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0
- 帖子
- 积分
- 338080
- 威望
- 点
- E币
- 个
- 相册
- 注册时间
- 2007-6-1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UID
- 84182
|
【为了治病,一定做到:第一想要好病,回到解放前的日子,萝卜干、咸菜拌粥,十天半个月都不见肉。第二不到外面吃饭。第三每天徒步七公里。】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
一个有好身体的人,一般他有好的心态,好的品德。
我们这个社会生活富裕了,进入小康生活水平,但很多人健康都没保障。为什么呢?
我们发现,有两个现象,家庭就开始多起病来。
第一个现象是家里开始有剩饭剩菜,盘底都是油,都倒到垃圾桶里去了。
第二是到外面请客吃饭的次数多了,甚至司空见惯,习以为常。
你看我们以前人,吃家常菜,很少到外面吃,同时不倒剩饭剩菜,甚至没有剩饭剩菜。
所以以前人身体很健康,很多人想不通,这个身体健康跟勤俭节约,不奢侈浪费有什么关系?
告诉大家,关系可大着呢!
朱子家训
自奉必须简约,宴客切勿流连。
《朱子治家格言》这两句话,是真正从饮食方式上提高我们健康系数的。
自奉必须俭约,自己生活的奉养必须要俭朴节约。
宴客切勿流连,不要无休无止地请客吃饭聚餐,不要在里面流连忘返。
这身体健康,它喜欢清苦,不喜欢洪福。
健康是从节俭处修来,从不奢侈不挥霍处修来。
镇上有个得脂肪肝的退休教师,他子女也有钱,老人家三餐无肉不欢。
可吃了肉后,天天又要吃很多苦药,中药泡茶方,西药降脂片,经常吃到没胃口,脸色暗黑难看。
他第一次来找我们时,问该怎么办?
我们说,有三个条件,不知你做不做得到?
他说,为了治病,一定做到。
我们说,第一想要好病,回到解放前的日子,萝卜干、咸菜拌粥,十天半个月都不见肉。
第二不到外面吃饭。
第三每天徒步七公里。
他点头说,试着去做。
又叫我们开药,我们说,你做一个月后再来。
结果一个月了,他满怀笑脸回来说,我这血脂正常了,中药西药都不用吃了。
我们一看,这人脸色由晦暗变为透亮,原来肠道清洁了,整个脸面部就变得很干净。
肠通腑畅,血脂自然下降。
不单血脂,连血尿酸,血糖啊,这些身体的杂质都下去了。
为什么这么简单的几点建议,还没用到药物,就把这顽固的疑难病降伏?
现在大众都很苦,一是病苦,二是没智慧苦。
没智慧苦,又在病苦之上。
生病了又得不到明医明师指点,那真叫苦。
名医名师指点你,你又不肯相信,不肯去落实,更苦。
现在很多人说三高没办法攻克,没有特效药,确实没有特效药,未必代表不能治。
中国古人有大智慧,用俭约的办法来去对治三高,用不宴客的办法来降低身体营养过剩。
你看人们出去吃饭,没有不胡吃海塞,吃撑吃胀的,没有不剩得满桌子菜的,这样既损耗自己福报,也增加自己身体脏腑的负担。
中医古话讲,饥时吃饭饭是宝,饱时吃饭饭是毒。
现在很多血液病,是什么原因?
营养长期过剩,令血液粘稠,污浊酝酿为湿毒啊!
我们看三十年前这村里的小溪小沟清澈见底,水捧起来都可以喝,完全没有问题,现在不是农药瓶就是塑料袋,溪水污浊浓稠,连鱼虾都活不了。
用这些水来浇菜,你都不敢吃那菜。
《黄帝内经》讲天人合一很有道理,你看这个地方都是雾霾,阴沉的天气,就知道这地方的人们呼吸系统不太好,老人比较多气管炎肺病。
如果这地方河流普遍受到污染,那么这地方人们血液普遍粘度偏高,血毒比较重,因为天空对应的是人的肺,江河对应人的是血脉。
为什么科技发展到今天,会出现这种现象,究竟是进步了,还是退步?
是欲望在进步,自私自利在膨胀,道德在退步,心量在退步。
科学技术如果发展得日新月异,非常快,但道德建设跟不上的话,这样科技越发达进步,社会越危险。
就像人一样,物质生活,越丰富了,但你节制欲望的功夫没上去,那你身体健康就越危险。
就像车开得越快,刹车系统越跟不上,越容易车毁人亡。
所以这个时代相当危险,危险不是外面炮火连天,而是我们不能节制自身的欲望。
常言道,人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是这个想要让我们病了。
明明身体不需要的零食,却往嘴里塞,不需要的应酬,却把酒往肚子里倒。
如果脏腑能够说话,会骂死你。
所以回归以前的生活,崇尚节俭节约,并不是贫穷落后的无奈,而是身体健康的需要,是提升道德的需要。
古人讲,俭以养德。
一个人一旦俭朴下来,他的道德就上去了。
道德上去有什么用呢?
《黄帝内经》上说,德全不危。
道德日渐圆满,身体就很少危机,反之德危不全。
道德出现危机,身体就不能得到保全。
所以身体好不好是果,道德有没有养好是因。
《大藏经》讲,因地不真,果招迂曲。
不从因地上下功夫,怎么会有好结果?
那么怎么在因地上下功夫呢?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上讲,人知止足,天遗其禄。
《道德经》上讲,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现代人又常说,知足常乐。
那怎么样止足知止呢?如何节制欲望呢?
我们常说,节制欲望,要从节制饮食开始。
对饮食能节俭节约,你的欲望很快就降伏下来了。
现在很多病之所以难治,不是病情复杂,而是病人生活太好了,不懂得过一种节俭节约的日子。
人的生活越简单越自在,越简单疾病也就越简单。
孙思邈又讲,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道德日全者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
原来养生最大的经典奥义,在于养德啊!
我们自从学习《了凡四训》过后,就开始吃素,后来在湖北任之堂余老师那里学医,当时就守住两个规矩,第一不倒剩菜,第二不赴宴。
当时有不少同行朋友,看到我们那么节省节俭,以为我们钱不够用。
我们跟他们讲,没钱的时候过节俭可能是一种无奈,但有钱的时候过节俭就是一种觉悟。
怎么说过节俭生活是一种觉悟呢?
节俭节约有两大好处,第一身体好,第二智慧高。
凭什么说节俭身体好?
大家去统计,到医院看病的病人,奢侈的人多,节俭的人少。
所以奢侈带来病多,节俭带来病少。
然后大家再去发现历史的规律,贫穷的年代人们少病,富裕的年代,普遍多疾,达官贵人富豪之家,经常请医生,贫民百姓身体健康。
孙思邈看到这种规律,感慨地在《千金要方》上讲,穰岁多病,饥年少疾。
这是讲收成特好的年代,人们大吃大喝,不是长疮,就是积滞。
而收成平平的年代,人们节俭,自动七分饱,反而健健康康,不用吃药。
我们自从吃素到现在,有四五年时间,一年除了偶尔一两次感冒,用点姜枣茶就搞定了,都没有再吃过药片,打过针。
真是不可思议,以前还没吃素的时候,一年少说也要有好几次得病,打针吃药,现在连打针吃药都免了。
什么最自在?无病最自在啊!
但无病是一种理想结果,靠的是我们俭以养德的功夫。
为什么说,有钱时过没钱日子,富贵时过穷日子,条件好了,懂得节俭生活是一种觉悟呢?
除非你不想上进,你如果想上进,就要多读历史,大家去发现,所有伟人豪杰都喜欢读史。
曾国藩每天必读几页史书,毛wei 人终生批阅《二十四史》。
历史有什么吸引人的吗?难道是那些争权夺利,功名富贵吗?
不是,大家看历史中基本所有的豪杰英雄,按我们今天的话讲就是成功人士,都是从清苦之中成长起来的。
所以说,清苦节俭节约的生活,是真正人才的砥砺石。
如果让他们大吃大喝,反而什么都做不了。
范仲淹在寺庙修学时,煮一锅粥,丢点咸菜,还要分两半来吃两顿。
他的朋友看到后不忍心说,这么俭约,真是无奈,于是送来一桌酒菜,但范仲淹却原封未动。
他朋友很不解,问,难道你不喜欢我给你的酒菜吗?
范仲淹说,不是我不想吃这饭菜,是我怕吃了您的饭菜,将来就吃不惯我的咸菜白粥了。
小时候的范仲淹就有这种觉悟,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人如果在物质生活里头迷了,贪恋了,精神智慧就上不去。
现在很多父母,既担心孩子健康,又担心孩子学业,过来问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笑笑跟他们说,用一个办法,同时把这两个问题解决。
他们都竖起耳朵,瞪大眼睛问,什么办法,赶紧说来。
我们笑笑说,过穷日子,回到解放前。
一年到头,除了重要的节日,不轻易吃肉,不轻易到外面开大餐。
他们听后都不解。
我们说,你听听这两句话,就都明白了。
古人讲,咬得住菜根,则万事可成。
又讲,富贵多败儿,寒门出贵子。
你看吃这菜根粗茶淡饭,你能安得住,那不是一事可成,而是万事可成啊!
可见俭约的力量不可思议,很多人不相信,是因为他们没有去落实这俭约二字,没有把俭约做到极处。
我们说,现在很多父母,都把孩子往火里推,都在残害祖国的幼苗,他们不相信,哪个父母会狠心伤害自己孩子呢?
其实你顺着孩子欲望,对他好,那是把他往火里推。
你让他过清苦生活,不心疼,让他节俭过日子,不给零花钱,不吃零食,是把他往圣贤之道上送,把他送上成功人士的座位。
所以历史的经验叫寒门出贵子,你不清寒清苦,怎么显得孩子有出息。
梅花也是香自苦寒来啊,宝剑也是锋自磨砺出啊!
难道这话也会骗我们吗?
有几个家长听我们的话后,明白了,回去少带孩子到外面吃饭了,也给孩子做早餐,红薯稀粥了,结果孩子在学校经常考第一,还有的孩子本来一年动不动就上医院的,现在都很少有这种事。
他们都乐了说,原来不用花太多的钱,也可以过上健康,孩子有出息的生活。
所以他们也不会那么焦急地去赚钱,因为家里少病了,孩子又有出息了,心中一宽慰,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人生的意义
现在很多人拼了命去赚钱,自己后院起火都不知道,危险啊!
如果没有堵住内心的贪婪跟奢侈,你的所作所为终归是在为疾病付医药费,为欲望埋单,为孩子积累败家的资粮啊!
这样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