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0
- 帖子
- 积分
- 338094
- 威望
- 点
- E币
- 个
- 相册
- 注册时间
- 2007-6-1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UID
- 84182
|
中华武术自宋、明、清以来,发展迅速,流派林立。一方面拳种繁衍,一方面人体内外整体观的武术理论已逐步趋于完整,无论南派、北派、内家、外家,莫不一致提倡内练气,外练形,内外兼修,以提高武术的养生作用与技击水平。
内家拳,作为中华优秀的传统武术,更注重“气”的锻炼。如内家拳中的太极拳云:“养气为君骨肉臣”,“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气遍身躯不少滞”, “气沉丹田”、“气宜鼓荡”等;形意拳云:“精灵养根气养神,养功养道见天真,丹田养就长命宝,万两黄金不予人”,由此可见内家拳对气的重视程度,他们并且摸索出一套完整系统的训练方法,大体分两步:一步是养丹田之“气”,养气之法通过调身如:头领颌收,劲部松直,涵胸拔背、塌腰敛臀、护肫圆裆、松肩垂肘等来达到“气沉丹田,通过调息“气沉丹田",行之既久,常若一团气力坚凝于腹脐之间。二步是运“气”,运气之法是通过丹田鼓荡,“周天运行、螺旋缠绕”等使“气”运到身体各部位,以备养生与技击。
为什么如此内家拳如此重视“气”的锻炼?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认为“气”是高能量物质,是人体运动的原动力。武术中的高级劲台太极拳中的弹抖劲,形意拳中的中寸劲等都是“气”发放的结果。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错误。造成这一错误的原因很简单,就是由于当时科学不发达,技术落后,对人体的解剖知识,生理机能不明,单凭身体的感觉得出的结论。也正是这种结论的错误,才造成了中华武术史上最大的误区。可以说,几乎每一位练武者,特别是内家拳锻炼者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误导,走了不少弯路,有的甚至终生不能重返拳学正轨,真是可惜可叹!
既然掉进“气”的误区,就要跳出“气”的误区。要想跳出“气”的误区,首先就要弄明白“气”的真正含义。真实“气”的真正含义有两层:一层是通过所谓养所得的丹田之“气”,实际上就是腹腔内的压力,是自然的生理因素所致,而不是什么高能量物质,也不是武术中的弹抖劲、寸劲的根源。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通过养气能感到丹田气足了,爆发时丹田的鼓荡能感到身体的力量增大了呢?原因是在养时通过调息,锻炼了腹压肌的收缩力,当腹压肌再收缩时,使腹腔内的压力比原来增强,这样我们的感觉好像是丹田里的气足了;当爆发时由于丹田的鼓荡,一些腹压肌拉长收缩,被动牵引脊柱产生一定的力量,但这种力量对技击来说是微不足道的。那么说丹田“气”(腹腔压力)没有什么用途了吗?其实不然,丹田之气有一个很大的用途,就是当腹直肌、腹外斜、腹内斜肌这些对脊柱运动力臂长的肌肉收缩拉动脊柱运动时,如果腹压肌中膈肌动力产生的腹内压能当好支撑点,就能使脊柱、特别腰脊产生动抖运动,这才是武术中弹抖劲的根源。通过腰背的主动弹拌运动与产生的力量非常大,与丹田鼓荡被动牵引脊柱产生的力量悬殊很大,作用差别也很大。二层是所谓运至全身的“气”绝不是与呼吸有关的气,更不是什么高能量物质,而是遍布全身的神经纤维和神经末梢。太极拳中“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气遍身躯不少滞”的气真正含义实际就是大脑发出指令,通过神经纤维的传导,达到全身的神经末梢指挥全身肌肉的松紧协调。可能有人会说:为什么通过全练功,身体有麻热胀、蚁走等得“气”的感觉?其实这是人体自然的生理现象。凡是学过人体生理解剖知识的人都知道,人体的各种体育运动,都是神经支配骨胳肌收缩的结果。人体骨胳肌大小共有六百余块,大部分是小肌肉,而在平时的运动中起主要作用的都是大肌肉,这样一部分小肌肉如果长期用不到或锻炼不到,神经支配这部分肌肉的能力就会降低或根本就不能支配;另外,每块骨胳股都由很多肌纤维束组成,并且每一肌纤维束都有神经支配,即使经常运动的骨骼肌里也有神经支配不到的肌纤维束。通过练功使支配不到的肌纤维束的能力得到加强,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神经接通或神经支配能力的加强,都伴有电位变化,形成电荷移动,使身体有麻热胀、蚁走等得“气”的感觉。
在上一册文章里,龙说:“气是无型的…” 不代表以仪器所测量到的一些生理现像并不足以构成一个完整解释‘气’的理论。往往好多练武之人,不去做进一步的深入了解,而“人云亦云”把误解一代传一代。
只要一提到“气是假的”,就会受到很大的震荡。这是人类迷信和固执的心态。就好相说“神是不存在的”。丹田和气已经到了一种精神信仰的地步,好比宗教。把他们的迷信给打破了,他们就会很痛苦,而且会很执着的回应以保护他们对丹田和气的信仰。我的文章不是要给这些人痛苦,而是要给那些开明,勇于脱离传统,勇于探索之人做参考。至于那些执着迷信之人,要是不能接受,就请一笑置之。
而丹田有上丹田,中丹田和下丹田。有三丹田,五丹田之说。这里所指的是下丹田,也统称丹田。丹田多指人体脐下三寸处,也称“小腹”。这里头除了小肠,根本什么都没有。而这人体脐下三寸处,正好是人体重心所在。前文所说的“其心不正,亦邪”。其心就是指人体重心。如人体重心不中正,那人就会失去平衡而跌倒,也会影响健康。有肥胖之人的小腹是凸出的,俗称“肚腩”。因为肥胖之人的小腹是凸出的,其人体重心不中正,也比常人显得笨重和容易跌倒,健康也比常人差,之所谓:“其心不正,亦邪”。
腹腔上面是肺,而肺和腹腔有横隔膜把肺和腹腔分离。横隔膜是造成肺和腹腔里的压力的型成。“丹田内转”是解腹腔里压力的变化,使肺部压力相互形成。腹腔压力的变化,把内脏均匀的分布开来,也造成肠的蠕动,增强肠对营养的吸收,废物的排出,是以有养生之说。
Gorilla人的祖先是猿猴,以四脚行走。腹腔里的内脏,均匀的分布,如图里的黑猩猩。其重心中正,力大无穷。可能就连几个太极高手一起上,也未必是黑猩猩的对手。难到黑猩猩也会上乘的内功/气功不?道理很简单。人的先祖慢慢开始进化,改以两脚行走。这时,内脏开始受地心吸力影响而往下移,腹肌开始退化松懈,造成“其心不正,亦邪”。气功就是呼吸法,改善人体构造,内脏的分布,回归大自然原始的动物本能。这时,“意守丹田”就是指在意识的控制腹腔,横隔膜的运动和内压力,再慢慢的进入潜意识的控制。这时“心正而身亦正”。如仔细观察图里黑猩猩,就能看到它那强壮凶猛的身体是受其重心所支配 - “心正而身亦正”。这也是为什么武术以动物为基础的原因。
“以身变手,以气变手,以意变手”有何解?手是型体上的构造,看得见,摸得着,这是“以身变手”。如果没有神经的电子讯号和血液(压)的流动,那手就没有作用了,这就是“以气变手”。有了神经的电子讯号和血液(压)的流动,那手就起作用了,那还的有在意识或潜意识的支配或控制,那才能随心所欲, 这就是“以意变手”。“以身变手”并不是只是型体上的构造,看得见,摸得着这就草草了事。手和身是相连的。手就是身,身就是手。而手的运做,要靠身体和重心(丹田)的支配和控制,以达成最理想的运动,那就是“运动经济学” (motion economy)。
话说回来,人的呼吸有分先天和后天两种形态。胎儿在母亲体内是用脐带呼吸。所吸之物是带有氧气和养分的血液。所呼是带有二氧化碳和废物的血液。这些血液在胎盘里进行了一系列复杂的运转。胎儿这时是用逆腹式呼吸。逆腹式呼吸方法是一种能够增强人体气机顺畅、调节人体功能、平衡人体阴阳的一种呼吸练习方法。平时我们的呼吸特征是:吸气时腹部凸出,呼气时腹部凹进。而逆腹式呼吸方法则相反,体现在外形上的要求为:吸气时腹部凹进,而呼气时腹部突出;逆腹式呼吸具体方法,取站、坐姿均可。慢慢用鼻腔吸气,同时腹部内收,胸部上提,横隔膜下移,肺部吸满了空气之后再徐缓吐气,呼气时腹部慢慢鼓起,渐渐恢复到原来的状态。逆腹式呼吸有以下好处:
* 扩大肺活量,改善心肺功能。能使胸廓得到最大限度的扩张,使肺下部的肺泡得以伸缩,让更多的氧气进入肺部,改善心肺功能。
* 可以改善腹部脏器的功能。它能改善脾胃功能,有利于舒肝利胆,促进胆汁分泌。腹式呼吸可以通过降腹压而降血压,对高血压病人很有好处。
* 吸氧量加大,令大脑氧充足,对安神益智有好处。吸氧足,气血就活跃,有利于伤病加快复元,经常练此呼吸法伤病的确是比一般人好得快!
* 由于比普通的腹式呼吸增加了对腹部的压力,因而血流加速,血中的酸素浓度提高。其结果就是免疫细胞机能的活性化,间接性副肾机能的强化,以及因此而被提高的免疫力。
* 现代生理学认为腹式呼吸加大了腹肌和横隔膜的运动幅度,起到了增加肺的换气量,按摩内脏,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从现代气功学的角度来看,腹式呼吸能强化腹部混元气的聚散开合,而腹部混元气的多寡以及运化则直接关系到躯体形态的变化,肥胖就是由于这一部分气的运化失常而引起的。因此,炼功减肥着重于腹部气机的锻炼。
逆腹式呼吸法是胎儿和初生婴儿的先天呼吸法。此呼吸法也被称为“道家呼吸法”。原因是道学里认为:“逆则生,顺则死”而形成的养生之道。此言有理。胎儿在子宫里不是呼吸空气。出生时哭,是要把肺里的液体排出然后呼吸空气以让肺部由呼吸液体转换呼吸空气。那时肺部还未成熟,不能用顺腹呼吸或胸呼吸,要不然必死无疑。这是大自然的神奇之处。古人运用文学和智慧,以六个字,“逆则生,顺则死”来形容养生之道。试问这六个字要是给一般没有文学和医学知识之人仕,又会得到什么样的解说?
在婴儿出世后的第一或第二月,婴儿慢慢的转去“顺腹式呼吸”。待婴儿的肺部渐渐的成熟,婴儿也改用“胸式呼吸”。
气功里的呼吸法也采用这三种,以达到先天和后天呼吸法的好处。 吸氧足,氧气在肺部活跃的进行转换,带有足够氧气的血液也活跃的在人体各器官进行转换,那就是所谓的“气血活跃”。
当掌握了这三种呼吸法,最高境界是以呼吸之时,胸部和腹部都能不动。这时呼吸仅靠横隔膜。呼吸时,胸部和腹部都不动是武术最高境界的需求之一。呼吸时胸部和腹部的起伏,是武术里的大忌。和高手过招,他能观察胸部和腹部的起伏,就能掌握你的呼吸。就在吸气之时,一拳打在身上,好比打在充满空气的气球,立刻爆裂。肺里有很多小小的气囊,当充满空气的时候,一遇外力的打击,里面的空气会发生震荡。要是气囊里面的空气压力过高,那时小小的气囊就会像气球般爆裂,轻则伤,重则死。是以气功或呼吸法是武术的根基。
我在呼吸法上有所掌握,也能做到呼吸时,胸部和腹部丝毫不动,也能发力和发劲。我可以感觉到发力和发劲时毫不吃力。
丹田和气功是古代生理学,生物学,生物力学的结晶品。那好比“阴阳”或“两仪”就是现代的二进制 (binary) 学说。冯驰先生所说:
由于当时科学不发达,技术落后,对人体的解剖知识,生理机能不明,单凭身体的感觉得出的结论。也正是这种结论的错误,才造成了中华武术史上最大的误区。
正如我前文所说,在古时,可能是读书人创作了武术,然后以文字记载,又当时不知所谓何物,就以一些文字比如丹田之类,以求记载。那为什么读书之人会创作了武术的呢?读书之人缺乏劳动以至身体机能衰退,而创作了有如气功之类呼吸法和五擒戏之类的运动法,进而演变出武术之学。而武术也有源自文武之家。武家创作的武术,多以武将军或是属下创作而多以练外功和硬功为主。目的是在极短时间内练得功夫用以杀敌。而古时武将军,都是文武双全,能以特出的文学来记载武术心得。后人却以迷信和愚昧的智慧来解读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学。可哀!
练武最重要敢承认错误,纠正错误。盲目的和一些执着迷信之武夫,“人云亦云”那有何足道?那又跟莽夫有何分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