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98|回复: 0

[健康贴示] 养元气—内家拳的宗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0-19 12: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很多练武的人喜欢说老祖宗保守,真功夫老是藏着掖着不传。那么是不是如此呢?是也不是。我们知道真正的功夫是得之不易的,要经过多少祖辈们的努力才创造出来并予以完善。那么自然没有道理不传给自己子孙,而是传给外人啊?更何况很多时候,并不是不传,而是后人不下苦功去学,我都教了,你不练,谁也没法子啊;更有的人不尊师重道,什么都不愿意付出,只想学会就走,然后胡作非为,这样的人敢教吗?

真正的功夫是要为徒者清正秉为,认真求教,方可授真的。当然,为了让人们知道真正的功夫是什么,老祖宗们早就把功理全都公之众了,可是后人们多沉迷于操练拳脚,不能沉下心来读书,学习文化。以致于苦练经年,却往往误入歧途,功夫荒废。内家拳与外家拳是不同的。很多人嘴上都会说,但是一练起来就会抛之脑后。“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这是老古话了,基本上练武的多听说过,可是现在练内家拳的,有几个真正重视的?

凡是练拳的,必然都要外练筋骨皮的,不练筋骨皮的不是武功。当然最近很多太极拳因为流传过快,很多所谓的大师们往往是参加几个学习班,没练多久,就开班授徒了,也有的是学习多年,可是没有真正的下苦功练过。因为没有功夫,只有嘴炮,所以筋骨皮就不敢提了,当然这些大师自己也没有内练一口气的功夫,教的拳也是如此,因此编出来很多假大空的太极技击。同样的,“内练一口气”在很多练习内家拳的专家那里,也多只剩下嘴炮了,甚至有的连嘴炮都没了,直接反对内力,说内力太玄幻,此等人更为可恶,别人挂羊头卖狗肉,他们挂着传统功夫的名,却在反对着传统功夫。

内家拳的核心功夫就在于这“内练一口气”,温养元气是内家拳的第一宗旨。传统内家功夫是练养相兼,练就是锻炼,养就是温养。这一点是跟外家拳和现代体育有最根本的区别:他们是重练而轻养。当然现代体育已经开始慢慢的把温养和生息重视起来了(这一点外家拳跟现代体育差得太远了,不管是肌肉的锻炼方式的合理性和效率都远落后于现代体育 ),专业运动员的高强度锻炼后会有热水沐浴,按摩,平时的饮食都很注重营养搭配,这一些方面比大多数练习传统内家拳的人都要强。但是他们的这种休养生息的方法是比较浅显的,只有事后温养,锻炼时还是以锻炼肌肉为主,缺少内在的锻炼,气脉的温养。

我们可以看一下现代体育的锻炼方式,他们在运动中的温养多是体现在爆发力运动前多做些准备活动。锻炼完后做些放松动作,这些年来也开始注重做瑜伽了,这也是现代体育的一个特点,他们在不断的进步着。当然现在社会上流传的瑜伽也多已失真,没有了内炼的内涵了,他们修炼只是起到简单的拉伸放松和锻炼心灵的注意力而已。所以现代体育的一些高强度,大运动量的特殊锻炼,都是一周两练或三练的,就是说练一天休息一到两天。这是因为他们的高强度锻炼已经伤害到人体,不得不休息一两天来让人体恢复过来。而传统内家的很多功夫是多要求一次锻炼4个小时以上,中间不得中断,每天必须坚持的。这就是内家拳的与众不同之处,他在锻炼筋骨皮的同时,也在内炼一口气,练养相兼,旋伤旋补。

张三丰祖师有言:“学太极拳为入道之基;入道以养心定性,聚气敛神为主。故习此拳,亦须如此。若心不能安,性即扰之,气不外聚,神必乱之。心性不接,神气不相交,则全身之四体百脉,莫不尽死,虽依势作用,法无效也。”这也是很多练内家拳人忽视的地方,当年我也曾经犯过这种错误,练功时总想快点出功夫,然后刻意加大练功难度,加长练功时间,却不知已经违反了老子的自然之理,也违背了内家拳的宗旨:以培养壮大元气为第一宗旨。结果一天练七八个小时下来,坚持了快三个月,人累得半死不说,功夫却没有进步。后来身体伤了,重新静下心来读书,认真体会先辈们的教导,每天自然的行功一两个小时,恢复身体,结果在身体康复的同时,功夫却日有所进。

所以练内家拳时当聚气敛神,培育元气,温养元神。平时则多读书安神,养心定性,如此则神完气足精全,功夫必有精进。很多人在练功时尚注意聚气敛神,但是往往忽视了平时的心性安定,平时如果能经常的保持心态宁静,则气机必然圆满,可以很好的温养身心,如此才能每天坚持高强度的七八个小时,甚至更多时间的锻炼,如此功夫才能进步。
20221019125216front2_0_84182_Fl-i-IsiGtErlVjoSBpqofeeNHHQ.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4-11-25 21: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