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0
- 帖子
- 积分
- 338094
- 威望
- 点
- E币
- 个
- 相册
- 注册时间
- 2007-6-1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UID
- 84182
|
在桩功教学中,我在训练初期特别重视“形”的训练,即“重形轻意”。不是不要“意”,而是“轻”。我所理解的“形正气顺”,就是桩形正了,力能够流畅贯到脚底,气也就能到脚底,意自然是在脚底,意在,心难道不在?身心不二,是能练出来的。此外,一定要明白,能下就能上,能到脚底,也就能到你要去的任何地方,前提是要做到“形正”,要“重形”,重视“形”的训练,把身体练开了,做到撑筋拔骨,周身松软,哪有什么气与力不能到的?那个时候,就不是“力”,而是“劲”了。
如何做到撑筋拔骨,身体松开,劲力通达?这个就需要“重形重意”的训练了,也是中级阶段要特别注重的,也是我的中级桩功课程的内容之一,下次再重点谈谈这个问题,希望能带给大家新的启发和体验。
再回到“形”与“意”上,我选择学员的两三个简单的问题,看看有没有和你相类似,我回答的点,有没有契合到你。
01
请问老师,撑抱桩是不是两手带着“掤”劲站桩?
答:所有的桩法都带着掤劲。如何掤?只要把腋下虚开,两肘往两边撑开,自动就带着掤劲。“掤从腋下起”,这是我师父扎西老师的原话。它告诉我们:这个掤,不是手腕掤,是从根节掤。这根节就在肩部,在腋下。如果根节不掤,只是手掤,那都是假掤。
一个是腋下,一个是胯,这两个地方代表你的一种气势。腋下撑开以后,上身的气势就出来了;胯撑开、裆撑圆的时候,上下就会混元一体。上下的这种掤劲撑开的时候,气势自动也就出来了。
所以,这个掤劲是贯穿站桩始终的。
02
脚内侧用力和膝盖外撑的力度如何把握?
答:这个问题有点意思,可以分成两个方面解答。
一是关于这个力度,只能这样表述:脚内侧微用力往下踩的时候,膝盖微微外撑。切记是都是“微”,即有这个“意”就行。微微外撑,用力不能大,大就错了,膝盖受不了,腿也受不了,脚底会向两侧外翻,站不实。两者之间,内侧用力多一点,膝盖外撑之力少一点。
二是关于如何把握,这其实就是练功的一个“度”的问题。应该根据每个人自己身体条件来平衡、体悟,掌握属于自己的那个“多一点”“少一点”。
其实,“度”就是一个有关“中”的问题,如何“保中”、如何“用中”的很大很大的问题,“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在实践中体会和把握。
03
意守丹田,不知是不是就想着丹田那个部位?可一直意守一处,心无杂念,真的好难!
答:首先要明确,不一定非要意守丹田。其次,做不到心无旁骛,还是心不静的问题。
心不静,可以一念带万念,比如,听听轻音乐、经书,默念佛号之类的,让你的心专注一处。听音乐是比较好的方法,通过音乐的引导,帮助自己静下来。我们常说“由拳入道”,其实由音乐也是可以入道的,因为音乐是能够通神的。音乐的作用很大,通过音乐加持自己,让自己轻音乐中享受站桩带来的快乐,不失为站桩初期时的一种好方法。
其二,静不下来的时候,也可以从头顶百会穴开始,用意念诱导往下松。想像身体是一个圈儿一圈儿的,比如眼睛一圈、肩部一圈、胯部一圈,这样一圈儿一圈儿的往下松,通过意念引导自己往下松,一直到脚底,这样也能够比较快地松静下来。
静是世界上最大的难题,不管是佛家、道家还是儒家,都在讲求修一颗静心。佛家所求心的“如如不动”的状态;道家的“致虚极,守静笃”的清虚之境;儒家《大学》的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止于至善,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不就是修一颗静心吗?
所以我们站桩的这些意念活动,都是让你能够静下来的,让你的心专注于一处。但是找到感觉就行,不一定非要守住,守得住就相当静了。所以,我觉得你的问题是站桩过程中一个正常的反应而已。继续加强桩功的训练,慢慢修心,让自己慢慢静下来。
其实,心静还是一个“放下”的过程,静下来的过程就是不断放下的过程。经常说放下,放下,实际上我们真的放下了吗?“放下”两个字,仅仅是停留在嘴上而已。要真正做到,一是能够保持一颗赤子之心,看开一些事情;二是要放下生活中的许多小事。放下大事有时候可能比放下小事还容易一些,放下生活中好多小事,是需要智慧的。放下得越多,心就越松。这个过程不是一句两句话就能完成的,只能是磨性子。
我们站桩也就是磨自己的性子,通过站桩的方式,或者保持一个正确的间架,能让自己意守一处,让自己静下来。但都是些方法,不是目的,我们真正的目的,是通过这些修炼,让自己静下来,达到“无形无意”的虚静状态,那时候,就能体会“静”的不可思议。
这是值得我们期待的!
因此,我们平时站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形”的调整,在站桩的初级阶段,这个比单纯用劲用意更重要。“形”属于“技”的范畴,你的“技”的范畴达到了,那么桩和拳里面包含的内在的东西,心意气劲,桩和拳里承载的思想文化,以及你在生活之中如何运用这些太极思想等等,这些属于“道”的范畴的,也就能够比较容易感知并做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