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0
- 帖子
- 积分
- 338080
- 威望
- 点
- E币
- 个
- 相册
- 注册时间
- 2007-6-1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UID
- 84182
|
《心经》是佛家的重要典籍,既是入门读物,又含深刻妙蕴。它是佛经中字数最少、流传最广的经典。《心经》中的精义有众多专文研究,也一下为世人不断领悟。而“空”“无”二门,却也是太极拳的高妙境界。
《心经》阐发的一个思想,就是“身体的羁绊”,如何能摆脱这个羁绊,是获得生命自由的一个关键。能做到“空”,是摆脱羁绊的一个过程,其中著名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为精辟论述。
练太极拳就是摆脱羁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根本的是什么?就是要能实现“空”的境界,“松”是一个基本前提,怎么松,向“无”的方向松,这样才能“空”。
在太极拳中,“色”就是拳招、拳架,“空”就是要彻彻底底、完完全全地松掉。扫势、动作松了,那些挂在肢体、动作上的僵力、僵劲就没有着落点了,肢体松了,内部脏腑才能松。
精神也要松,精神松了,杂念、邪念无着落点,人就纯净。就会减少不必要的精神能量损耗。
练习太极拳的过程就是一个让人的肉体、精神不断净化、纯化、越来越干净的过程。
太极功夫练得好的人,他的气场应该是一个纯净的气场,你和他在一起就会觉得舒服。
《道德经》与太极拳的关系
心灵的自由旷达
这种状态一言以蔽之,是多么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啊!没有任何的束缚!多么安逸!多么逍遥!用佛家的话来说就是“无碍”,《心经》里有: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庄子向我们展示了心灵的自由旷达的状态,这就是我们心性修为的根本目标。所以说,所谓的真人,也就是常人,一个正常的人罢了。我们修养我们身心的目的,并不是要变成一个道貌岸然,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而只是变成一个心量广大的常人罢了。
太极把人练成什么?
太极拳的修炼所侧重的是身体本身,通过太极拳的修炼,最后是达到一种什么样的效果呢?是武功天下第一吗?杨式太极拳的祖师爷杨露禅曾经号称“杨无敌”,自他以后不到两百年的时间,太极拳发展成了全中国最大的武术流派。通过传统的太极拳的整体训练,在一定条件下的确可以练成一流武功,但自从冷兵器退出历史舞台以后,武术的技击功能逐渐失去了用武之地,但太极拳独特高效的养生功能却给了人们意外的惊喜,以致于被称为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运动形式。
身体的轻松自在
太极拳修炼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呢?跟庄子所说的一样,也不过是练成了一个平常人罢了,我们通过太极拳的修炼,身体里面并没有增加个什么东西,如果谁说他通过修炼身体里多了什么东西,我想那多半是肿瘤。恰恰相反,太极拳修炼用的是减法,所谓修,就是去掉过分的东西;所谓炼,就是去粗取精,去掉杂质,不断提纯的一个过程。最后把我们的身体练成一个高度协调统一的,高度的通泰灵活的整体,“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周身节节贯穿,无有丝毫间断耳。”
身心的大自在
当然,身体的自在与心灵的自由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说,心是身的主宰,身体的修炼如果离开了心性的修养那只不过练成一个机器罢了,而心性的通达如果没有身体的自在,那也是不可靠的。
大道不离方寸地,非存心兮非有意,更非胸中运精气,居心纯泰然,百体自相依。不着意兮不着心,无心之中是真心,无心之中无有形,虚无养成真虚灵,宇宙浑一体,皆从自然生!
常无欲以观其妙
我们在这里不妨只管这么个现象,那就是,你要是把你的心门关上,世间万物跟你哪有什么关系呢?如果你把你的心门打开,那你的眼耳鼻舌身意,所感知和认识到的一切都跟你有关了。你的心观照到什么,什么就与你直接相关了。快乐是什么?是你的心与能引起你快乐的外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同理,烦恼也是如此。所以经常有人说,事情就这样了,看你怎么想。理解了这个,我们就不难理解老子第一章中所说的“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句话的意思。
习惯成自然
“常无欲”就是把我们的心门关上,换句话说就是“不动脑筋”,心门一关上,“水在江湖月在天”,一切都自自然然,清清楚楚,一切都跟你无关,一切又都跟你有关,“妙”是精微细小的意思,也就是说你处于“常无欲”的状态,你就能够明察秋毫,洞察入微。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什么样的状态是“常无欲” 的状态?行住坐卧,吃饭睡觉,你这个时候想一想,哪些事情是你不需要动脑筋就自自然然去做的?说白了也就来养成了习惯的事情,你会自然的去做而不动脑筋,正所谓“习惯成自然”,这就是一种“常无欲”的状态,这就是合道的状态啊,就是“常道”了,常道就是自然嘛!
身心俱松
我们练太极拳的第一要领是什么?放松!我们就是要把这种放松的状态练成习惯,练成自然。放松也就是不紧张,“每临大事有静气”,所谓“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这个就需要养。养生养生养什么?就是养一个放松的习惯,让身体和心理都随时处在轻松自如的状态,自然遇事冷静,能做出最合适的反应。放松包括身体的放松和心理的放松,归根结底是心理的放松,心不动了,身体自然就不紧张嘛。人的很多疾病都是“心因性”的,就是长期的心理紧张造成的嘛!所以“常无欲”就是要让我们的心经常处于“不动”的状态,凡事“不动心”不动就是静,也就是“静心”。这个感觉可真是妙不可言啊!
旁观者清
妙就妙在,心处于空虚寂静的状态,你反而会对外境观的更清楚明白,身体越放松,你对外境的感知能力越强。为什么?其实道理很简单,你把心门关上,不动心了,处在一种自然放松的状态,其实对于外物来说你就成了一个旁观者,俗话说“旁观者清”嘛,外面一有风吹草动,你都会极其敏感。庄子说: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水平如镜,才能印照万物,心如止水,才能体察入微。瞎子听觉灵敏,而聋子眼力过人,道理是一样的。而如果你的心是专于外物的,处在分别思维之中,你对你专注的对象的注意力多,其他的变化就很难进入你内心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