆:按揉“风池穴”+喝“三花茶”
肝胆火旺的人,每天按揉风池穴(后颈发际线凹陷处)3分钟,能疏通少阳经气。
再配合三花茶(玫瑰花、菊花、合欢花各3克泡水),疏肝解郁,把“烧干”的津液补回来。
补肾填精:常吃“黑五类”+搓腰眼
肾精不足的,食疗推荐黑豆、黑芝麻、黑米、桑葚、核桃(俗称“黑五类”),这些食材入肾经,能填精乌发。
另外,每天早晚搓后腰(肾俞穴)至发热,相当于给肾“充电”。
健脾养胃:艾灸“足三里”+喝“四神汤”
脾胃虚的,艾灸足三里(膝盖下3寸)最能补气健运。食疗可以用四神汤(茯苓、山药、莲子、芡实),像给土地施肥一样,慢慢把脾胃养回来。
食疗小方:头发喜欢的“天然染发剂”
想养出一头乌发,光外养不够,还得“内修”。这里分享几个简单有效的食疗方:
《养生论》里说:“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头发是身体的“晴雨表”,与其焦虑白了几根,不如静下心来调养五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