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29|回复: 0

[健康贴示] 形意拳游鼍化险 谁与争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6 22: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最近接到不少好学者要求再说说鼍形,其实内家拳是需要玩味的艺术。我个人全都道出如竹筒倒豆子一般,对我而言不过是重复自己所学而已,然诸君却少了机锋、少了禅意,少了抽丝剥茧,逐步接近真理的乐趣。
  内家拳其实哪个老师也不会讲成白开水的,那是没有趣的老师。
  好的师傅总是逐步引导你,让你自己一步步的成长,最终达到自己体悟真理的顶端,那是自己的境界,是别人夺不去的,对武学真理的体悟和认识。
  练习鼍形不能前紧后松为什么这么说呢?
  鼍形有个与众不同的七星步。
  初学鼍形的时候,对这个步伐会很困惑,天长日久慢慢的就有了体悟,也就不觉得上手难了。可是这个鼍形练完了一趟,打到尽头不是回头再走一遍,而是退步一步步的再退回来。
  也就是倒踩七星步。
  这个比较少见,在十二形象独里树一帜。
  这就是游鼍化险了。
  其实进退鼍形都有,进退打法初学不要深究,有时候内家拳和年龄是一样的道理,你越追求越找不到,你放松也许突然就明白了,和年龄一样,学的时间一到自可得也。
  身体不是从左转到右边,也不是从右转到左边。
  而是“化转打拳”,和兵法一样,计谋施运化,霹雳走精神,“化”和“转”藏着形意的无限生机。我们来看看鼍龙之术的内涵。
  翻江倒海胜蛟龙
  两臂拨转在腰功
  浮水轻灵曲折进
两手连环胯须冲

  翻浪浮水在练习时可以体现,老辈拳师看徒弟做这个式子那是要求很严格的为啥?实用啊。
  手的捉拿、胯的靠打都在里边,我想这个式子还是练下去的好,自然而然打法就出了。
  我们练其他功夫的时候,手背的五根筋也是需要涨起的,但是练法不如鼍形明显,“八字鼍形掌”这手上的几根筋都练到了。
  筋力其实就约等于功力。
  内家认为其力在筋,洋术认为功夫在肉。这是根本的认识问题。
  吾以为天下武学以“国术”为最也,纵观洋术,虽林林总总,然境界断无超越国术。
  国术有武、中医、中药的陪衬与衬托。许多功夫是离不开中药药物和中医术的支持的。
  武林传闻的铁砂掌即是如此,无药功的支持,是根本无法成就的。
  除此之外还有佛家、道家那些伟大的心法,组成了国术强大的内心世界,也化去了练拳产生的暴虐之气,真正的武者一定是内外兼修内心强大而不可摧。
  且佛、道、儒,各家传下的养生之法,也被各个古老的门派收入囊中,成了自己拳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武道乃“练养”结合之道,有中医、中药,佛、道、儒家的立体支撑,这才是国术密不外传的东西。
  国术强于洋术实乃必然也。
  洋术纵能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耳,最高境界——刽子手而已。
  如江湖秘传之铁砂掌功,如误伤尚有药物治疗之术。能打还能治疗,可发还可收,如此才是一门完整的武功传承

如电影中之黄飞鸿,一代宗师自开医馆,“武与医合”,其人对人体经络骨骼之了解,岂是“刽子手武夫”可比。
  武道自古至今从未改变,改变的是今天练武的人。
  我个人以为,学拳还是要找那些古老的门派,它在数百年的传承中,高手能人辈出,不断的丰富、完善本门、本派的武功。
  那些拳法、药物、丸散膏丹、医术、经络之学不是一天沉淀能有所出的。
  那是无数人在艰苦的征战中取得的实战经验,比如形意拳门在镖局传承的刀伤之药,补酒之方,那些都是密中之秘也。
  非今日三五个人。我们握手成立个门派那么简单。
  鼍龙之术我不再多言,姿势正确、呼吸顺畅、不使用浊力,年深日久诸君定有所得也。
  鼍龙有分浪浮水之能,翻江倒海之力。
  此拳为肘打。
  练手之捉拿,胯之靠打及七星步。
  此拳外和内顺,去心之浮火,消积聚饮食,助命门之火,灵通于背,活泼于腰。
  满肾水。通全身经络。尽去拙力。
  丹田气足,还精补脑,与水合为一气,已葵同源,肝主筋、肾主骨、筋骨转为强,易拙力为轻灵。
  得鼍龙之秘术可小天下耳!

20240106221336front2_0_84182_FhNfDc6lovCtwgI9eqxuNdTZMG1r.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4-6-14 05: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