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41|回复: 0

[健康贴示] 气沉丹田是传递性“发劲”的关键,说下气沉丹田的重要方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6-14 09: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一:气沉丹田的机理

太极拳的“气沉丹田”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的体悟,形成的原因是人体从颈开始的所有运动肌由于放松而发生层层微微的沉坠从而引起内力下降于小腹,然而头的高度又毫不下降。运动肌放松了为什么会发生沉坠?这是因为肌肉所谓的“放松”就是“松弛”,就是没有了收紧的自身作用力,由于地球的地心引力,肌肉就必然向下坠降。所以,对于太极拳而言是“松即沉”,这是太极拳所谓的“放松”与许多气功所谓的“放松”又一个本质的不同。

因为许多气功是不必追求“沉”的。对于太极拳而言,所谓肌肉彻底放松就是肌肉的状态与完全休息时是一样的“松弛”与“柔软”。许多人以为“松弛”、“柔软”就是没有力量,这是错误的。泡沫塑料是“松弛”的,但飘在太空中的泡沫塑料可以将宇宙飞行器的金属外壳洞穿;麻雀很软,但在空中遇上飞机,也可将飞机的玻璃洞穿。世界上的力量在一定的条件下都是可以传递的,鞭子很软,你能说挥动的鞭子没有力量?因此,肌肉的彻底放松与没有力量这是两回事。

并且,人体肌肉“放松”其质量仍然是存在的,肌肉层层沉坠与头的高度毫不下降就必然引起肌肉重力的下降,也就是身躯的重心下降了。必需明白的是这种肌肉沉坠是体内的反应,具体地说是肌鞘内的沉坠,因而是没有外形的变化,但确确实实有自己的感觉。而且,“虚领顶劲”还必需依赖于这种头的高度毫不下降的肌肉沉坠,所以这“虚领顶劲”与“气沉丹田”是“不顶之顶”与“不沉之沉”。

而这种情况到了一定程度,就像是在凳子上放置了重物凳子变得稳固一样,必然会感到站立、行走稳重了,而肌肉重力下降也就是人体的内力下降又会引起内力在小腹部位的积蓄,这团力量又成为在腰脊的作用下身躯向下输送力量的动力源了。正是因为这样,由于地面的反作用,由于地面的质量远大于人体。

从而可能发生比人体的重量还大得多的力量,人体的下端即脚同样出现这种力量,又由于人体适当反作用的反应,这股力量就会由脚向上传递,在腰脊的支配下传递到两上肢与另一下肢。这样,尽管手臂具有了比手臂本身能够发生的力量还要强大的力量也就是“劲”,然而,手臂局部又是不用力的;而脚有了腰脊传送的力量,也才能够变得“轻灵”了。

当然,在腰脊的控制下,这股力量也可以很小被称为“气”。“气沉丹田”发生与作用的机理无非就是这样而已。由此可见,“气沉丹田”对于太极拳是何等的重要。显然,如果没有“气沉丹田”,也就没有传递性的力量,要出现手臂不用力又能够有力是不可能的。因此如果既没有“气沉丹田”又说是“不用力”的在练太极拳,那么可以完全肯定这是属于“无气微力”,不是太极拳所要求的“有气无力”,仍然还是在用微小拙力打拳,虽然有太极拳的外形,只能认为是初学的、低层次的,甚至根本就不是太极拳,很可能是模仿太极拳外形的气功导引而已。

由于“气沉丹田”的实质是躯体的内力沉降。而逆腹式呼吸的呼气胸腹间的横隔肌下降,从而腹压增大,也能够引起内力下降。可见逆腹式呼吸的呼气是有助于“气沉丹田”的。所以太极拳当尤其需要“沉着”比如发劲时,随着不断锻炼会自然地发生逆腹式的呼气。但是,逆腹式的呼气又并不是引起内力下降引起“气沉丹田”的唯一原因

如上所说,既然“气沉丹田”的重要功效是使得人体的重心下降从而站立与行走稳重而两脚移动轻灵、使得人的躯体底部成为肢体动作的动力源等。那么,将身躯松沉的力量不经过“气沉丹田”直接沉到脚不是更方便吗?然而,如果这样的话必然出现的结果就是:

由头颈开始向下松沉直接到达脚的“气”因为没有经过聚蓄,就必然分量不足。这就像是自来水公司没有水塔,水库的水直接流到千家万户去,水就流不到高楼层的百姓家里去了。

身躯的底部没有向下力量的聚蓄,身躯就缺乏了足够的沉稳。

太极拳的“轻灵”要求在腰脊的控制下身体重心在两脚迅速灵活转换,因此“气”必需在身躯的底部有一个就近的中转站,如果没有就近的中转站直接沉于脚,必然会造成两脚的活动都重滞呆迟而形成“双重”,那么,太极拳的“沉着”与“轻灵”就都无法实现了。因此,太极拳没有“气沉丹田”是不允许的。

二:“气沉丹田”与太极拳引起动作的“气”是什么关系

太极拳引起动作的“气”,就是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十三势歌》所说的“气遍身躯不少滞”的“气”、《十三势行功心解》所说的“以心行气”与“以气运身”的“气”,其特征是“由脚而腿,由腿而身”、“ 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起来说,是一种由脚开始向上传递,可以一直传递到手指的力量。从运动力学角度说,就是人体的“动量传递”。

其传递形式是波浪形的,感觉就像是挥动的彩练(也就是绸带),所以又被称为“如练一气”。这种传递性力量的动力源当然不是在脚而是在“丹田”;这种传递性力量之所以能够传递也不是凭意念可以实现的,而是必需一系列的身法要领共同作用才能形成的。但就与“如练一气”的关系而言,分析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这“沉于丹田之气”是不属于“如练一气”的。

为什么呢?可以用确定江河来作比对。比如现在已经确定长江的源头是青藏高原腹地的当曲。那就是说,长江的长度是从当曲某地到入海处。但当曲的水当然不是当曲产生出来的,而是雪山上的积雪融化流下来的、高原各处的地下水渗出来的等所汇聚形成的。然而,尽管如此,谁也不会认为长江是从雪山顶开始的。而且国际上所采用确定河流正源的三个标准是:

河源唯长,流量唯大,与主流方向一致。按照这样的确定标准,长江就应该是指从当曲某地到入海处,而不是从雪山到入海处。太极拳“如练一气”也是这样,显然“如练一气”的“主流方向”是“由脚而腿,由腿而身”。显然,从头颈向“丹田”松沉之“气”还没有汇聚,不是“量唯大”;“沉于丹田之气”则由于还没有与地面发生反作用,也不是“量唯大”。

所以虽然从头颈向“丹田”松沉之“气”是“丹田之气”之源;“丹田之气”是“如练一气”的动力源,但都还是原料,而且也都不是“与主流方向一致”的“源唯长”,因此都不属于“如练一气”。只有“其根在脚”向上传递的力量才是“源唯长、量唯大与主流方向一致”的“如练一气”。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这样的结论不仅在理论上说得通,而且可以由实践真实地体验与证实。

因此有人说上下肢的力都是由腰腹直接分流传到两上肢与两下肢的,又有人将太极拳说成是以“丹田”为中心的运动体系的,不仅违反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主宰于腰”与“其根在脚”等理论,在运动力学理论上说不通,而且也是不能由实践真实地体验与证实的,显然都是不正确的。

三:如何“气沉丹田”

具体如何“气沉丹田”呢?近代太极拳家有很多的论述。如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说:“太极之气沉丹田怎样可以做到呢?那就必须先松心,后松身,心身俱松之后,其意气便可自然的沉到丹田了,而不是使硬力将气意压到丹田去的。如是用硬力将气意压下去,那就会弄得周身不舒服,甚至身体发生疾病,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学者应当多加注意。

”还说:“每练功一定要把劲沉在丹田,如能丹田里沉下劲去,人的气度一切就要变了,如沉不下去,那一切神气态度都是浮的,所以练功须练到气沉丹田这一步。”郑曼青先生在《郑子太极拳十三篇·视本末》中也指出“气沉丹田”是“气逐渐积于丹田,非实腹也,慎之”。分析这几段话,除了对于“气沉丹田”重要的强调外,有关方法的内容可以归纳为四点:

气沉丹田形成的原因是心身放松因而体沉与松软着练拳,呼吸不是主要因素。气沉丹田是自然、逐步形成的,不是人为一下子可以形成的。要追求在太极拳的学练中始终气沉丹田。有人将错误的“气压丹田”的“实腹”当作了“气沉丹田”。这是应当“多加注意”与“慎之”的。

我的体悟,精神的安静对于“气沉丹田”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精神的安静又不是“气沉丹田”的组成部分。有篇杂志文章介绍“气沉丹田”说当练道家功精神安静到了一定层次,会突然感到有一股气由胸沉降到了“丹田”,体会到了“虚胸实腹”。显然,这所谓的“气沉丹田”也是一种纯属于气功特殊生理的“气归丹田”,不是武术中所谓的人体力学现象的“气沉丹田”。

因为武术所谓的“气沉丹田”是不可能仅仅由于精神安静而一下子发生与出现的。武术所谓的“气沉丹田”主要是肌肉实际松弛因而内力沉降形成的。而且是如李雅轩与郑曼青先生所说的是由于长期松软着练拳自然、逐步形成的。就是说“气沉丹田”是一种技能,不仅仅是方法。因此,初学者是不可能用什么方法能够一下子达到的或发生飞跃性突变出现的。

初学者如何自然、逐步达到“气沉丹田”呢?我的体悟那就是李雅轩先生所说的“松软着练拳可以有丹田的沉着之劲,”就是要全身在“虚领顶劲”的前提下放松,尤其是要追求手臂的动作都是被身躯所带动、催动的,肩臂在动作中不能主动局部用力,随着身躯带动、催动手臂动作的部位逐渐下降到腰骶部,渐渐就会感觉到腰骶部有似乎微胀的沉重感觉和小腹部有一股向下催动的动力感觉,站立、行走会感到尤其的稳重与轻灵;

而且逆腹式呼气时就会尤其感到这种感觉的增强。根据近代太极拳家的论述,这种现象就是“气沉丹田”。必须要十分注意的是这种放松必需是与“虚领顶劲”相互促成的,是体内的。所以,“气沉丹田”主要并不是外形方面的,也不是小腹局部的感觉,而是一种由于“虚领顶劲”前提下全身放松渐渐自然形成的有上述武术效果的技能。

对于“气沉丹田”的感觉,初学时既要有意识地培养,又不能刻意地追求,就是说不能努力地去想。如果努力地去想,也是会出现这种情况的,但这是神经过敏的错觉,是不真实的;只能是渐渐地顺其自然地不求而得,水到渠成,而且当达到有了“气沉丹田”的感觉后还必须渐渐使得这种感觉成为不假思索的无意识的反应。

当然,“气沉丹田”的水平是随着太极拳功夫的提高而提高的,就是说太极拳功夫越高,“气沉丹田”引起的“虚领顶劲”、稳重、轻灵与向下催动的动力就会越明显和越大。这样,太极拳不易被引动的能力、沉着与轻灵的能力、传递“如练一气”的能力、不用力的能力、爆发强大内劲的能力都会提高。

可见“气沉丹田”是太极拳功夫提高的重大特征之一。因此,不仅太极拳经典古拳谱中出现了“气沉丹田”,近代太极拳著作反映凡太极拳家都是十分重视和再三强调“气沉丹田”的。如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术十要》中就两次提到了“气沉丹田”,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也多次提到“气沉丹田”,在不少动作的论述中还都特别指出是用“丹田之气”。还强调说:“所以太极拳的功夫,对气沉丹田这一规则是很重要的。

”郑曼青先生在《郑子太极拳十三篇·视本末》中也多次提到“气沉丹田”,并将“气沉丹田”列为杨澄甫先生家传的太极拳要点之一,还在《郑子太极拳十三篇·视本末》中强调:“体能沉已善矣,尤须加以气沉丹田。”吴英华、马岳梁先生在《正宗吴式太极拳》中也将“气沉丹田” 列为要点之一。

太极拳锻炼当有了这种“气沉丹田”的感觉后,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这种感觉在练拳中始终存在,如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所说的“在任何形势之下,我的气意始终是沉着的,绝不会使气意浮起。”当然,这不是仅仅“松软”练拳所能够实现的,还是必需要有多种要领共同作用的。其中尤其重要的是所有的动作都必须是起于脚的,身躯是不应该主动活动的。

现在太极拳界的事实是有许多人包括某些全国闻名的名家自以为是地误解了“气沉丹田”,将人为强行向腹部努力、憋气使腹压增加、腹部鼓大当作了“气沉丹田”;甚至有以上体下屈强行压缩胸腰椎使得腹部鼓起来、如气功表演与练某种瑜伽功那样使得腹部鼓得气球一般自以为是“气沉丹田”,并且将这种错误的做法说成是“正宗秘传”传授给弟子门。

显然这样错误的做法既与身躯的松沉没有关系,也不能使得自己站立、行走稳重与轻灵,更不能由小腹向腿脚提供动力;而且这种错误的做法是违反自然的,必然还会损伤身体的健康。

所以这种所谓的“气沉丹田”与太极拳的“气沉丹田”当然是风牛马不相及的,显然是近代许多太极拳家都再三强调指出必须要纠正的错误。从这一种现象也可以使人明白,现代太极拳界有的名家有的所谓“正宗秘传”其实是自己想出来而冒充为是“代代相传”的,而且是错误的。对此,太极拳学练者是应该有所警觉的。

然而,众所周知,现代太极拳界有位名家一再公开地否定“气沉丹田”,甚至搬出一位少林僧人否定“气沉丹田”的话,以此强调武术中讲“气沉丹田”是错误的,还说太极拳的“气”应该直接沉到脚,不能沉于丹田,说“太极拳家一般不提气沉丹田……气沉丹田有悖太极阴阳变化”,还说“气沉丹田”会损害健康。这些说法反映:

一、这位名家不了解“丹田”说是道家的理论,并不是所有佛教徒都信奉与懂得的。

二、这位名家无视太极拳经典古拳谱与杨澄甫先生等近代太极拳家以及无数太极拳先人包括吴氏正宗传人前辈的教导与无不十分重视“气沉丹田”的事实。

三、这位名家将许多太极拳家所屡屡强调必须纠正的向腹部努气、憋气的错误做法当作了“气沉丹田”。

显然这位名家这种否定“气沉丹田”的说法反映了这位名家并没有得到太极拳“气沉丹田”的真传和没有真正的太极拳实践经验,是信口雌黄的胡说八道。

对于这种标新立异恣意否定历代太极拳家关于“气沉丹田”的宝贵理论与经验的错误说法,太极拳学练者更是应该严肃批驳、坚决唾弃的。
20230614091810front2_0_84182_FpJcaEy2Z4egBDRpskWYm7_2q4Va.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4-11-25 05: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