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0
- 帖子
- 积分
- 338080
- 威望
- 点
- E币
- 个
- 相册
- 注册时间
- 2007-6-1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UID
- 84182
|
用古人的话说"心之官则思",练拳要用心思,多思考,把拳中的道理多想、多悟,把拳理弄通,内家拳尤其如此。
做什么事情天资与悟性都是绝对重要的,身体条件好,学拳固然有优势,但若脑筋不够,悟性不佳,到了一定程度就上不去了。悟性是对拳的理解,属于软件范围,但软件领导硬件已经是普遍规律了,所以在讲了孙氏三拳后,还有必要回过头来再强调一下对内家拳的理解问题.
练拳首先要用脑子练。对内家拳最重要的基本理论一定要吃透,练拳是七分靠脑,三分靠手脚,这并非危言耸听。其实任何体育运动都不只是身体的简单动作,都要全身整体的协调一致,谁来协调控制?头脑。
对内家拳来讲这个作用就更明显。形意以意御形,更着重内部感觉的培养。许多东西在外形上是看不出来的,即使老师非常有经验,也不可能全部给你挑出来,还要靠自己,所谓“灵性”“悟性”就是指的脑子好使。
以劈拳为例,起钻束身待发的那一刻,全身应该是外形松,坠,缩,而内气鼓胀,是个很复杂的状态,究竟做得如何,只有自己知道,甚至连自己也说不清楚。所以练拳要时时内省着自己的感觉,身体各处的感觉要实时地传送到大脑中做综合分析,以指导改进下面的动作,切不可机械地在那里重复而脑子却在休息。
形意拳之所以设计为简单的动作,多次的重复,就是让我们及时总结,而不是低水平的重复。当然,数量是绝对必要的,没有一定的数量就没有一定的质量,但数量并不等于质量。
孙老先生说过“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话,是勉励后人要勤奋,要比别人多付出百倍的努力,但并不是说,只要你多做百遍就会自然练好了。
在练拳中,“练的不对,干劲越大,离真正的功夫越远”。
比如站三体式,总有人问要站多长才合格?没有标准,但首先要站对,站正确,否则站多长都没用。现在的人生活节奏都快,紧张,本来就没有那么多悠闲的时间去练拳,就更要多用心体会,充分发挥现代人文化水准高,理解力强的优势,提倡精练,以求事半功倍。
练拳不能滥竽充数,要提高效率和质量,每打一下就要有一下的体会,每练一天就要有一天的收获。现在都是业余爱好者,每天能保证一,两个小时的练习时间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而从前练拳的人都是职业武师,每天都是十几个小时。我们现在就必须精练,巧练,最后达到熟练。怎么精练?说穿了就是把最重要的最有用的最基础的多重复。关键是要用脑子去悟,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打拳应该是七分靠脑,三分靠手脚。傻练,蛮练只能练些庄稼把势,练不出内家拳。
内家拳首先是内,内意外形,脑子不能闲着。精练就是保证每一下的质量,比如站桩,哪怕每天只站一次,但一定要站到实在站不住了为止,而且在最后还要再坚持几秒钟,也就是前面说过的“临界状态”,这样才有进步,如果一累就换腿,站一个钟头也没用,不如前者的几秒。练拳要如拧毛巾里的水,力求把水拧净,即使这一下拧不净,下一次也要多拧出些来。这就是提高效率。囫囵吞枣不过是自欺耳。
还要巧练。找最重要的,自己最喜欢的,最适合自己禀赋的多练,其余的会了就行,别忘了就行,甚至会不会都行。这就是扬长避短。你人很魁梧,身高力大,就不要去练什么猴形,蛇形之类,而如果你身体比较单薄,瘦小,就不要去练熊形,马形。总之,要人与拳合,练起来才事半功倍。又比如,”五行生克”和”安身炮”都是很好的对练套路,但要学会熟练非得二人长期合演,达到默契不可,而现在要找这样两个有时间共练的人却很困难,到不如直接练散手来得方便,来得快。
精练,巧练的最后,就是熟练,熟能生巧,把最重要的动作做成最习惯最自然最简单的,你就会抬手就有了。
其实对于肯用心的人来说,好多日常生活中的活动都可以用来练拳。走路,就是很好的体验机会,人每天不知道要走多少路,每走一步都去体会脚和地面接触的感觉,移动脚是怎么落地的?动力脚是怎么发力的?前滚后拔是怎么回事?全身的重心是怎么在两脚间不断转换的?腰腿上的感觉是什么?脚的跟,掌,心,趾,内外缘在这些过程中都起的什么作用?平常人走路都是重心随着前脚就出去了,不管身体平衡,如果你有意识地等一只脚稳住全身的重心后再出另一只脚,就会觉得走路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了,这已经和走八卦差不多了。
许多拳界前辈都喜欢走路,遛弯,孙老先生早年追随郭云深大师,“手揽马尾,日行百余里”,比一个马拉松的距离还大,而老先生素以腿力见长,恐怕与此也很有关系。所以不要小看走路,它确实和练拳关系太紧密了。坐着的时候也同样可以练,别靠在椅背上,腰背挺起来,头顶住,就知道塌腰的滋味了。看书看电视时别坐着,站着,把腿弯下去(不用太低),无论双重还是单重,无论是无极式,混元桩还是三体式的站法都可以,站桩的时间不就有了。
坐在椅子上尽量不靠椅背,挺直了腰,头顶着点劲,九要和轴意至少可找到大半。坐地铁或公交时,尽量不扶着,随着车的晃动而尽量保持平衡,久之脚下的敏感性和全身的协调性会大大提高。上楼梯,骑自行车,甚至开汽车都可以成为练拳的机会。
上楼梯时不要一阶阶上,而是两阶一步,而且尽量不用大腿的力量,而是用松胯和顶头的力量上,就与站桩的效果差不多。这样一口气上个5,6层甚至10几层,功力也就长了。骑自行车时不要把双手按死在把上,而是虚按着,把腰背挺直了,去体会塌腰和腰为主宰的感觉。即使开车时也可以练,身子坐直,不死靠在背上,左手轻按在方向盘上,右手轻按在档把上,这样的姿势与三体式的上半身基本一样了,把腰挺住,两手两脚的动作都由腰上发力,所谓“油离配合”不就是顺中有逆,逆中有顺吗?
总之,有心人可以在日常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去体会拳中的感觉,不一定非得要整时间才能练拳,只要用心,处处有拳,时时有拳。在蒲松龄的聊斋门上,贴着这样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人若苦心,何事不成,何只拳乎?
用心练拳还有个信心问题,也属于心的范畴,一并谈谈。
有不少人,真心喜爱练拳,也舍得花时间去练,本身天资也不错,但就是对自己信心不足,年龄偏大,体质偏差,时间太少,杂事干扰,入门太晚,底子太薄,------,等等,都可以成为信心不足的理由。其实大可不必。比起前辈大师来,我们是差得太多,连九牛一毛都不够,现在全国会武的人都加起来,也顶不上一个孙存周,更不用说孙禄堂了,反正怎么练我们也难望其项背,那么难道我们就干脆罢手不练了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前辈大师在,光焰万丈长,我们怎么办?很简单,只要尽我们所能,好好把拳学下来,传下去,就行了。
大师们创造武术的目的并不是要每个人都去打天下第一,孙老先生曾有名言:“汝要强身健体,我教汝绰绰有余;若要打天下第一,则速速另请高明”。既然是强身健体,对任何人都合适。
我的爷爷当年220斤体重,上一层楼都困难,拜了孙老先生后只站了一年三体式,就减去70斤,后来终其一生都只是一个瘦老头,从此对老师和孙拳五体投地,终生不渝。我之所以能受孙拳之惠,得列门墙,完全是因了爷爷的关系。如果他当初也因身体条件的不佳而却步,也就没有我们家和孙家,孙拳近100年的缘分了。我常常对人讲,像我爷爷那样的大胖子都可以练成拳,还有什么人练不出来呢?
形意拳讲“诚于中而形于外”,心诚则灵,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何况练拳?心者,决心,信心,恒心也;意者,诚意,敬意也。有此“三心二意”,何事不成。
有人说现在没有人能赶上前辈大师了,我们的拳是“黄鼠狼下耗子—一代不如一代”了,还瞎忙活啥?其实到也不必如此悲观,每一代人都有各自的责任,开创者有开创者的责任,承传者有承传者的责任,只要武术的根不断,“江山代有才人出”,说不准在某一代就会出现一个大师级的人物,本人的天赋高,恰好遇到精通拳理的老师,就能够练出一个天才来。系统的理论和训练方法是不能失传丢掉的,这就好比火种,我们的任务就是把火种传下去,以待有缘之人。
前面谈到“老弱妇孺,皆可练习”,这里专门谈谈“妇”。其实女子最适合练内家拳,即使以阳刚著称的形意拳也不例外,因为形意还是尚意不尚力,内家拳都不尚力,都走的是老子的“阴柔”路线,讲究以柔克刚,而女子天生就属阴,性格温柔,不好勇斗狠,容易进入平心静气的内家拳状态,因为心气比较平和,练拳也少急于求成,容易循序渐进,慢功出细活。因为身体柔弱,不会恃力求力,反而容易去掉拙力浊气,顺其自然地练拳。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女子天生柔韧性好,放松起来比较容易,尤其因为生育的关系,胯(骨盆)的韧性绝对优于男子,而胯的放松柔韧绝对是内家至关重要的。女子所不足者,唯肌肉力量耳,而内家恰所求者是协调,是整体,不是单纯肌肉力量。所以,女子练内家可谓得天独厚。
有人总认为,练武的人最好是身材魁梧,骨骼粗壮,所谓“身大力不亏”,这也是误区。郭云深,孙禄堂都是小个子,也决不粗壮,但郭“力可摧壁”,而孙老先生则是“棉裹电”,都冠绝一时。“半步崩拳打天下”的尚云祥也是小个子。魁伟粗壮,身高力大,当然是好事,但也可能变坏事,用力就能够对付的,就不会下功夫去钻研武术了。而武术的精髓是小胜大,弱胜强,以理(拳术的道理)服人而不是以力服人,否则练拳还有什么用?
从前武术家收徒,确实有“体质太弱者不教”之说,但那是针对职业武师来说,打斗,厮杀是他们的职业,是天天都要做的家常便饭,体质太弱根本承受不了,所以还不如不吃这碗饭的好。我们现在是业余,强身健体,用不着去打斗,较量,弱又有什么关系?
练拳首先是知自己,胜自己,“自知者明,自胜者强”,是自己与自己比较,体质越来越好,越来越强了,说明你拳练得有成效。原来越弱的人可能变化得就越明显,越迅速,这样你总能够有成就感,对拳术的理解与热爱也自然会非同一般,而那些身强力壮者反而可能不如你从拳中得到的东西多,最后算起总帐来,体弱者反倒因祸得福了。就像龟兔赛跑,最后龟反而胜出,是一个道理。
拜良师,访益友,为学拳之必须,也是必须用心解决的问题。
著名数学大师陈省身在接受采访时坦言,自己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勤奋,而是一半靠天分,一半靠运气。大师就是大师,讲真话,决不浪言欺人。对练拳的人来说运气是什么?就是一定得有好老师,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个显著特点,就是以人为本,个人的特点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成果,在这一点上,武术与书法、绘画、戏曲、中医等等都一样。
打同一趟拳,写同一幅字,画同一幅画,唱同一齼戏,看同一个病,一千个人就一定会有一千个样,谁和谁都不会一样,更何况武术还有个手传身受的问题,口口相传,手手相传,传的是老师自己的体会和经验,这是光看表演绝对看不出来的,离开了具体的人就什么也没了,这是工厂化的教学无法解决的。所以能否找到个好老师就看你的运气了。
明师者,非有名之师也。现今沽名钓誉,浪得虚名,招摇撞骗,误人子弟者太多。明师者,明白人也,懂拳,会教。好教练不一定曾是好运动员,好运动员也不一定能成为好教练。懂拳要真懂,拳理,特点,训练方法,都要全面掌握。会教,要能因人施教,看出你的毛病在哪,找出改进的方法,而且要见效快。学者可以自己很容易体会到老师的高明与否,一点拨就进益,事半功倍,当然是好老师。
现在是”名师”太多而”明师”太少,怎么去辨别呢?提供几点经验做参考:一,看本人的身体怎样。若是大腹便便,一身肥肉,或是血管硬化,心脏搭桥,或是间盘突出,腿不良行,恐怕就要多考虑了;
二,看本人拳打得怎样。能否说到做到,如果只能在那里坐着说拳,比划不了,也就没法教人了;
三,就是说也要看能否说到点子上。对于吹嘘”屠龙术”的人,还是离远点好,这个寓言讲的是古时有个人,出去三年学手艺,回来家里人问,你花了那么多钱,都学了什么手艺?他说学了”屠龙术”,,专门杀龙的,家里人说,可是到哪儿找龙让你杀呢?
现在也有人大卖”屠龙术”,说自己的拳术可以一招致人死命,别人说那我们比比怎样?他就说,平常的比武不是真打,发挥不出威力来,只有真玩儿命时才能用上,打着玩儿不行,要么真打,打死人,要么不打,这和屠龙术有什么区别?反正没有龙让你杀,,你就可着劲吹吧。
初学者往往被唬住,以为高深莫测。须知,武术打是打的道理,真正的高手手上有分寸,不会把你打坏,如果收放还不能自如,还称得上高手吗?
不会教的人有各种情况,有自己功夫不错,但表达能力差,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来;有东一榔头西一棒子,鸡毛蒜皮满天飞,学生如云山雾罩不得要领的;有只让学生苦练,却讲不清如何练,为何练的。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至于自己本身水平就不够,却非要充先贤的,就更不可同日而语。能够找到明师,是缘分,可遇而不可求也。
现在是”大师”满天飞的时代,就像通货膨胀,一发而不可收拾,拳经也越出越多,越来越厚,各种口诀遮天蔽日,冠以一大堆数字,神秘兮兮,初学者还以为是武功秘籍,只要背诵下来就可以练好功夫了。仔细看过,就会发现其实并无太大实际意义,有些干脆就是在搞文字游戏。
人都是两只手两只脚,拳打来打去也就是那么几下子,手脚都配合上也就是那么些组合,要出新花样新感觉谈何容易。能够把现有的讲清楚就已经很不错了,何必故弄玄虚,或大搞烦琐哲学。读书是为了明理,写书是为了让人明理,把本来很简单的道理搞得那么复杂,误人子弟。凡经典必是简要的,因为圣贤没有时间说废话。
现在还有一批“网练”者,专门在互联网上卖弄,传播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以哗众取宠,学者万不可受其蒙蔽而误入歧途。寻师不可见庙就烧香,一定要见了真佛,真经,再拜不迟。那么如何判断李逵和李鬼?系统,科学,完整,可操作性强,并有良好的历史记录。对那些“隔山打牛”之类的故事和”屠龙术”一类的吹嘘最好敬而远之。现在的人普遍文化水平和科学知识水平要高于前人,从前习武的人有文化的不多,所以内家理论就显得格外神秘,以现在的科学知识看,都是可以解释的。
拜得明师,是运气,交得良友,是福气。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文尚且如此,习武犹须有人不断交流切磋。仅靠老师是不行的。以学习推手为例,你总推不过老师,虽有长进,也只是增长了挨打的本事,当然,不挨打就学不会打人,但只挨打也仍学不会打人。必须有水平相近者经常交流过手,切磋武功,时有胜负,尝到过胜人的滋味,才能知道自己的功夫有多大,有没有进步。即使和不如自己的人过手,仍可长进。
体会胜人的滋味对学武者非常重要,因为学武就是为了胜,胜的次数越多,胆气越大,信心越增,习武的乐趣也就越大。一般来说,互有胜负时最有刺激性,我们虽然不提倡好勇斗狠,但要提倡敢于动手,敢于对抗的精神。武之魂就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习武首先是振奋精神,强悍精神,其次才是强身健体。前面曾经讲到练与战的关系,不交手,所学的拳永远是体操,交过手,才知道怎么练拳。所以,能够有同门数人,经常一起切磋交流,乃一大幸事,一大乐事,也是有缘之事。
同门交流,要不以胜负为目的,而以体会验证平时所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要。互相要喂手,给同学创造机会,反复体验,若只求一时之高下,则终难有大长进也。胜要胜在道理上,败也要败个明白,就没有浪费时间。而在自己还没有相当经验时,万不可急着和门外的人过手(更不要说比武),江湖险恶,弄不好无端受伤且不说,经验不够时即使输了都不知道输在哪,于拳艺无补,还容易把思想搞乱,倒不如先关起门来和自己人练熟。
从前有这样的话,“练拳三年,打遍天下;再练三年,大门不出;再练三年,寸步难行”。大凡刚练过几年的,和不会的时候比猛然增长了许多功夫,觉得自己浑身都是力量,初生牛犊,“无知者无畏”,以为天下无敌也;随着对拳的理解加深,便越来越知道自己的不足,能够给自己挑毛病了,此时便会觉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还是老老实实关起门来自己练罢;练到最后随着对拳的全面深刻的认识,随着对武术的广泛深入了解,越来越觉得自己差得太多,自己可以给自己挑毛病了,举手投足间自己都不满意,觉得浑身都是毛病,打起拳来,或与人交手,都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丝毫不敢大意。到了这地步,算是真懂拳会拳了。
说这些,只是希望多用心,保持清醒头脑,而不是泼冷水。既然习武就要敢于动手,勤于动手。尚武精神敢于对抗,“夫战,勇气也”,常保此气而不衰,拳庶几有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