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0
- 帖子
- 积分
- 340296
- 威望
- 点
- E币
- 个
- 相册
- 注册时间
- 2007-6-1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UID
- 84182
|
紫砂壶的壶盖一直都是手艺人公认的难点,紫砂壶一旦磕了破了,一般情况下,还是有技术可以修复的,不过,如果磕到了壶盖上,这问题就变得严肃了起来,绝大多数的手艺人都不愿意配壶盖,不仅是因为难做,也有很多技术上的不可控性,很多时候,宁愿重做一把壶,也不愿配一个口盖。
配壶盖的确比做一把壶还困难,紫砂泥料会收缩,会因为窑温的不同、窑内气氛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效果,这就意味着配壶盖首先就要找到一模一样的泥料,找对烧盖的窑。
有人会问,那不是找之前烧壶的窑就行了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哪怕是同一个窑,不同批次、不同位置烧出来的效果也不完全一样,不能保证颜色和收缩完全一致,而同一种泥料,返练的时间点不同,批次不同,也不能保证完全一致,所以,泥料也要多次试片。
紫砂壶,壶身和壶盖一般是分开制作,最后磨合,变成一对,每把壶都有其唯一性,不会将就,且制作的时候,是同时制作,这也保证了壶身和壶盖,干湿程度是一致的,等壶胚水分干了后,是一起收缩的。这是第一次收缩。
第二次收缩是在窑里,壶口铺上白砂,盖上壶盖,进窑,一起烧制,这样一把壶,它经历的温度都是同步的,壶内水分的分离也是一致的,一起收缩,不会出现壶盖一个颜色、壶身另一个颜色的情况,在窑里,不可控因素多,就算同一个窑,两个批次也不能保证烧出完全相同的效果,并且,配壶盖的话,壶身已经烧制完毕,已经不会再变化,口盖到底要做多大,只能纯粹依靠手艺人的经验和技巧去判断收缩比,难度非常大。
总结,配壶盖,需要找到相同泥料,反复测试窑里的温度、位置,确保和壶身颜色一致。反复计算收缩比,确保收缩之后,能和壶身配对,因为壶已经烧成,所以整口这一步又会很麻烦,不能和壶口一起整,因为壶基本不能再烧一遍,只能用大小接近的铁圈整口。
整个过程下来,还不如重做一把壶,所以,紫砂壶的口盖一定要小心,别处的磕碰还能补救,口盖是真的要命,因此,有些壶会把壶盖和壶把用细绳绑在一起,笔者其实不建议这样,因为大大降低了紫砂壶的把玩性,但如果真的担心摔了口盖,这么做也算是多了一层保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