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27|回复: 0

[健康贴示] 习拳练拳,求简求精不求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30 23: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习拳练拳,求多不求精,不但浪费宝贵的时间和有限的精力,而且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求精不求多,是太极拳登堂入室的不二法门。大道至简,求精贵在求简。世界上最美的,就是简约美;世界上大凡成功的方法,就是“简单”两个字。

习武练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循序渐进,方可一步一步由简而精。

1、求简是求精的基础

求简是求精的基础。简而化之,是练拳的简约之道。简才能使意念清净专一,简才能使精神精力集中,简才能使身心彻底放松,简对练功、修心养性有百益而无一害。大脑的平衡调节,潜能的开发都需要通过千万次简约的复制和刷新,才能增强记忆,举一反三,熟而生巧,习惯成自然。多而杂,杂而繁,会引起大脑思维混乱,增添焦躁烦恼,注意力难以集中,影响静练、静修、静养;以动制静、以静制动、动静相济,忌的就是烦躁。

要深要精,就得从简开始。作为资深的武术家,他们都是在不断简练中,精练一两项后,再博采众长,达到一通百通、炉火纯青。对大部分武术爱好者来说,首先要求简不求多。学得多虽然无可非议,但多了难以规范、难以精到。不规范不精到又有何用呢?

修炼的方法莫过于简单。即使是门派众多、风格不一的太极拳,说到底只十三势八法五步,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也不过448个字。万法归一,简就是一,简就是成就功夫的基础之基础。

2、求简是求精的必然

“太极十年不出门”,说明太极拳功夫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花十年时间去学会所有的太极拳就能达到的,而是要通过正确规范的方法和途径,经过反复的修行修炼,达到可以“出门”的程度。其中,简练精练就是“太极十年不出门”的诀窍之一。究其大成者,不是学得多,而是学得简,然后是学得深,学得精。李经梧向杨禹廷老爷子学拳,一个起势竟练了将近9年之久;郭云深“半步崩拳打天下”,悟的是母拳之简;杨式太极拳的创新,更在于删繁就简;二十四式引领出太极拳的一片繁荣……等等,无不印证着求简是求精的必然。笔者曾向一位拳家讨教,什么是绝招?拳家说:“把你最喜欢的一招,经千万次的锤炼,就是绝招。”可见简练的重要。由此而想到有人把八式太极拳改为五式,这奥秘亦在至简。

二十四式太极拳被称为“简化太极拳”,可想而知,其创意也在于至简。只要用心去练,练上五年十年,就会慢慢地品味出其中的内涵和奥妙。练一天,有一天的体会,练一年有一年的感悟。经过五年、十年甚至终身的反复锤炼,才能练出松柔、松化、松无、虚灵、虚无的一片天地,才能悟出博大精深的奥秘。先把二十四式太极拳的上百个细节都练规范、练精了,然后才会绵绵不断,行云流水,才能达到“形似捕兔之鹘,神似捕鼠之猫”。这时再去练各种器械就能水到渠成;再去练四十二式拳就能得心应手。大道通,一通百通,功夫成,一成百成。笔者有位同事,瘦弱多病,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初开始习练二十四式太极拳,四十余年不辍,病痛终于远离于他,现已八十开外,精神焕发,步履生风。他的体会就是简单练拳,精无止境。

简练能促进精练,使习练者有更多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去强化基本功的训练。比如调身、调心、调息的研习;步法、眼法、身法等基本功的训练;阴阳虚实、松柔松空,沉肩松腰,虚领顶劲,含胸拔背等细练精练,其理归一,都是简而化之所得。反之,忽视简单的基础训练,只能是无数套路的机械堆积,无精可说,无功可言。
3、求简是博学之道


简不是单一的简,而是博学博知的简,是与太极之道完美结合的简。博学博知,与一味追求套路练得越多越好应当别论。太极拳是文化拳、哲学拳,太极拳文武同源,其技击和养身是一体的,是文太极和武太极的合一。文,就是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易经》的哲理,老子的生命学说,三教的修心养性,中医道的阴阳辩证施治和脏腑经络学说等,都是至简的重要内容和法宝。

博学博知,是大道至简至精又一层面上的简。简的是文武同修,精的是拳道合一。历史上许多武术大师,据说只练一两个套路,而套路习练的最终目的,亦是不使功夫衰退的一种保养手段。文武同修,才是功夫至深至精的真正追求。练太极拳追求的是大简,是一个整体性的大道至简。这大简不光是一招一式的简,更是与太极之道合二为一的简。简修太极之道,不是在文化的层面上去咬文嚼字,钻牛角尖,而是要从传统文化中,去深刻地体会自然之大道,去追求道法之自然,去调理阴阳之平衡,去感悟开合虚实,去把握中正安舒,去实践用意不用力等简约之义。要用太极文化理念、太极哲学思想的至简大道,去指导练拳,把拳理之大道渗透到一招一式中。真正理解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之道;真正理解大到无边,小到无内的宇宙自然之道;真正理解宇宙大人身,人身小宇宙的天人合一之道;真正懂得太极拳修炼的简约精深之道,就会事半功倍。其实这些简单之理,却包容着文武同源的大道理。有许多“无用之用方为大用”的博大学问,都包含在大道至简之中。

“大道至简至易,至深至奥”,求简求精不求多,理亦在此。
front2_0_Fr3zoA9ry9VOO3fGjfUgOk7i3Bdl.1630336496.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4-11-24 19: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