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13|回复: 0

[健康贴示] 内家拳核心技术:尾闾正中,一动百动,节节贯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9-6 17: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内家拳是中国几千年格杀技术经验的总结。很多武术习练者由于没有掌握内家拳的根本法则,因此不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导致国内对中国传统武术的格杀威力持强烈怀疑态度。甚至网友调侃:“武术再高,也怕菜刀。”这是对传统武术,尤其是对内家拳的曲解和亵渎。也有人认为,目前传统武术精华已经失传,这是对中国的传统武术缺乏深入的了解。
这两种错误的认识,根源于对内功拳的核心技术无知。几十年来,本人在研究内家拳的过程中,深深地感到一些所谓的名家对内家拳的核心“一动百动,节节贯串,整体发放混元劲气”认识不清,从而在实践中不能把这一核心作为衡量内家拳行功走架的根本法则。从而导致以上两种错误认识的泛滥。


当代,在内家拳招式标准、聚气发劲与古拳谱要求存在着很大差距。原因在于:

一是没有很好地研究祖先给我们留下的武术瑰宝精髓,一味追求拳姿招式学习的多少,以此论高低,而不追求基本功法的锤炼;
二是门户之见、拳师生存原因导致的保守或者交流甚少;
三是西方强势体育文化的侵蚀,加之国人的急功近利,以致于数千年积累的格杀功夫——内家拳只停留在“纸上传,口中谈,练中无,摆架子”上,可以说“只有皮肉,没有骨血”。从这个意义上说,内家拳已经到了刻不容缓地进行抢救、正本清源的时刻了。这既是继承发展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必要,也为了使内家拳格杀技术水平驶入快车道的需要。

那么,如何才能迅速提高它的技术水平呢?首先要解决“一动百动”中什么是“一”的问题。长期的身操体悟使我感觉到,“一动”即是尾闾正中前提下的“脊柱动”,脊柱不动,百梢不动。即使勉强用力,自身劲气阻抗只能是肢节劲,无法发出整体劲,绝不会达到无坚不摧、克敌制胜的效果。
欲使“一动”实现,必须尾闾居正占中。尾闾不正不中,导致立身不中正,劲气散乱于四肢,自然不能聚整,更达不到拳经所要求的“中正安舒,力撑八面”的效果。也就是说只有尾闾正中,才能气沉丹田。然而,在教习内家拳中每个人对气的理解是不同的,主要有以下四种:
(1)有人把气运全身理解为意守丹田,在入静上下功夫;

(2)有人把运气理解为情绪和全身肌肉放松;
(3)有人把气理解为将腹腔吸凹如锅底,呼凸如扣锅;
(4)还有人把气当成武术中玄而又玄的高深功夫,可望而不可即。

以上四种误解直接影响到内家拳核心技术的承传。当然不少内家拳爱好者都会感到,长期练习内家拳,身体会渐渐地健康起来,这是内家拳对人体气血运行氧化还原作用加强带来的效果。但是,距离内家拳“一动百动,节节贯串”整体劲气蓄和发的要求有天壤之别。
气是内家拳身法上必须始终保持的运动法则,不是简单的气。而是通过人体尾闾的正与中的内在运动达到劲气蓄发的目的。不能把他理解为始终气聚小腹、刀枪不入的武术玄学。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练气呢?我认为只有“尾闾正中”才能有基础。“尾闾正中”是在自然状态下的尾椎梢部向前收起,尾椎根部向下卷沉(如运动到位时有直插入地之感),从人体的侧面,至耳廓下方的耳垂中心线为宜。不及是为突臀,过则为挺胯,此为“正中”之中。而“正中”之正,即臀部从脊后观察,不左右摇摆,即股骨的大转子不得突出胯的侧面,这实际上就是立身中正不偏的基准线。形成腹实胸宽,周身之劲气团聚于小腹状态,所谓的“劲从裆中翻,力源此。
从脏腑上讲,凡了解一些医学知识的人,都清楚人体平时的内脏是由于腹压的作用,使得脏腑各离其位。造成肠子侵犯了胃的位置,胃侵犯了肝脾的位置,肝脾侵犯了肺的位置,肺侵犯了心脏的位置。这就是章乃器先生《科学的内功拳》一书中称谓的“提心吊胆”。尾闾的正中使腰脊的弯曲得以挣直,腹腔容积增大。因此,胸腔的紧张点移向腹腔,形成了所谓的“水深火降,气沉丹田”。
尾闾正中、气沉丹田在技击中起到“一动百动,节节贯串”、周身一家、催发四肢运动到位、稳定人体重心平衡的基础作用,达到内家功夫整体混元劲力蓄发自如的效果。比如,在格杀中,劲气发放的瞬间,腹压骤然升高,腹部就像是充足气的汽车轮胎,内气由内向外鼓胀。与此相反,腹壁的肌肉群由外向内收缩合抱,由此牵动脊柱转抖催发四肢运动到位,整个形体呈现向丹田收缩的趋势,(此乃是指内家拳的落劲;起劲与此相反)。

气呼得猛,脊柱亦转抖得快,劲力即发放得绝,内压就升得快。气呼得缓,脊柱亦转抖得慢,劲力即发放得绵,内压就升得慢。然而,腹壁肌肉群的收缩与合抱,总是与内气的变化相对应、相互依存,形成人体内部矛盾的对立与统一。可是,当今不少武术传习者,对武术的真正内涵根本就不懂,终日只知比比画画,口中背谱,而练不合谱。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更谈不上发扬了。比如,“沉肩坠肘”的行功标准,凡是教习内家拳者对这一名词可以说无人不知,但对于如何做到沉肩坠肘,标准是什么,以及沉肩坠肘在养生方面、技击方面起什么作用?很少有人知道。实际上,沉肩坠肘是腰腿之劲气上行传递到梢节的助推器,是固定锁骨使膀臂生根于脊一体前后运动、出手见红功夫的第三个关键环节。

因为沉肩坠肘不是本篇文章的主题,有机会再单独论述。但是,内家拳的核心——“一动百动,节节贯串,整体发放混元劲气”是中国功夫的基本内核和基石。传承内家拳的“聚气结整”,必须先把自己的劲气结整,进而与对手的劲气结整,做到无缝对接,把人体的蓄发相变,皮肤触觉,体内预知的灵敏性发挥到极致,从而达到“运劲如百炼钢,无坚而不摧”,“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上乘境界。这对于发扬数千年积累的格杀功夫——内家拳是万分必要的,也是中华民族实现强族强种的必由之路。
历朝历代的英雄,之所以称得上英雄,除了智慧之外,在武术都掌握了这个核心技术。相反,没有掌握这个核心技术的,就不可能真正地懂中国武术。在那个时代,他也不可能成为英雄。正所谓“武术,智勇之术也”。
综上所述,我们完全可以说,内家功夫整体混元劲气的蓄发源泉和养生原理,来源于对“尾闾正中”的科学理解,只有做到“尾闾正中,一动百动,节节贯串”才能全面掌握内家拳拳理拳法,迅速提高人体的平衡能力和格杀技术水平,有效地进行内家功夫整体混元劲气蓄发的锤炼。以尾闾正中的外动,带动气沉丹田的内动,以气沉丹田的内动催动脊柱的一动百动、节节贯串的外动,确有提纲挈领的作用。以尾闾正中为纲,将可收到纲举目张的功效。
20220906171151front2_0_84182_FiJXg7idz8PGh8TrM7kl9fqTs1M1.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4-11-25 23: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