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10|回复: 0

[健康贴示] 为什么真正的传统功夫是小众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22 00: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一、传统功夫的概念

我理解的传统功夫,应该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以师带徒为主要传承途径、以门派为主要存在形式,按照这个标准来分,散打、拳击、柔道、空手道、跆拳道等等都不算是中国传统功夫,少林拳、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心意拳等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在中国人中传承的才算是真正的传统功夫。这是我个人理解的概念,当然会有例外,我讲的只是传统功夫的普遍性,在此不讲特殊性。

二、传统功夫的择徒标准

真正的传统功夫,师父在择徒时是很慎重的,不是你交钱我就收你为徒,而是要考验来人的品行、恒心和吃苦精神的。为什么要这样呢?我的理解:如果不考验徒弟的品行,收到了个德行较差的徒弟,将来学成之后欺师灭祖,那等于师父给自己找了个仇人;如果徒弟没有恒心,三分钟热度,师父把门里功夫教他了,等于功法外泄;如果不能吃苦,也很难坚持下来,要练武、不怕苦,任何武功,不流够汗水是换不到的,那些想坐在空调房里舒舒服服就能得到真功夫的人,只能是个美好的幻想罢了。

三、传统功夫练习之难熬

练习现代的功夫也苦,练习传统的功夫也苦,但传统功夫练习的苦之外,还有一层难熬之苦。我一个原来练散打的徒弟, 我让他练习门里功法,要求每次连续不断一小时,他练后给我说:宁愿每天跑个两万米,也不愿每天练习功法一小时。他练散打时每天是要万米跑的,跑万米也很苦,他的体验是练功一小时除了苦之外,还比较难熬。我的理解,就好比中药与西药,都治病,但中药入口更难些。

四、传统功夫练法之枯燥

真正的传统功夫,师父在徒弟入门之后,一般会要求徒弟先练三年功,我对徒弟的要求就是这样。曾有人问我:“学拳像盖房子,别人一上来就往上盖,你却要求学生向下挖,你是不是像搞建筑一样把图纸看反了?

该向上盖楼的你看成向下挖坑了?”我说没看错,我让徒弟向下挖,是为了将来盖更高的房子;如果现在不挖坑就直接向上盖,那最多也就盖个平房或者二层楼房,如果想盖一二十层的高楼,那非要向下挖坑不可,基础不牢,是盖不了高楼大厦的。

但向下挖坑的过程是很枯燥的过程,功法动作很简单,但心法比较复杂,每天练习这么简单的动作一小时,要坚持三年,一般人是坚持不下来的,练着练着,心里就疑惑了:“这样能练出真功夫吗?”“这样练的意义何在?”“都热兵器时代了,练出真功夫有什么用?”这样的疑惑一出来,加上练时比较苦比较枯燥,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徒弟就会退出。

我一个师弟刚开馆时,收了30多个徒弟,练了三个月,跑的只剩3个了,为什么?因为他一上来就直接教功法,而在一般人眼里,一上来就应该学习很多套路的。

五、 传统功夫需要悟性

武林前辈们说:太聪明的人得不到功夫,太笨的人也得不到功夫。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太聪明的人一听就会,容易产生自满情绪,以为师父就那么点东西,自己已经学完了,其实功夫是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练法与心得,所以太聪明的人得不到功夫。太笨的人是悟不出来功夫的高境界,虽然师父认真教、徒弟刻苦练了,但到了较高层次后,总有一层窗户纸是需要自己去捅破的,哪怕是师父口传心授,那层纸也需要徒弟靠自己的悟性去顿悟、去捅破。一味地苦练当然是好的,但如果悟性不高,也难达到较高的境界。

六、传统功夫需要实战检验

平时练功夫之余,需要门里师兄弟之间互相切磋推手与实战;功夫练到一定时候,就需要与门外的武友互相切磋了,以借鉴其它门派的长处。能出去与人切磋的标准有:一是三年基本功之后;二是懂劲了;三是抗击打能力足够强。这就需要有一定的环境,师父提倡实战,徒弟喜欢实战,还有一帮能够互相切磋的武友,条件有点高,现在生活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年轻人要工作养家供房供车,很难满足这些条件。

在传统武功过程中,当然还会有其它要求,在此不再赘述,单从以上五个方面来讲,就限制了很多人练成传统功夫,之所以说传统功夫是小众的,就是因为这些方面的原因,不是刻意地不收徒弟不广泛传承,而是传承太难,喜欢者多多,得到者廖廖。个人拙见,不知大家听明白没有,供参考。
front2_0_FsECZ4X0FZY8yfVXHGvwdsdDqkBR.1632240196.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4-6-11 14: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