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0
- 帖子
- 积分
- 338080
- 威望
- 点
- E币
- 个
- 相册
- 注册时间
- 2007-6-1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UID
- 84182
|
功夫要上身,非苦练不行,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不过话说回来,一味苦练未必就能成就,我觉得,练拳得时不时地玩着练,耍着练,还要似练非练。没地方就在脑子来练,拳打卧牛之地吗。这个在脑子来练,其实就是玩拳。这个玩,不是吊儿郎当、嬉皮笑脸,是玩索,琢磨,再白话一点儿,就是找劲,找感觉。
孔子学易,韦编三绝,极下工夫,不过最后却说要了解易的精神,非玩索之不可,为什么?我以为是掌握了基本东西后,以一种非常放松超脱的心态去参究,和小孩子做游戏一样,很认真,很投入,但确实又在玩。所以孔子有个了不起的总结,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拿练拳说,学就是下工夫,思就是玩索,练得时候不能一味蛮练,得琢磨着这个劲对不对,这个动作有什么用,这样才算真会练,脑子才会化,功夫才上身。玩得境界其实很高,因为心态好,没有功利心,不是整天想着出功夫,把自己弄得紧张西西。内家拳要的就是这个心态,心态正,心意才能和,才能往虚灵上走。一紧张,什么都没了。练拳时就要在那来走来走去、晃来晃去,找感觉,这就是行意啊。悟后起修,先修再悟。内家拳就是个悟和修的关系,不过是一层修一层悟,不修不悟,即修即悟。下了苦工,再一琢磨,一比画,说不定立马气象一新,找到了顿悟的感觉,看花开悟;此生不负宝剑磨砺,铁杵磨成针哟!
什么是养拳?如何养拳?
养拳,即保养拳术,是维持和延长拳术运动生命的手段。练拳的人大都知道练拳、赏拳、玩拳、用拳,但不少人却疏忽了养拳。拳术不仅具有具体的形式,也有抽象的内容,从这点来说拳术的生命是永存的。不过,具体到个人来谈,拳术可能像他的健康状况一样有兴有衰。有的人其拳术生命好象昙花一现;有的人却能永久不衰,甚至可与年龄同步长进,这就涉及到如何养拳的问题。
不断进取以养拳
俗话说:艺无止境。可有些人在训练稍有所成,便感满足,不肯进一步由粗到精、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去发掘领会提高,不能大受,中途自辍;另一些人自以为是,固步自封,不与同道交流、切磋、探究,没有相规相成,久之定形变味。不进则退是事物发展的规律,自满的产生便是拳术生命走向衰弱的开始,即所谓满招损。
钻研理论以养拳
任何拳术都有自己的一套思想理论,且比形式更富神奇奥妙。某些人虽能依样画葫芦,有模有样,但由于对内在的东西缺乏深入钻研,不知其所以然,无法感化思悟,品尝不到拳中妙境,感到乏昧后他会自愿停弃,深化不了。这是造成拳术生命短暂的第二大原因。
结合生活以养拳
首先,要尽量使自己的生活习惯不悖于拳术的运动规律。比如太极拳要求松柔、入静,生活中自己就要设法避免无谓的用力和不必要的紧张。其次,尽可能将拳理落实到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要因时、因地制宜,随时随地养拳。气、神、意的练习对拳术保养有良性影响,可随时随地进行。说没一点时间练拳那是借口,排队、等车、看报、聊天都有练拳的机会。如果常规训练一停,就忘了自己是练拳之人,那他练拳的时间也就那么一些;而有些人却善于见缝插针,平时也能做到“人在拳中”,行、走、坐、卧不离拳。显然后者的拳术生命将会更长久、旺盛。
身心是拳术的载体,任何对身心健康不利的对拳术也不利。六淫侵扰、饮食不调、起居无常、过劳过逸,以及七情偏激、骄横、忌妒、贪欲、狂妄等内外因素,都会降低生理和心理对拳术的适应性和运载能力,影响身心对拳术的专注力和投入力,缩短或摧残拳术的生命。
总之,正像创业容易守业难一样,练拳容易养拳难。只有对拳术热恋痴情的人,才会将拳术看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认真细致地加以爱护和保养,使拳术的生命之树长青。
“练拳似休息”是讲:练拳练功要求心神安静专一,全身内外周身协调。练拳的过程就是静养休息的过程,全身内外不得紧张,处处筋肉放松,做到心静安神。太极拳具有消除疲劳、恢复体力、愉悦心情、松弛神经的功能,是一种调养身心的养生运动,而不是疲劳身心的体力劳动,应当是越练越舒服。
“练拳似休息”的思想方法既符合万物顺序自然的法则又符合养生之道,也是一种脱规矩而合规矩的练法。练拳时,全身内外、上下、左右、四肢全体、大脑思想全部放松松开。松则气通无阻力,心不外想,神不外游,目不外视(也可两眼微闭),耳不外听,忘却鼻息,随意漫行,无拘无束,只在意不在形。所以练拳练功是一种养精、气、神的过程,通过练功达到神经细胞的休养,从而保持全身的活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