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0
- 帖子
- 积分
- 338089
- 威望
- 点
- E币
- 个
- 相册
- 注册时间
- 2007-6-1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UID
- 84182
|
截拳道使我们一旦确定了方向即不再回首反顾,它对生死置之度外。
我不喜欢给我的武术起名称,但是为了方便,那就叫做“截拳道”吧,意思是“截击拳头之道”。
最大的谬误就是预先对结果妄加臆测,不应对成败得失有所在意,让一切自然发展下去,你的四肢自会在适当的时机反击。
欲于截拳道中有所精进,必先对意志有所控制锻炼;忘却成败胜负,忘却骄傲与苦痛,让对方因其挑衅而遭受严厉地肥击。
四肢,你的自然武器有双重目的:1、摧毁面对于你的敌人--消除自由,正义与人性的障碍。2、摧毁任何纷扰你心灵之物,毋容伤害人,但能克服自已的贪婪、愤怒与愚昧,截拳道是朝向自我发展的武道。
打斗应该像水一般没有固定形态,比方将水倒进杯里,水就是杯子的型,倒入瓶子里也就成了瓶子的型。
不应以出世为修炼拳道的途径,而应完全入世。此番入世之后,便可自红尘中修炼以前无法学到的自然平常路径。
拳术的形式,只是整体里的一部分而已,任何一种形式,都需要纠正、分析、否定、废弃;并且还要下过许多自省的功夫。免掉了个人偏爱的招数,除去了作茧自缚的约束,战斗方式是永远新鲜,生动,而且不断地在改进的。
你自己的形式,和你自己的倾向,以及你自己的体格,正是战斗方式的全部主体。
"倾空你的杯子,方可再行注满" "空无以求全"。
----“我可没有见过石头会打人。”
----“只有野兽才会决斗。”
----“要想杀人,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手枪,博击的目的,是把自己的体能和精神推向极限,你要达到这一步,就要了解宇宙苍生。”
----“是武学的修为,而不是杀人的伎俩。”
---“不是思考,而是一种直觉。
真正的最高技巧是走“简单之道”,而那些只及半途尚未达至水平的技艺,却是偏重于美化外形的修饰。
假如有几名不同派系的武术家在看到一场街头混战时,一定会得出不同的意见,这就是因为他们的观察能力,已经都被限制在自己所选择的范围内;换一句话说,也就是他们都受到自己仅知的某种形式的拘束!真实的观察,只有在放弃形式之后才可以获得,而真正的自由意见,也只可以在跳出制度以外才能发生。
学习绝不是模仿,也不是原有固定知识的累积。学习是一种过程,永远不终止的发掘!在截拳道里,我们只是去发掘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并不是把人家现成的东西给拿过来。
在我习武之前,一拳对我来说只是一拳,而一脚亦只是一脚,就是这么简单;当我习武后,一拳一脚再也不是一拳一脚那般简单。而现在,当我明白了武道之后,一拳一脚便又是一拳一脚,就是那么简单!“真正”的武术并不是那般复杂,我们应深入了解武术的“原质”,应出拳时直接发出一拳,应出脚时便简单的踢出一脚。
武术家需要时刻作好准备,但“准备”并不代表“紧张”,不要钻牛角尖去穷想,亦不要分散精神作白日梦,不用摆下硬马,只需保持灵活,随时随刻地全面性保持警觉,要轻松地准备任何有可能出现的突发事情。敌不动,我下动,敌欲动,我先动!
我个人不相信“形式”这个词,人非三头六臂,除非世界上有特殊构造的人,然后才可有另外一种武术。
当你与持械对手对抗时,环境对你十分不利,所以你应该避免这种场合。
对于那些该砍去的非精髓部分的态度,并不是每天增加吸收,而是每日尽量排减。
我无门无派,但我又是所有门派,你不能预知我将怎样打,甚至我也不知道自己将怎样打;我的动作中你的动作的结果,我的武技就是你的持术的终归。
你应该躬身反问一下:我怎样才能忠实地表达出自己呢?当你一击的一刹那间......你的身心应该全部贯注在这一击之中。
不要漠视你的五官官能反应,而去依赖那些空泛的第六感觉。
虚无(空),是不会受到任何限制的,而最柔软的东西亦不会突然折断。
截拳道没有准备好的课程,而且也无此必要。每个人都有一种直觉,可以发现自己天赋以内最有效与最有力的条件,去获得实际的平衡。动作的重心与力量的使用,规律与姿势只不过能够摸到纯正了解的门路而已,而纯正了解却是隐藏在每个人的心底深处的,所以我们首先要明了自己的能力,因为武术的知识,根本就是每个人自己的知识。
不知是什么力量推动我,从童年到少年,我对于任何看不顺眼的人立刻就涌现一个念头:跟他见个高下。
如果有一个人决定冒死也要咬掉你的鼻子,有很大可能他会成功,他可能会被痛殴,但那不会阻止他继续原来的目标,那才是个真正的战士。
经常有人跑来对我说“喂!李小龙,你是不是真的这么‘能打’?”我答道“好,如果我跟你说,我真的‘能打’,你可能以为我在吹牛,但如果我跟你说,我不是这么‘能打’,你一定又会认为我在说谎话。”
我绝不会说我是天下第一,可是我也绝不会承认我是第二。
无教化并非真意味着未受教化,无教而教是意义深远的。无形的形并非真意味着一无形式,无形之形是由形进化至更高更完美的自我表达的境界。
截拳道对于武术的看法是站在各种有利的角度上的。因为截拳道能够充分利用了多种的路子与方法(功能至上主义),所以是不受任何约束而完全自由的。
拳术的形式,只是整体里面的一部分而已,任何一种形式,都需要纠正、分析、否定、废弃,并且还要下过许多自省的功夫。
截拳道等于是“一只指向月球的手指”,但是你千万不要以为手指就是月球,更不要过于注视那手指而忽略了太空上的美景。那只手指的作用,只是引指“光明”。至于你将来能够获得多少“太空知识”?那就全靠你自己努力去领悟了。
重要的是教一个人去做他能做的事,只是做他自己……我反对将某一风格强加于某人。这是一种艺术,一种自我表达的艺术。
当一个人在武技上已日趋成熟,那么他的形式应是一种无形之形。这种成长,成熟的过程,就如同把冰融成塑造各种形状的水一样。只有当一个人武技上没有了形式,他才能拥有所有的形式;只有当一个人没有了风格,他才能适应所有的风格。
“截拳道”是锻炼,是指向搏斗艺术终极实在的原则。“终极实在”,便是反朴归真,重返那种简单、直接、无型无式的原始自由境界。
通透截拳道的人,绝不对抗力,也不会避力;他要柔韧如弹簧,不是抗拒敌人的力,而是借敌人的力,他无策略,以机会为策略。
什么处境便作什么反应,不必矫揉造作,也无须“呆板”的前奏准备,动作应如影随形般迅捷。你的职责只是同一时间做完“整体”中的另半个部份而已。
要理解截拳道,须一次一次地,从“关系的镜子”中切身体会;孤立活动是无补于事,存在,便是发生关系,孤立,便是死亡。
任何技法,无论多理想、多有价值;一困扰心灵,便成疾病!
学习原则、遵守原则、分解原则;一句话,就置身模式而为禁锢,遵守原则而为原则束缚!
跟我习截拳道的人切记着--一切固定形式都缺乏适应性和柔韧性,真理在一切既定型式之外,试采用那种可随意改变外形的水袋吧!
习武至圆熟境界的人,便会采用无式之式。像冰块在水中消溶般,可成任何形态,技到无形时,便可成为任何形;技到无式时,便能适应任何式。
当你领悟截拳道的真理时,你就会像立于“无周之圆”的中央。
截拳道的技巧犹如没有圆,动也犹如未动,紧张也犹如松弛,能观察外物之生息,而又全然似不注意,无任何的目的,无任何有意识的算计,没有期盼没有预先——简言之,如婴儿般的率真,而又充满机谋与敏锐的智慧。
截拳道的终极绝非在琐碎,零落的一招半式上,而是心灵极高的孕育与肉体发挥至极限的锻练。
截拳道并非伤残之法,而是一朝向生命真谛追寻的坦荡大道,我们只有在了解自己时方足以看透旁人,而截拳道则是朝了解自己之道而迈进。
截拳道的悟,籍由直观之心,坚强的意志与克制力而来。
空,因其一无所有而无所不有,空存在于一切之中,亦包容一切。
让内心无任何固守僵结,则外在的一切自会开敞出现。不受任何知识的束缚,以婴儿般纯朴单纯的本在性观察事物,真义自在其中。
一个搏击者必须能经常保持心灵单纯,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如何搏击。他必须去除阻碍其前进的障碍无论是身体的,感情的,还是知识的。
欲了解武术的真理,欲洞悉你的敌人,必须抛却一切门派的观念,抛却偏见,爱憎等等,然后,你的心灵方可能平和而一无偏颇,在此种沉静中,自可清楚,整体地观察事物。
学习截拳道绝非单纯地寻求知识或积累形式化的技巧,而是在自我率真的表达上。
一个不熟练的人很难做到灵活自如地表达自我的。通过对四肢的训练,能克服自己的贪婪、愤怒与愚昧,摧毁任何纷扰心灵之物,截拳道是朝向自我发展的武艺。
李小龙所倡导的是自由,做自由的人,做自主的我,正如李小龙所说:“并无一成不变的教法,我所能给予的,亦只有适切的药石以治疗某种特殊的失调罢了。”这些不成系统的“语录”,它们是李小龙哲学思想的直接反映,我们希望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从而影响我们的生活与人生。
哲学
----人不了解自己时是最糟糕的。
----所有形式的知识最终意味着自我的认知。
----自觉与自知是截拳道之根本,它的功能效用不惟在个人武术造诣的成就上,更可使其生存做为一个真正的生存的人。
----学习技巧之当时亦同时在智慧上增长自己,且更要学习和理解禅学和截拳道的哲理为何。
----一切均需求真,一切皆是空的。
----生命就是一个不断联系的过程。必须打破与外界相隔离的壳,从中走出来去寻找真相就是要直接与外界联系,我既不盲从于你,也不去影响你。所以不要认定,‘这就是这',‘那就是那'。如果你从现实起开始研究每一件事,我会更满足。
----我无法教你,只能帮助你研究你自己。没有什么特别的。
----光是知道是不够的,必须加以运用;光是希望是不够的,非去做不可。
----重要的是教一个人去做他能做的事,只是做他自己……我反对将某一风格强加于某人。这是一种艺术,一种自我表达的艺术。
----随着时间的流逝,英雄人物也和普通人一样会死去,会慢慢地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而我们还活着。我们不得不去领悟自我,发现自我,表达自我。
----保持空灵之心,无形,无法,就像水一样。水倒入杯中就成了杯子的形状,倒入瓶中就成为瓶子的形状,倒入茶壶中就成为茶壶的形状。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像水一样吧,我的朋友。
----“倾空你的杯子,方可再行注满,空无以求全。”
----一位真正的老师,一位真正的授武者,从来就不应是一位真理的施舍者,他应该是一位领路人,一位通向真理之路的引导者,而真理则必须由学生们自己来发现。
----在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我就能感到自己身体成长。多年后的今天,我终天明白了真正的自我实现和幻想自我实现之间的区别。经过我的观察,我确信,只有本着诚恳的态度认真地研究自已,才能真正达到自我实现。
----我希望每个人都能真正达到自我实现,而不是幻想的自我实现。我希望每个都能诚恳持找到真我。
----这是一个巨烈变动的时代,一个激情奔放的时代!我们永远无法适应全新的事物,但我们必须证明自己的价值,肯定我的存在,无时无日不是如此。
----我之所以选读哲学,是因为哲学会告诉你为什么而活着
----一个人如何不可能以部分的、零碎不全的形式来反应整体。
----不,我是中国人。
----在雕刻塑像的时候,雕塑者不能在塑像上增砖添瓦。实际上,在雕塑的时候,一开始就把非本质的东西凿掉了。
----也就是他们都受到自己仅知的某种形式的拘束!真实的观察,只有在放弃形式之后才可以获得,而真正的自由意见,也只可在跳出制度以外才能发生。
----拳道并非(仅仅是一种)伤残之法,而系一大道,一种朝向生命真谛追寻的坦荡大道。
武学
----总是有人跑来问我:“李振藩——你真的有那么厉害吗?”,我说:“噢,如果我告诉你我很厉害,也许你会说我在吹牛。但是如果我告诉你我并不厉害,你肯定知道我在撒谎。”
----我绝不会说我是天下第一,可是我也绝不会承认我是第二。
----人,活着的人,创造武术的人要比任何已建立的各种武术体系重要的多,也更有价值。
----修练功夫的目的不是致力于击破石块或木板……我们更关心的是用它影响我们的整个思想和生活方式。
-----当一个人在武技上已日趋成熟,那么他的形式应是一种无形之形。这种成长,成熟的过程,就如同把冰融成塑造各种形状的水一样。只有当一个人武技上没有了形式,他才能拥有所有的形式;只有当一个人没有了风格,他才能适应所有的风格。
----一个搏击者必须经常保持心灵单纯,他的心目中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如何搏击。
----“将敌人视做死尸或机器人而虚构出来的对阵是幻想”
----“未经真实搏击训练的习武者,就好像一个没有下过水的陆上习泳者。”
----“一门一派的武术家往往不但不肯直视问题关键之所在,反而盲从于所附会的形式及固定的招式上,从而愈陷愈深,以至不可自拔之地步”。
----在比较中求进步。我个人认为,中国武术过于保守,过于迷信。如果想发展它,就要摒弃那些没用的东西。
----我觉得,既然实用是必不可少的,那么许多传统但并不怎么实用的形式就不重要了。我们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时间去练习这些不重要的形式呢?
----尤其是美国人和其他西方人,他们崇尚的是科学和效率。他们不相信任何不科学的东西。
----比方说,中国的功夫小说中描述的内功或轻功,其实都是些神话,但现实中却有许多人相信或迷信他们,这些东西是不应该大肆鼓吹的。
----我个人认为,我们应该训练我们的拳头在任何位置、任何时间都能有力出击。我们练习的功夫套路和实战区别很大,因此我反对任何约束和限制。
----我的意思是说,武术训练和实战区别很大。武术必须实用。如果我们练习的武术不用于实战,我们为什么要练习它呢?那还能称作武术吗?如果练习武术并不能使你自卫,那为什么学习它呢?你强调武术是为了健身和娱乐,我不同意这种观点。如果它不能用来实战,那就不能算作武术。
----我觉得简单地练习武术的套路不是什么好办法,进一步讲,这些套路既浪费时间,又和实战没有什么联系。
----人有的高,有的矮,有的胖,有的瘦,有各种各样的人,对吗?如果他们练习同一种武术套路,那么这一套路又适合哪一个呢?
----我觉得,拳击在运用中的最佳状态应是没有绝对的形式,用模式A对付模式B也许并不绝对正确。我感觉,武术不应该局限在某种范围之内,那样会让学生产生一种错误的想法,那就是某种方式在实战中会像在练习时一样奏效。
----当你学习实战时,会学习怎样出拳,怎样运用腰腿的力量配合。但在争斗当中,就需要根据对手来调适你的动作,这样就做到了无限。
----当我们出拳时,我们必须做到无论在任何时间,从任何方位都能够发挥全部力量。这一点十分重要。我们并不需要像卡拉迪(当时的空手道)那样在出拳之前先把拳头藏在腰部,那样未免过于僵化,而且不能集中全部力量。中国功夫给这种拳起名叫做“寸拳”,又叫“寸功”,或者“短拳”。
----截拳道使我们一旦确定了方向即不再回首反顾。
----这里没有太多如何防卫或进攻的内容,而是要你学会如何表达自己……”
----一个搏击者必须能经常不断地保持心灵纯洁,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目标——如何搏击。对此,他必须排除阻碍其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无论是感情上的、身体上的或是知识上的。
----倘若某门某派教你如何搏击,你可能会依照着那种指定的方法去全力搏击,然而那并非实际情形下的搏击。因为一旦你随着传统的模式走,那么你所了解的便只是老路子,一种‘传统'与‘传统'所造成的阴影罢了——你并不了解你自己。
----欲了解搏击,必以极简捷直接的方式为之。武术的至高境界必是趋向于简捷,以不变应万变。
----一个动作即使在技巧上是完美的,亦可能因受到对手的攻击而失败。因此,截拳道初学者须练好精确地把握时机的本领。
----武术的知识,根本就是每个人的知识!
李小龙的大段语录
欲了解截拳道,一个人必须能舍弃一切形式与派别;甚至也犹需抛却何者是何者不是所谓的截拳道之念头。截拳道是无任何形式的,也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因其是无派别的,亦可适于任何派别。截拳道能运用各门各法,不为任何限制所限,它善用一切技巧,而一切手段均为其所用。抛弃尽陈腐老不灵的技巧,方可至整注与自由灵活的运用。抛弃思想教条之偏限,让思想不为思想所左右,不为外物所诱。
道的海纳百川是以顺、谦、虚、静为基础的。这些在很多时候都可用一个字表达出来:“空”。虚空是什么都包括,没有对立的,没有不属于它或与之相反的。一个人必须消除他自己精神上的一切障碍,否则是无法进步的,必须使心灵处在空无一物的状态,甚至忘掉原先所学的技巧。让内心无任何固守僵结,则外在的一切自会开敞出现,移动时如流水,静止时如镜子,反映恰似回声一般。心灵的偏狭意味着心灵的冻结,一旦停止其必需的自由流动性,心灵将不再是真正地处于心灵的状态。
一个一心求真的人,是不会任何形式所缚的,他只存在于“真”之中。任何实用或适合于你的技术都可以称之为截拳道。截拳道避免一切的肤浅、不实,而直贯入复杂问题的核心。
“不可移动性”系能量的集中于一焦点,一如轮子之转轴轴心般,并非纷乱分散的。
并无一成不变的教法,我所能给予的,亦只有适切的药石以治疗某种特殊的失调罢了。
截拳道的真义,在阴阳合一时即已存在。掌握截拳道并不意味着增加更多东西,而是砍掉非本质的东西。真理往往蕴含在简单的动作中,而许多人常欲求更多、更特别的东西,反致对真理视而不见。可谓在追寻中遗失了本来所有的。截拳道的学习是一种不断精简的过程。消除外在的不实、花巧并不难,难的是消除内在的花巧不实,而趋于质朴无华,简捷直接。
道是一切事物构成的最基本的要素,它是简单的、无形的、无欲的、无冲突的最高境界。人应该同自然规律保持一致,而不能违抗,这意味着我们做任何事都应顺其自然而不可强求,不要任何情况都强力去做。比如庖丁解牛,他一把刀用了二十年而不换,就是源于他掌握了规律,并顺应规律。人力有限,让事物按其自身规律发展,像水一样流动,像镜子一样平静,像回声一样快而不留痕迹,静无杂质。截拳道绝非只是偏于某一方面的,惟有整体的,方可应付任何的情况
某些知识是局限于时间的,今日是,明日可能否,而求知却是永往不断的。知识是由积累结论而来,而求知是一永不停止的动作。学习并非知识之积累,而是一求知的行为,是无止境的。一个不熟练的人是很难做到灵活自如地表达自我的。
由你内心深处消除“不明”的思维与作用,抛却一切暧昧不明的意念方可成为大师。
大巧若拙,拙中之巧,返朴归真,内蕴天地变化之机,外藏鬼神莫测之变。
好斗招致身心疲惫,骄傲导致失败,暴行将以被击败而告终。宁静是远离欲望,是一种与自然的调和。静而不张扬,排除一切杂念。
在佛中,并无可努力之处,唯有平凡而一无特别。用自己的饭,挑自己的水,做自己的法事,一旦累了,倒卧便睡,无知者自会笑我,但智者却会知我:其中有深意。
艺术绝非粉饰的装饰品,它系点燃智慧之火的作品,是获得了自由发挥的技巧。艺术系个人心灵、精神的坦然开拓,能更加深心灵的深度与广度。各种不同的技巧、工具的运用均系朝向此坦途的迈进。艺术之目的并非单单自私与只升华了自己一边的灵魂与意识,而是该开启凡民之心智、思想与意志,以应合着协调美满的世界。艺术家即使有了高深的技巧,亦不意味着已至完美。仍只能算是在不断地进步与心灵反应的发展之中间阶段罢了。完美是无法以外貌、形式来求的,而系由人类内心心灵深处散发而出。艺术的活动并非全是在艺术本身。它深入一更广阔的世界,与其中各形各式的艺术汇流在一起,而心灵的和谐与空灵中的联系均得以实现。由上可知,艺术之过程系由现实生活中而来的,现实的生活便是真。
对截拳道最好的比喻 就象一根指向月亮的手指, 千万不要误将手指当成月亮, 更不可专注于手指而忽视天空其他美景。手指的作用,只是指引“光明”, 至于你能获得多少,或者看得有多远, 便全靠自悟与努力。
我是谁?我是谁?这是很多人反复自诘的老问题。虽然每个人都可通过镜中的影象看到自己的容貌,尽管他清楚自己的姓名、年龄与过去,对于真正的“自己”,很多人未必都能真正的明白,故而仍旧要问“我是谁”?我究竟是殿堂中的巨人,抑或是封闭自惑的庸碌之辈?我究竟是傲立于天地的大丈夫,还是像在荒野迷途的小孩般内心充满了恐慌?我们当然不愿见到自己如此窝囊,但惟恐现实就是这样。然而,我们仍可寻回自己所期冀的目标,那些怀着信心去追求卓越的人,灵性将会在奋进坚持中获得洗涤,那些敢于在逆境中求生的人,顾盼于镜子的影象时,定能见到自己的真貌。
什么是截拳道?我第一个承认:要把截拳道给具体化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与其费力的去解释截拳道“是”什么,还不如从反面来证明截拳道“不是”什么,那就比较清楚得多了。
功夫是一种特殊的技巧,是一种精巧的艺术,而不是种体力活动。这是一种必须使智力同技巧相配合的精妙艺术。功夫的原理不是可以学得到的,好像科学一样,需要寻求实证,而由实证中得到结论。必须顺其自然,好像花朵一样,由摆脱了感情与欲望的思想中绽放出来。功夫原理的核心就是道,也就是宇宙的自然性。
是男人中的巨人,在较量中次次称王,还是一个无能的懦夫?总是笨拙的挡着自己的路?我是自信的绅士,仪表堂堂,有力坚强,叫人一见如故,天生是别人的榜样?还是心怀胆怯,在陌生的人群中束手无策?坚硬的笑容下是迷路孩子般的颤抖?我们大都渴望成为其中的一种人,而惧怕成为另一种。
李小龙常说的典故
以下,就是宗师常说的一个故事,一则著名的禅宗公案:
"让我告诉你一个我从师傅(指咏春叶问老宗师)那儿听来的故事",李振藩宗师常常这样开始:"这是一个日本禅师接受一位大学教授邀请问禅的故事"。"很明显的,这位禅师从他们开始谈旅顺的时候,就觉得这位大学教授对于学禅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因为后者总是在发表他的意见和学识。禅师耐心的听着,最后建议去喝茶。禅师把教授的杯子倒得满满的,而后仍继续倒茶"。"教授看到茶里的茶溢出来了,忍不住说:'茶杯满了,不要再倒了'"。"'就像这个杯子一样'禅师说;'你充满了你自己的意见和理论。除非你先空出你的杯子来,否则我怎么教你禅呢'。" "茶杯的价值就在于它的空"。李振藩宗师14岁习咏春,18岁只身赴美国闯荡,遍修世界武技,学习借鉴他认为有用的技巧和理论,最后从世界数百个武技系统中,提炼精选了26个经典武技类型作为振藩截拳道的基本元素,从而一举创立了全真全能的,影响整个世界武坛的振藩截拳道,被当时的人们视为"功夫之王",但面对如此巨大的成就,李振藩宗师仍然一直在学习和修练,一直在改进和完善提高,因为在宗师看来,只有不断'清空你的杯子',才能不断吸取一切有用的东西,加上自己的特长,学以致用。切记:正如那位禅师所说的"茶杯的价值就在于它的空"一样,无论在习武中,或是在工作生活中,振藩截拳道者必须时时倒空自己的杯子,以品尝到别人杯中的茶。如此,振藩截拳道者的慊方能排除自己过时的思想观念,而-- 不断容纳新的方法和思想, 不断学习到新的东西,了解新的事物,从而保持无止境的创造力、适应力和发展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