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0
- 帖子
- 积分
- 338080
- 威望
- 点
- E币
- 个
- 相册
- 注册时间
- 2007-6-1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UID
- 84182
|
李小龙13岁时向叶问学习咏春,但只学了三天就失去耐心而离开了。原因是他觉得咏春拳不够酷,训练枯燥且单调。
然而,之后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他的看法。
李小龙在街头遭遇了一个欺负过他的男同学,此人身高和体重远在瘦弱的李小龙之上。
结果,李小龙用新学的一招“摊手冲拳”打败了这个曾经的“强敌”。
李小龙这才老老实实回去学咏春,直到他成年后去美国读书才离开武馆。
意拳宗师王芗斋跟郭云深学形意拳时,枯燥单调的站桩,站得他差点怀疑人生。
郭云深教其他学员都是常规的拳套招法,唯独不教王芗斋,只让他站桩。
王芗斋遂从师兄弟处偷偷学习。
郭云深发现后,斥之曰:“玉皇大帝在此,你不向他学习,反而各处找土地爷,跟他们能学会什么?”
王芗斋这才老实听话照做,最终深入形意拳三摩地,成为意拳(大成拳)一代宗师。
当今太极拳为什么实战能力差?其实就是大多数练太极拳者只追求飘逸,而没有真正下功夫。
因为真正的功夫必然是枯燥,单调,重复的。
想当年,杨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训练自己儿子时,一个动作要练好久,才教下一个动作,可谓是精雕细琢,而且非常刻苦地重复。
整得儿子杨健侯,杨班侯都差点要自杀。不过最终坚持下来,终成一代杨氏太极拳接班人。
举这三个典型案例,不是说练武就一定要“整得要死不活”。而是客观的阐述一个事实:耐不住枯燥,绝对练不出真功夫,毫无商量余地!
其实,不光是练功。古今中外,任何领域的大人才,你去看看他们的传记,哪个不是“必经一番彻骨寒,方得梅花扑鼻香”。
只是有些大才趋向于“爱挑的担子不嫌重”,但依然需要一定的耐心,恒心,毅力,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说句很多人可能会杠的话,但绝对是客观现实:“寓教于乐”是培养普通人的,大人才只有“苦尽甘来”!
因为任何技艺,想要练到炉火纯青,以至于出神入化,前期一定是有较长的一段基本功训练。
而基本功的特点都是枯燥,单调,重复的。
大部分人要么“死”在这段时间,往后就没戏了;要么跳过这段时间,虽然依然再学,但因为基本功不扎实,永远都不可能成为这个领域的高手。
当然,虽说要想“练出真功夫”,必然要耐得住枯燥,但有志者也不必“畏惧”。因为你可能只需要耐住一到三成的枯燥,往后几乎都是“苦尽甘来”。
就好像站桩,如果每天一两个小时,其过程中,身体的酸痛,心理的焦燥等,足以把大多数人杜之门外。
所以,很多人都是“死”在三个月前。而永远无法体会“枯燥”期过后,身体的舒适无比,心理的妙趣横生,以及功夫的突飞猛进。
任何领域想要成为大才,其实都是这个道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