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14|回复: 1

[健康贴示] 弄懂这些窍门,初练桩功不迷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15 23: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桩功乃万功之基,如果没有扎实的桩功,就无法达到登峰造极的武学境界。在众多的武术爱好者当中,有不少练了很多年桩功却没有效果的人,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或是没有掌握正确的打法。

桩法训练一般是利用生物仿生学原理,初期的低式桩位训练,总不离“一耗二养”四字真理。“耗养交替”是生物物理学的原理,也就是体育界中所谓的“超量恢复”。

简单来说,就是当一个人的身体受到了损伤,那么他就会通过“自我休养状态”,将原本应该平衡供给全身的营养,全部转移到受伤的地方,使其在一定时期内得到超出比以往吸收量多数倍的养分,使之快速强壮与恢复。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这种现象。比如,当一棵树的某个部位被砍伤,它在进行数日的“自我调整”后,这一部分就会凸起,变得格外醒目。

桩法的训练初期,即易筋初期,实际上是对人体膘骨筋、关节与肌肉的综合循环递增式的强化训练。

筋腱

采用一种特殊的低位仿生桩功,在各大要领的配合下易起人体周身十二根膘骨大筋。在静桩法的练习中,主动肌和被动肌会逐渐受到自我意识的调整和放松,让力量真正地作用在“筋腱”上,让筋体在各要领配合下在一定的时间内产生轻微损伤,再通过睡眠、饮食、养神(内功与打坐训练)和养身桩调节,得以自我恢复,从而更加粗壮强韧。

关节

著名技击专家赵道新先生曾指出“我们不能片面强调力来源于腰、腿或后足,在漫长的动量流转的干道上只要有一点相对薄弱,那么整体的劲力就是这个最薄弱处流过的动量”。就像一根水管,如果挤、瘪变形或内在受阻,内在的水流是无法随心所欲地顺畅自如的。

身体最脆弱的地方,一旦被强化,威力就会成倍增加,让人的潜能得到真正的释放。而初学者身体的各大关节,如:双腕、双踝、双肘、双膝、双肩、双胯,另加颈部、胸椎、腰椎与骶椎正是最易使人体劲力无法畅顺的断流之所。

肌肉

练成内家拳后,外可“以形鉴真”、内可“劲贯周身”。武者练的是筋骨之力,而不是粗人的蛮力。筋腱在中医学中也被称为肌肉(生力之肉:筋为力本,腱附于骨上起支撑作用)。此外,人体的骨骼肌中,也有主动肌和被动肌,这两种肌肉都是传递内部劲力的载体。所以,桩法的训练初期,实则也是对人身肌体的调整与匀化。

易筋初期对这三个环节调整主要是对人体各大关节之处的筋腱与肌肉匀(强)化与协调。

当全身十二根膘骨大筋在训练过程中逐渐挑起并随着锻练的深入变得越来越粗壮发达后(一般为四个月左右),则须进行进一步的连通性训练,这中间包括打开十二大关节(双腕、双踝、双肘、双膝、双肩、双胯)与拉开24节脊椎(颈部、胸椎与腰椎、骶椎另有专练方法),拳经中的“彻开二六连环锁,一点灵光吊在眉”指的即是“二六”十二对,二十四节脊椎练开后,能量沿督脉而上,到达“祖窍”时眼前会出现一片光明。

(一)筋体的拉伸量、粗壮程度及强性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习者本身的功力大小;

(二)打开各关节的量,则是从人体钢性结构转化(或应称之为原化)为猛兽的生理结构的必经之途。成年人的双肩双胯,由于后天的拙力,就像生锈的轴承一样僵硬,而野兽的关节却非常灵活;

(三)肌肉(主要指骨骼肌)的匀化与顺畅程度的达标便是通往第二大层次“缩筋大法”的必经过程。

三个阶段是互补的,通过交替训练的方式,可以让修炼者的功力和技巧得到极大提高。下面笔者将就这三个步骤进行简单的剖析,并就初学者在练习桩功时容易产生的缺点,指出该如何提升、改善。

站桩初期的目的,首先是为了恢复人类与生俱有的先天生理结构。幼儿时期人体各部位肌肉均匀圆活,关节润滑(但缺少成年后的力量),由于长期的锻炼和劳动,肌肉会变得僵硬而不均匀,关节也会因为肌肉的僵硬而堵塞,很难顺畅滑动,因此,一般人很难将自己的力量完全发挥出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脊椎从板状变成 S型,颈椎和脊椎的命门向内塌陷,形成整体散乱(通常背为阳正为阴,外侧为阳内侧为阴,腰腹以上为阳以下为阴,人体左为阳右为阴,体外为阳体内为阴)。

我们观察爬行类,比如猫、狗等,阴阳是一体的,因为没有真正肢离散乱的局部运动的动作,所以每一个动作都能反映出身体的状态。

经过训练,人体生来俱备的本力足以能够在生死格斗中淋漓体现,在局部与局部的最佳组合中,人体的整体力得以完美的发挥。每一次攻击,都能让人感受到身体的穿透力,从而造成致命的伤害。

易筋整体连通形成后的钢性外在结构,便需向猛兽生理结构转化训练(各大关节打开,形健挺拨。髋关节打开,尾椎插入形成“虎髋”,便为李小龙所云“腰马合一”,两肩胛拉开并固定,双膀变厚、变圆形成“熊膀”,使上肢具备天然的整合性运动,不再游离于躯干。)

无论是站什么桩法,都有一重要目的——增加实力与杀伤力。而力之本源来自筋腱(医称生力之肉),其支撑骨骼使攻击劲力顺应骨架得以超量发挥技击效果。欲迅速达到桩功的效果,认识筋腱与其连通过程也是习桩者应掌握的生理解剖常识之一。现将各大要领分述如下,供广大武友参考。

指:拇指连通人体阴面。食指连通背部及背后下肢。中指连通脖颈部位及身体阴面(正面)。小指连通于两胁与肾(如李小龙挑起胁下大筋即是)。

腕部:练习者可以用握空拳状(不可握实握死,如含一球),拳心(阴面,劳宫)内吸,拳锋如有破皮而出之感,手腕上的力量就会自然而然地集中在手臂上,久而久之,就会合二为一。筋腱部位——腕部(阴面),连通人体阴面。

肘部:练习者可以用大拇指的指尖,将手肘向内压,与手臂呈九十度的角度(这个动作的重点是手臂和手肘同时用力弯曲,等力内夹),肘内如夹一球,合力须匀不可懈不可过紧。久习之张力相等形成相对等力易连通。连通部位是人体阴面。

肩部:习者双肘横撑,肩井下降放松(最好是用呼吸时的呼气去调节下降,其具体位置在于脖颈两侧,锁骨之上。)五指指尖稍用力(不可过僵与过松,须有弹性)体认两腋如含一球,认真体认筋腱的挑起拉伸,同时伴有轻微酸痛与拉伸感(不可过于用力),连通阴面与两胁。

两背:背上的两根大筋是比较粗壮且重要的膘骨大筋。位于脊柱两侧连通于阳面。习者寻两条同样高的凳子,放于同在直线令肩头与脚跟各放一条(位不可过)横于其上。初时双手叠于小腹之上。

小腹用力上顶(注意:呼吸须是腹式呼吸,此关系调整内在五脏之协合与两肾之精。呼气时保持拱桥式不可变形,吸气时小腹用力上顶一次,习者尽量延长呼吸时间须缓须匀须细。脚尖往上绷令两踝筋腱挑起,下颌须内收脊柱尽可能往上顶。用意识调整全身肌肉往一处用力——人体总重心。这是最关键之处也是通往五心合一的捷径。

两髋:(此处的练习主要是锻炼大腿内侧筋腱)正面站立,下蹲时,大小腿的夹角约为90-120度。身体挺直,略微向前。感觉就像是大腿夹着一根粗大的木桩,想要将其提起来,即具有内螺旋之意,裆部内侧似乎也有力在支撑着。此时,大腿根部的内侧筋腱明显地隆起,与脚大趾相连。

双膝:正面站立姿式同上。身体挺直,略微向前。膝盖有上提之意,脚趾抓地的时候,脚心向内收。然后认真体认,先令膑骨复位,尔后意识放在膝关节夹角处,使里面筋腱有后绷之意,此处不好描述请习者用心体认,仔细揣摩,筋力连通踝跟。

双踝:正面站立姿式同上,下蹲到大小腿之间的角度约90-120度。身体挺直,略微向前。双手顺下蹲之势握住踝关节(脚掌与小腿相连之节)。脚趾抓地,脚心内收。此时身体重心全部放在脚跟上。有向后退的趋势,两条脚踝的大筋(阴面脚掌筋腱与脚跟筋腱)凸显。站桩的时候,要注意思考如何将这两条筋腱同时挑起,膝部乃到大腿的筋腱劲力相连相合。

命门:此节配合训练两背筋腱。正面站立姿式同上,下蹲时大小腿的角度约在90-120度之间。身体挺直,略微向前。以上要点都是必须做到。尾骨(脊椎最下面的一根骨头)内扣,尽量使命门(背后与肚脐相对之部位)凹陷处凸出。这种感觉要融入到每天的生活中,才会显效更快。

上述要领都是正面桩法的初级入门易筋阶段。这是一步一步来的经验,不能操之过急。也可配合习者原习之桩法共同练习。桩功的原理都是一样的,初学者最好采用正面桩法,因为正面桩两侧锻炼均衡,收效快,功力进展神速。
20221115232107front2_0_84182_FtyE3qcx53JRnJ1LDrxeUhXeh8Jg.jpg
20221115232108front2_0_84182_FtXYRT3zix8pNNw0jwIuOGs-yccH.png
20221115232107front2_0_84182_Fr9mrSa5rDYiXEj_4JT-HqVY7J21.jpg
20221115232107front2_0_84182_FimnvYGSYkF7Juahxt2Gm1uLu_Si.jpg
20221115232107front2_0_84182_FmbjcqhDLpd8T9wCOfWYcnRNYOgj.jpg
20221115232107front2_0_84182_FqpCcD8u1euD1p-5ePhyf8r86RKv.jpg
20221115232107front2_0_84182_Fs5F518ZyAhPRMJnbw-seliDwPyK.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5 23: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免费传授混元桩。喜欢联系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4-11-25 19: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