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秋,黄花峪村成立了两个互助组,分别由刘加志和刘训功领导。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在刘加宝的带领下,土地入社,组建生产队。1960年至1962年,社员度过了三年自然灾害。1964年大队里开展了”四清”运动,破四旧立四新,平坟头,砸旧物,扩大种植面积。
1966年开始了文化大革命,白天社员种地干活,晚上闹革命。尽管贫困(医治战争创伤)每家姊妹们、弟兄们大都好几个,举国上下,过紧日子,即不欠内债,也不欠外债,努力缩小三大差别。“男的结婚保了险,女的结婚脱了产”,是当时的真实写照。年轻人不背房贷、车贷,一到过年,各家各户,邻里百舍,其乐融融。
1972年黄花峪大队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开展了“农业学大寨”运动,男女老少齐上阵,用人民战争的办法,整地深翻,小地变大田,丘陵变梯田,扩大了耕地面积。在北山和东山整树穴2000余个,栽植了槐树和柏树。当时黄花峪耕种的农作物,主要是地瓜、花生等。1973年霞峰水库的水从该村经过,村里平整土地,又造水浇田80余亩,从此,玉米、小麦成了该村主要农作物,1974年后,该村逐步引进以黄金桃为主的桃、苹果、杏和樱桃,从此,大面积栽培经济树,并逐步形成规模。
黄花峪村境内,生物资源较丰富。除人工饲养的动物和人工栽培的植物之外,野生的动植物有野兔、黄鼬、狐狸、獾等。鸟类有喜鹊、斑鸠、布谷鸟、**、山雀、乌鸦、老鹰等。野生植物有山葡萄、白蜡、野柿子、迎春花,最多的数野金针。可作药物的有黄芩、黄芪、远志、丹参、沙参、栝蒌、半夏、何首乌等。
1976年在村北修起一座蓄水池,开山泉多处,全村吃上了自来水,这在黄庄镇也属首例。1978年秋天,村里架上了电,从此村民再不用煤油灯照明了。
1996年在村前河边打一眼深水井,把水引到山上的大水池里,既解决了人畜用水问题,又灌溉了村中的百亩果园。
改革开放后,村民刘春祥,从安徽购进茶叶,推销至全镇各代销点,成为该村第一个个体经商户。1999年两委带领村民修了一条长1500米的环山路,并拓宽了一条通往村前柏油路的沙土路。由于道路畅通,果品能及时外运,卖上好价钱,增加了果农收入。
2000年产业结构调整后,该村逐步形成了以经济树为主的林果带,以大樱桃、杏、桃为支柱产业,产品有乌克兰、红合包、凯特杏、麦黄杏,栽植面积占耕地的80%。所产水果主要销往青岛和福建。
大樱桃产量逐年提高,栽植面积占耕地15%左右,由于本品种成熟早,个大、味甜,很受欢迎。现在,黄花峪村家家户户有小汽车,有高档家具,人均年收入由1982年200元,2023年增加到18000多元。
特别是归了济南市后,黄花峪村民发展经济劲头更大,两委班子,思路开阔,不断改善村容村貌,提升道德素质,引导居民发展经济,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