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73|回复: 0

[健康贴示] 内家拳理——论内劲与发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10 22: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一、拳中之内劲,是将人散乱于外之神气,用拳中之规矩,手足身体动作,顺中用逆,缩回于丹田之内,与丹田元气相交,自无而有,自微而着,自虚而实,皆是渐渐积蓄而成。其理无非动中缩劲,使气合一归于丹田。以修内劲为宗,不求奇异之形、惊人之式,则修习之法必能简约。内家明劲、暗劲、化劲随气机饱满卒级而上,由公尺劲,进而为尺劲,再进而为寸劲分劲,周身一气。是不加力而力自彰的自然之力。

养气的人擅长竖劲,因为气沉到足,一踩地力由脊发,可打双手劲;练气的人擅长横劲,内气出入丹田,贯通手足,丹田劲就是腰力,腰带手足合一,就是身力,一搭手身力一横就可以轻易破开对方的手,滚动进去力如巨蟒,是因为手力抗不住腰力之故,横劲的好处是大吃小,因为腰比手粗。竖劲的好处是意在先,因为能发竖劲,表示气已沉至足,枪声一响就可以蹬地跑出,气若不沉,还须先沉身蓄力方可跑出,用横劲破势,是得心应手。用竖劲攻敌,是势如炮竹。而万一横劲遇阻,硬行不得,就迂回转圈再进横劲,就又是缠丝劲。

缩谷道使丹田之气经过聚炼,达到一定能量,通过缩谷道,使气通过此处,上行于后督脉,过此关以便达到小周天的运行,体内阴阳二气的和合,产生出内劲,此劲发放出去,似惊雷,威力无比,却又不伤肝。提肛帮助腰马合一,能令全身结构连为一体。同时也有助于腿部肌肉在马步时放松,从而使整个身体达到高度警戒和完备的状态。

入门以先修外家为尚,此指筋骨肌肉力道劲道之锻练,有此基础未来入了内家,先有劲道力气且外形强健,身手敏捷,奠基之后,犹有内功一法,在松静中求养,此时周身越自然越好,无拘则自然易入道。直入内功者非不可行,只修者非直线成长,其关卡甚多。故古之学武者无论内外家都必然先修外功技艺,几年后再入内功,内功成熟圆融即是内家,苟有道心再参道门。内家功夫不一定得有外家硬功练法才能打人,凡认为不练硬功不能打人的,均是未得内家心法者。

二、走架重心只在一只脚,所有活动全由脚底涌泉带动,全身全部松掉,此时是全身舒服畅快,气机腾然,做的好时,有时置身空山灵雨,每脚踩出去有如踏在水中,发劲全部动力,只在脚底涌泉,走化腰胯带动,全身放松不施丝毫之力。应敌时,敌若推之,则把力量导引道脚底涌泉,如泥牛入海,应拳击脚踢,则迅速欺身向前,如发箭冲进对方门户,在对方力量还没发出(还在根节)就将对手发放出去,如果对方能守,只要有任何接触面,即用此接触面将对方发出。重心完全放在一之脚上,左右旋转,起落钻翻,如龙卷风,如水之漩涡,气沉入脚涌泉,以重心在左脚为例,身体向下向左钻下,乃接地之力,身体向右向上,乃吞天之气,此时全身力量只放在一只脚底涌泉,故其酸楚无比,很吃功夫,由于全身松透至极,故打人发人,如水如风,无形无象,无有招式,对手在毫无感觉不见招式下,如被风刮起,被水冲走。经内功训练后,走架已不重外形的规矩,而重内在气机鼓荡的感应。吸气入丹田,同时神贯注气走满入全身胀如气球。蓄存气不出,神感觉全身外面皮肤接触空间之气流或温度。吐气身体感觉体内萎缩向丹田,而气体由各毛孔泄出。空体无气尚未进气,要感觉体内有万千气流在体内,乱闯钻探各部位。不要管呼吸,注意力在呼吸上,其式必空,主要是式要整。

拳术惊炸力和穿透力基础都是整劲,练整劲中长力气,并非是为了练力气而去练力气,为练劲而去练劲,就把劲练拙了,这样练出来的劲用处不大。练拳拼命的发劲,练拳太猛力,容易伤害自己身体,只要一动起来浑身都有那个意思,就起到作用了。刚劲与用拙力求迅猛是两码事,练刚劲也要顺乎自然,在轻松、和谐中按照技法要求,逐渐去追求上下内外、完整一气所形成的刚劲。体会把劲含在身上练拳的感觉。多看孙禄堂先生的照片,多体会拳中的意和劲。练拳要明拳理和含义,不然和做体操没区别。练内家拳可以治好近视眼。

六、化枪为拳,人的骨架就是大枪,特别是脊椎,经过内功训练,如同白蜡杆般坚韧、充满弹性,腰胯肌肉力在此完成蓄发,转化为高频杀伤的弹抖力,如同枪法里的绝技金鸡乱点头,腰胯劲传导到枪头,化成枪花。但这必须借助大杆的弹性,硬木棍挽不出枪花来。得把从脚底到头顶心、从腰到手的筋骨结构练的像白蜡杆子,发劲也是循着枪诀,沾实始吐力,这才是形意直劲的真意。孙禄堂先生晚年的照片挺拔如枪杆,有些人总觉得形意重拳和频率不能兼顾,是内功未到,难得真传,虽然腰胯肌肉能使上力,但还有关节还在打软,力量在传递过程中从关节漏掉了,发劲做不到冷弹脆快,只好憋一口气在胸口或丹田,去抡、推、搡、撞。骨力在实战中的运用实际与兵器无二,这身骨头就是十八般兵器。形意是枪拳,太极、八卦是刀剑拳,通臂、披挂是鞭子拳。循着用兵器的窍门去琢磨,各种劲诀就通了。

练拳得抓住核心,抓住骨盆、脊椎来练,不要管手脚,立丹田、较丹田、翻浪劲、抖绝劲就是从这里面出。天长日久,脊椎敏感了,就明白什么叫“全身是一条大龙了”,也知道什么叫背后敏感了,才能对敌。骨盆有了感觉,各种丹田功就没有奥秘可言了,不过就是各种腰腹筋肉的锻炼而已。这两个地方出了感觉,就不想抡拳头了。对拳里的蹭劲就有了体会,见了人就想往人身上蹭,这就是骨力。

骨劲在身上而不外显,自身身体既是拳头,骨架生棱,骨力如刀剑。变化皆在骨架上。形意以枪化拳,枪就是化在了自身的骨架上。纯以骨架传劲走劲。身体骨架即是刀枪剑,是最佳最好的传劲工具,不是发劲工具。既然是传劲,自然是越结实越好。骨架结实就在一个整上,全身整合,周身关节无断之处,一透到地,即是最佳,但凡身上有一处不能松透之处,即不可能有如此之整。真正的整,是周身无时无处不是处在自然的整之状态,整劲是指由整的架子传过来的劲。最后打成一个整,打出来整劲等等说法仍然还是在跟自己较劲,全浪费在自己身上了。枪“滑”杆“抖”枪之说,滑者主直劲,劲在脊椎,带周身直进。抖者主螺旋转劲,劲在腰胯,带周身拧转。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直劲者,直进也,孙存周前进一丈,后退八尺即是如此之功,用以伤人,疾打疾进,其威可怖。抖者,转劲也。腰胯左转右转不断相连即成抖。所谓胯骨即是大转子,道理在此。直劲,劲在脊椎,曰龙劲,取“龙形搜骨”之意。抖劲,劲在腰胯,曰虎劲,取虎腰胯之功。

六部剑,顾到上下左右前后,无剑时手臂即是剑。手臂一出就要带锋,这是骨力透体的一种体现。用骨头打人固然是一种修炼心法,也是一种挨打的感觉,被人拿骨刀捅了似的,这把剑是真剑,六面带刃,手往那里一摆,六面顾到。不能只会往前打,左右上下来了就只会拨了,上下左右来了照样打,走刀剑诀里的削、带、砍。骨头是带刃的,不能只有拳头有杀伤力,小臂也是武器。手臂是剑,剑刃就是小臂的螺旋,加了螺旋力的小臂打在身上,痛到骨髓。要练出隐藏的剑尖,一遇非常,可以八面出锋。手臂上不带锋,手臂上挂不上劲不行。一开始练拳,是手臂挂在身子上,身体是不会动的;后来,是身子挂在手上,手臂小动,身体大动。这时手上才能挂上劲,才能支起三关。但这还不够。最后浑身通透,无所谓哪里挂哪里,这才有成。练拳也是要四面八方的练,一个钻拳出去,在练的时候,不是只冲敌人的下巴,全管。这样才能随机应变。有的拳师教徒弟,让他们先傻练着,渐渐有体会后,教剑法时,再把这个四维上下的道理点透。


front2_0_Ftf5Awufu2-NAyF9dcFx5GhLCR0z.1620658224.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4-6-18 20: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