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0
- 帖子
- 积分
- 338080
- 威望
- 点
- E币
- 个
- 相册
- 注册时间
- 2007-6-1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UID
- 84182
|
站桩时,不管有无意念活动,都要有感觉和反应,正常的感觉有助于水平的提高,否则站桩就没有意义了。而意念与感觉,二者常常是难以分开的,正确的感觉用语言形容出来,再有意识地运用到站桩中去,就是意念,而意识活动产生出与之相似的反应就是感觉。我们今天来用的许多意念活动就是前人根据他们的经验(包括感觉)而流传下来的。不同的意念活动可以有相同的感觉,而同一意念也可能有不同的感觉,究竟怎样是正确的感觉,只能从大体上讲一下,因为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解决问题时还要作具体分析。
一般讲来,在练习时,只要感觉舒适得力、协调平衡,不憋气,不过于紧张,练习后稍有疲劳或留有余兴,都可以认为是正常的,就可以坚持练下去。
练习时,不要针对某一种意念找某一种感觉,那样易流于形式,而可能练出副作用,只要注意精神切实、意念具体就行了。让各种感觉自然而然地形成,自然而然地消失,这样才能把功夫练到自己身上。
即使有时需要找一些意念产生的感觉,也是求意感,不要求力感,力感和意感的区别,很大程度决定于用意的深度和凝重程度。所以,功夫不到,不要用过于强烈的意念活动,所用的意念活动,要保证你能灵活地掌握并控制它的含义。
站桩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进行自我调整的过程,由于间架、意念引起感觉,又用这些感觉对照间架、意念的要求去调整,同时检验意念活动的正确与否,就在不断思维、感觉、调整中,气血不养而自养,肌肉不练而自练,达到了锻炼的目的和养生的效果。
桩功的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会有不同的反应并表现出不同的功能态,此外,由于各人的体质不同,病情不一,练功目的各异,个体神经敏感度有差异,因而练功者也会出现各种各样、各自不同的反应,对这些反应,一般不必介意,任其自然即可。以下二十一种感觉、知觉和反应都是正常的功感效应,但要注意,不要过于有意识的追求它们。练功不求功,功在其中;求功不出功,枉费心机。只顾耕耘,不顾收获,而收获自得,所谓“功到自然成”。
1、动觉:人体皮肤上出现蚂蚁爬行之痒感,也会出现肌肉振颤、身体摇晃等动感。蚁行感是气血流行表皮所致,摇晃是人体自身进行自发调整、寻求平衡的一种表现,无需理会。刚开始站桩不久的人,容易出现四肢肌肉颤抖的现象,尤其是腿部颤抖者多,这是桩功适应阶段的正常现象,全然不必介意。一段时间以后,这种动感现象就会自然消失,进入“不动”之佳境。
2、麻觉:练功初期,会感到皮肤发麻,尤其是手掌和脚掌部位感觉强烈,这是气血尚不够流通的正常反应,久之自然消除。练功到一定程度,麻觉特别是电麻感是人体生物电的反应,是功力增长的表现。麻觉时有时无,有时弱、有时强,练时有、不练无,以后又过渡到练与不练一个样的反应。
3、热觉:练功时,出现温热感,感觉身上某部位有一股热流在流行,或者全身发热,并伴有微汗,这是气血流通的好现象,即“气不运而自行”,但不能追求,要任其自然发展。
4、胀觉:膨胀感是筋骨训练中“挺筋腾膜”的正常效应,也是气血运行过程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的正常反应,到了高级阶段会感到周身微胀而及其舒适。
5、酸觉:一般初练者都会有肌肉发酸或酸痛的表现。例如,身体感到不自在,局部出现酸痛,特别是两肩,尤感强烈。这是因为局部肌肉紧张造成的。虽然站桩强调放松,但还需要一个最基本的力量保持间架的平衡,因此,站桩初期,往往松紧不能协调一致,或者虽然放松了,但松不透,所以出现肌肉酸痛或酸胀的反应是正常的,随着练功的深入,会自行消退。
6、痛觉:有些疾病患者,练功初期会感到局部疼痛加重。一般来说,这是通过练功后气血冲击病灶的良性反应,符合“痛则不痛、通则不痛”的中医原理。坚持练功,“气冲病灶”的反应会越来越弱,最后疾病也得以治愈了,这是正邪相搏而最终正胜邪败的结果。
7、喜觉:练功中感觉极其舒适愉快、心旷神怡,喜气洋洋,其乐融融,此时感觉是最幸福、最惬意的时刻。练功中要淡然处之,不能贪恋喜气,过喜伤心气。
8、响觉:肌肉、内脏、骨骼、关节都有不同程度的不同响动,如嘶嘶声、嗡嗡声、啪啪声、鸣叫声等,还会有打呃、肠鸣、放屁等现象。
9、沉觉:站桩中有浑厚、沉实、沉重的感觉,重心下沉,势如“不倒翁”,进一步则有“身如灌铅”的感觉,这是高级功感效应。
10、整觉:全身似被凝固,动弹不得,两手欲撑不开、欲合不拢、欲抬不起、欲放不下,人体与外界形成了整体,再进一步则会有“体整如铸”、“肌肉如一”的感觉。整体感是站桩中的高级感受,也是浑圆力的外在可感状态的表现之一。
11、轻觉:周身轻灵如燕,肌肉松柔,柔若无骨。身心同时感到轻松,如欲拔地起飞,随风飘荡。
12、飘觉:身体飘飘然,既有我,有无我,好像光有灵魂没有了肉体,只觉得周身轻灵飘渺,如一缕烟霞,如一片云朵,身心无拘无束,欣喜快乐,形体只有依稀自知。此时身已失重,但尚未失形。飘觉的出现表明练功者已进入了形神合一、身心合一的境界。
13、化觉:形体越来越轻,其轮廓越来越不分明,最终形体“气化”,与宇宙自然之气融为一体,这表明练功者进入了“天人合一”的境界。“飘”与“化”在感觉体验上的根本差别就在于:“飘”只失重而不失形,“化”则既失重又失形。
14、空觉:内无身心,外无世界,这是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天人合一” 的境界是“虚无境界”的“虚”,而“物我两忘”的境界就是“虚无境界”的“无”。这是“炼虚合道”过程中的高级效应。
15、大觉:感到自己身高体大似能顶天立地。
16、性觉:心觉恍惚,周身酥绵快乐,阳物勃然举起,似将走泄并不走泄。性觉不同于日常房事中的性快感,性觉是练功者肾气旺盛、性功能增强的表现。练功有素者,行房交媾,往往坚硬而持久,大有欲罢不能、金枪不倒之势,对和谐性生活大有裨益。但性觉也是极易让人贪恋的,如果贪恋它,甚至想入非非,引起元精走泄,则有损功力。
17、香觉:身体内部发出种种馨香。
18、色觉:身体周围出现白、黄、红、黑、蓝、青、紫等多种颜色,尤其青、蓝、紫、绿为上乘功夫。
19、光觉:身体有通体透明的感觉,上下四周出现若明若暗的光亮,或者体内向外发出光束,体外形成光团、光圈、浑圆光球。
20、超觉:超越时空的感觉。有了忘却自我觉,超越时空觉就会自然产生。空间感的超越在忘却形体之时即已开始。事物存在的消失,空间即无从产生。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作为形体存在的那部分空间也就被忘却了,似有似无,若有若无。时间感的超越往往在练功结束后才发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洞中才数日,世上已千年”,对时间的感觉缩短了,觉得才练功片刻,但看看钟表已过去了几小时。再一种相反,觉得练了好久了,但实际上才练了一二十分钟。再自我形体乃至自我意识的活动均已忘却的状态下,时间的知觉自然也不复存在。对时空的超越可以说是再“无”中完成的,在感觉到“无”的时候,便超越了时间和空间。
21、灵觉:遥感、预测、透视、“六神通”等特异功能显现,这是高智慧的境界,是潜意识激活后的直觉反应。入静后对未来事情特别敏感,有预见性,这就是预测、预见、预言能力。身体周围几米、十几米、几十米远的小动物的爬行、走动都清清楚楚,甚至能感知到远处某人的情绪反应、行为状态和心理活动,这就是遥感。入静中还能够看到自己的脏腑、骨骼和经络系统,这种内视功能就是透视。古中医学就是在内证实验中内视体察人体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的,正如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谈到经络起源时所说的“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其根据就是人体潜意识激活状态下的透视功能。传统气功修为中的“小周天”功法,就是内视任督二脉;“大周天”功法就是以意领气,意通十二经络;“卯酉周天”功法,则是意通奇经八脉。佛家禅宗则是以“六神通”类指气功修为中的高级境界和特异功能,即:“天眼通”,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东西,能透视人体内脏和物体;“天耳通”,能听到常人所听不到的声音,就是远处极细微的声音也能听到;“神足通”,四肢灵活,手足轻灵,身体轻浮,走路快捷;“他心通”,有常人所没有的灵感,比他人更有先知先觉;“宿命通”,能感知过去的事物,能推测未来的事物;“漏尽通”,练功高度入静后,可以达到清净无为、恬淡虚无、忘我空无之境界,精、气、神不漏。
上述“站桩二十一觉”是站桩入静后的感觉体验和情绪体验,随来随去任自然,不要刻意追求,否则会给身心带来负担,甚至出偏差。
上述功感效应的体验大多仍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之内,气功修炼是从“六根”修入,从“六根”修出,即“六根”紧闭,进入“虚无”、“空无”境界,这便是禅宗心法中的“入处”、“出处”和“了处”。
站桩时“内念不外游,外缘不内侵”,“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六根清净方为静,放下身心见乾坤”。
当站桩达到“四如”境界,即“身如铅灌”、“体整如铸”、“肌肉如一”、“毛发如戟”的境界,就基本具备了“周身无点不弹簧”的功力,所谓“整体力”、“浑圆力”、“弹抖力”和“穿透力”也都基本拥有了,技击相搏,往往“打人似电击,放人如挂画”,这并非虚语。
王芗斋在论述站桩的功感效应和功夫层次时曾说:“用功觉得周身气血川流,身体有物,养性敛神,全体无滞,是初步功夫。若听全体嘶嘶有声,无论行坐,一触即能跌人丈外,是中乘功夫。身外生气,光芒四射,如用目视人,其人如失知觉,然后渐入神化之境矣”。每一位大成学子,只要恪守宗师遗训,知行统一,持之以恒的坚持站桩,功夫都会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如果练练停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则功夫就会如磨刀之石,不见其减,日有所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