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长胜村属蒙阴县;1945年7月划归沂源县;1985年11月撤区并乡改属为黄庄镇;,1991年划归为莱芜市钢城办事处黄庄镇,1993年莱芜地级市建立,归莱芜市钢城区黄庄镇,2001年1月黄庄镇改为汶源街道。2019年1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山东省调整济南市莱芜市行政区划,撤销莱芜市,将其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辖;设立济南市钢城区,以原莱芜市钢城区的行政区域为钢城区的行政区域,长胜村为济南市钢城区汶源街道办事处管辖至今。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长胜村人积极投身革命。1940年建立党小组。董可读1940年投身革命,身经百战;董可堂、齐登德等人参加区中队;董可举、董可教为革命壮烈牺牲。
解放后,1953年长胜村成立互助组;1956年成立初级社,1957年成立高级联社,1958年加入人民公社,当时,国家的总路线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
1964年大队开展了”四清”运动,破四旧立四新,平坟头,砸旧物,扩大种植面积。1966年开始了文化大革命,白天社员种地干活,晚上闹革命。
1972年长胜大队开始“农业学大寨”,村民整修荒山,新增耕地200余亩。1974年遵照毛主席的”斗则进,不斗则修,不斗则垮以及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阶级敌人斗,其乐无穷”的指示,社员挖土方,打水井,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粮食产量大增。
1980年成立村委会,大队改为村委会,是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群众基层组织。一选5年,届满选举,可连任。
2011年长胜村抓住省级土地增减挂钩契机,积极进行旧村改造。利用了3年时间,新建楼房50余栋,彻底改变村庄面貌,让村民住进了“小洋楼”;建老年公寓33套,解决了老年人的居住问题。
村里投资20多万元打造深井,切实解决了百姓的水源问题。修建长4公里、宽5米的盘山公路两条,从根本上解决了村内外的通行问题。至此,村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
居住问题解决的同时,村“两委”也在积极着手村民的创收。2012年底,通过招商,先后引进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长寿山家庭农场和绿化苗木基地等,成功安置全村40多个村民就业,村集体收入由“零”变为年收入18万元,实现了“经济薄弱村”的华丽变身。
新村建成后,长胜村积极寻求村庄长久发展之计,立足自身优势,依托青山绿水,因地制宜开发打造绿色生态基地。短短几年内,长胜村村内绿化达1500余平方,绿化荒山800亩,安装太阳能路灯30盏,安装新村牌坊,借助招商引资,在山上形成绿化观光带,建起了3处休闲观光亭,发展80多亩金手指葡萄采摘园一处,打造150多亩优质短枝苹果采摘园一处,建设50余亩开心庄园一处,投资50余万元建设开心垂钓一处,建设农业生活体验店2处,积极发展农家乐,真正将长胜发展为融旅游、采摘、休闲、住宿、垂钓为一体的综合生态旅游村。
与此同时,为了全村的平安与稳定,村内投资覆盖监控设施,在全村安装了监控系统,并且配备了高级警务室,更有村内特色志愿者发挥作用,维护村内治安。村内6名老党员自愿成立了义务治安巡逻队,为外来观光游客引路,帮村民看家照顾老小。这些安全措施的实施,既能保证村内的安定祥和,又能充分保证游客的安全,真正达到了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境界。如今,长胜村民也由生产队时人均不足百元增长到2023年的19000元。
特别是归济南后,长胜村党支部一班人,抓住乡村振兴机遇,村民的经济收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除此之外,还加快村庄绿化、美化、硬化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长胜村民有,董、刘、齐等5个姓氏,以董姓为多。 自明朝洪武迁此。村民在每个历史时期都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为钢城的文明建设增添了新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