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0
- 帖子
- 积分
- 338094
- 威望
- 点
- E币
- 个
- 相册
- 注册时间
- 2007-6-1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UID
- 84182
|
形意拳乃内家拳系的一大主流,该拳看似朴实无华,实则内涵极深,如不明拳理,不懂阴阳,不知脉络格式,不晓气窍劲诀,不依法勤练,很难掌握个中奥妙的。形意拳其特点以散手为主,套路辅之。其动作形式虽简单,然而要求严谨,不以虚招花架炫人耳目,注重健身与技击之实际效果。根据人体生理之特点和内经有关气机与脏象的理论,通过练拳可调节脏腑之气血,加强其活动功能,以强身健脑,修残补缺;根据五行生克制化之理,因势利导,以出奇制胜。
此拳种内外兼修,气形合一,健身与技击并行不悖,乃是形意拳之真谛。十二形拳系摹拟龙虎鹰熊马鲐燕猴鹞鼍蛇鸡等动物的动作形象特点,作为技击方法,编成拳套的,大多由五行拳手法演变而来,故称子拳。如龙虎鹰马鸡等手法自上而下打击,系由劈拳发展演变而来。熊鼍是顾法,由横拳演变而来。另一些专打下节,如鲐、燕、蛇形以肩靠为主,鸡形则专练打击之准确性与鸡腿步法轻捷稳重之功,形意一般走鸡步。
此拳采取龙升盘旋之能的特点。练时拗步,右手起钻落翻,左腿后退,右腿前进,两腿剪形交叉,纵身跃起,同时左手从右手背上向前伸展,随即全身下降,成坐盘之势。纵身时,应凝神静气,气沉丹田,以免呼吸急迫。身法方面应注意升降伸缩之能,起时胸腹吸劲,胴势空穹,有拔背之功,俾敌手落空;降时束缩坐盘,前手极力前伸,后手极力后引,成拉弓之劲。两手左前右后侧身向右后方牵引,前手控制敌肘,后手控制敌腕,使其向侧后跌出。手法似鹰形,惟鹰形重打,龙形重顾,腰际旋转,抽身掉膀之功,至为重要。纵身而起可增强坠落下压之力,前后换步,身向自可左右变换,使敌手落空;而且因未退步,仍能紧沾敌身,使其不易走脱,便于牵引。
龙形纵身跳跃较难,也可改为右腿提起,脚尖外摆,前踹而下,成坐盘势。前腿稍提,顺步而下,踹敌趾骨,或踹其脚面。意拳一般不用踢腿,恐其导致失重,或腿高容易被敌擒拿,所谓"脚踢浑身是空"。而龙形脚不高,又以双手控制敌臂,可保无虞。当实际运用时,可变招为右手刁敌腕,左手前探,随机取敌之眼、喉或心窝部。又进退连环拳中之狸猫倒上树式,实为反身龙形,随转身即以右手接敌手,左手前伸、后捋。也可变为右手刁敌手,上左步,以左手进击。
二、虎形拳
虎形拳采用猛虎扑食之势,是形意拳中最常用的打法。双手顺旋而回,收至腹前束身,两脚并步,一实一虚;虚步向对侧前方进步,后足跟进,同时双手由丹田钻起,至口前,向敌前胸直扑。应注意两肘夹肋而出,及至敌身,先上搓,立即逆旋翻手,以手心下按敌胸,将敌击出。
此拳起钻落翻,形如鹰形,只是双手齐出,冲击力更强,而且双臂合抱,中门封闭,比较安全。其动作犹如扳辘轳之劲。另一打法是双手起钻至口前,即可逆旋翻手,向敌胸推按。发劲时要坠臀强膝,气整力合。
三、鹰形拳
此拳采取鹰抓之特点,出手疾而着手狠。两手起钻落翻似劈掌,但改拳劈为掌击,打击部位在心窝。走拗步,也可顺步。一般常鹰熊合演,起钻握拳于肩前,以束身靠膀之劲抵御敌手为熊形。其特点为竖项提顶、扛挤偎靠,接近待取,呈仰望之势。此拳也是横拳变形之一。接着转鹰形,即上步,后手从熊掌上鹰爪下击,成俯瞰之势。侧身掉膀,力贯末稍,尾闾下坠前涌,如鹰抓兔之势。应注意气力均布于左右前后,勿前倾。
四、熊形拳
单练熊形拳时顺步走两侧,后臂阴手横下压,前臂阳手穿起偎靠,左右交替进行,手法上似钻拳之第二、三手,即缺第一手解法,只是钻拳击正面为打法,熊形横于侧为顾法。练时要四平八稳,尾闾中正,特别要注意身法。
五、马形拳马形采取马蹄前刨之势,步法同虎形,惟手法不同,即攒拳并手,由上而下栽捶,打击敌胸,使其倒地,出手肘仍须裹胁拥身,整劲而上。此拳可破虎形,即从敌之双臂中插入双拳并向前击,如敌双臂封闭严密,我则改拳为双钩手,向前插击。
六、鹱形拳
竖尾避敌攻,此拳即采取其竖尾前击的特点。步法同虎、马形,惟手法不同。先以白鹤亮翅式破中节敌手,随即翻下攒拳成阳手,并双拳击敌腹。此时腰臀部有上翻前涌之意,随拳进身,身催拳进,是锻炼肾腰前催劲的典型拳式。
此拳常与虎形、马形合演,也可破虎形、马形,此拳与燕形拳均为形意拳中仅有的打击下节的拳法,不同处是一为双手,一为单手,一插腹,一撩阴。
七、燕形拳
此拳专采燕子掠水之能,其动也急起直追,连手而进,不予敌以喘息之机。三种手法与三种步法上下紧密相连,连续进击。首先后腿盖步而上,以近敌身,起后手刁敌腕后引;紧接另一腿上步,另一手变阴手横砍敌胁,随即扑步下伏,后手抄**掠地而起,后腿践步上随,成撩阴式,专攻下节。
此拳于瞬息之间,闪身亮翅,上下翻腾,贵在迅速,随身势之起伏,双目钻天观顶,抄水视脚,应全身贯注,一气呵成。
八、猴形拳
此拳采取猿猴纵身之能,灵便之巧。其打击部位在刺目、刺喉、击顶、扑面,专攻上节,为形意拳中所仅有。时而纵跳,以补探手之不及,又须束身缩臂裹胁势小,以防胸部之暴露。更应进退起伏伸缩迅捷,俾不为敌所乘。既能前进扑打也可倒撵叨扒,纵身击前面,缩体叨手,或起或落,亦进亦退。假设敌手攻我上节,我以猿猴坠枝式破之,即随叨手纵身而起,叨住敌腕,旋转下坠,使敌手不易化走。
猴形拳手形是斗钩式,介于钩掌之间,拇指贴于食指侧,其余四指并拢伸直,顾时用叨手,五指弯曲,由里向外横挂敌手,不钻不翻,是不同于刁手处。也可看作横拳的一种变形。顾时手与身步相随,有时随叨手纵身下坠,有时侧身后腿下蹲,打时大多连续穿掌。进步穿,退步亦穿,独立步穿,纵步穿,落步亦穿,拗步穿,顺步亦穿。一般均上穿,间亦下穿,也有扳手、点臂、击顶佯攻连上者。
九、鹞形拳
此拳采取鹞鸟穿林钻进之法。开始跃步束身作右熊形式,转进步鹞子入林式(似左顺步抱拳),再上右步鹞子钻天式(似钻拳之第三手),反身撤回左腿,右小臂自左肩横下压,出左腿,左拳平崩。此拳为连珠进击之法,呈飞腾迥翔之势。
另一打法是开势左龙形,上右步熊形,采取鹞子飞跃扑击之势(先以右脚),当左右腿前后互换同时,一纵而起,顺步而落(左步换前),双掌下劈,一前一后(左手在前);再换步跃起下劈,步返原形;后手前抓,坐盘腿,呈右龙形式,随即拔腰伸背而起,上左步,双拳前后并列,呈鹞子钻天式(山西太谷有此种练法)。此拳可破敌连环崩拳,当敌来势凶猛时,我纵身换步右避敌锋,双劈拳下压敌手,可增强压力;敌再进招时,我以龙形拳接敌手;对手再扑进时,我随挺起之势,以钻拳击敌面。
十、鼍形拳
者鳄鱼之属,捉食鸥鸟。此拳采取其浮行擒捉之特点。练时用掌,惟拇指、食指伸直,中指以下三指依次微屈便于勾挂。左腿向左侧跃步,左手阳手前伸,再逆转成阴手刁回;紧接右腿向右侧跃起步,右手向右旋转刁回;如是左右连续交替进行,可跳跃,也可跃退。此拳为顾法,专练浮于跳跃、舒臂探手之功,手刁迅疾,步跃起轻捷,灵通于背,活泼于腰,也是横拳的一种变形。不过横拳由阴手转为阳手,最后有前顺一招;而鼍形则是由阳手转为阴手。实际上是将起钻落翻之立圆改为前钻后翻之平圆而已。也有按起钻落翻练者,步法相同,也是左右两侧跃步。另一种是东北地区练法,双手一前一后,前阳后阴,顺步前进或后退,手随步换。此拳酷似太极拳捋手,只是捋手为前阴后阳。其目的都在于当敌手进击来时,以前手接敌肘,后手接敌腕,向侧后牵引。
十一、蛇形拳
此拳采取蛇的吞吐缠绕特点,先顾上节敌手,面后向敌下节进袭,束身侧向,一手推至对侧肩上,挡住敌手,立即以另一手由下节顺步里胯而进,向敌裆挑起。
身法上应先缩后伸,膀劲前靠,腰劲挺起。前臂前腿应置于一线,插入敌裆,涌身而起,充分显示出“起如挑担”之劲。练时应先藏身运气,而后缠绕引伸,钻隙而进,最后粘贴挤靠而发出。此时前后两手均应力均,挺腰而提肛。从手法上看,是从下节攻入,但与燕子抄水,鲐形之单纯打击法不同,主要使靠劲。
十二、鸡形拳
此拳采取鸡步之轻捷而稳当、啄食之迅速而准确的特点。练时左右腿交互提起前进,成独立步,双手交互前伸护膝。应注意头顶项竖,尾闾中正,含胸拔背,提肛实腹,磨胫而行,起步轻捷,落步稳当,是形意拳的基本步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