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各地,随处可以见到土地庙、**、城隍庙等庙宇,这些神庙的名字很多人都耳熟能详,而地母庙的名字却是少有人知道,甚至连“地母”是什么神都不知道。 2018年6月20日,记者在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的云台禅寺内发现两通石碑罕见清楚地记载了地母庙的创修及圣母临坛请乩活动。据记者了解,该石碑在莱芜金石志等史料中没有记载,属于在莱芜地区首次发现。《剏(同创)修地母庙记》石碑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据云台禅寺住持释演腾法师介绍,地母庙碑是功德主金贵山庄的刘金贵在建地藏殿时发现的。石碑早已被毁成三段,但主要创修地母庙文字尚清晰可辨。另外一块石碑应为建庙同时所立,碑文记载了圣母临坛对圣母的称赞经文。 地母,是我国农耕民族时期在原始宗教中对土地的崇拜而所信仰的大地女神,它是我国最古老、流传最广泛的宗教信仰之一。传说地母是盘古之后第三位诞生的大神,被称为大地之母,也被称之为“后土”。地母主宰山川大地,在民间它的地位与主宰天界的玉皇大帝同等重要。 中华文化中有“皇天后土”之说,“皇天”即玉皇大帝,主持天界,“后土”与玉皇大帝相配,主宰大地山川,是道教四御之一。 后土地位尊崇,国家有什么大事都要先报告给她请她处理,《周礼·春官·大宗伯》就说“王大封,则先告后土”。国家代名词社稷中的“社”指的就是后土,从轩辕黄帝亲到汾阴脽上祭祀后土开始,历代皇帝都要祭祀后土,并把后土列入到国家正祀中。宋徽宗册封其为 “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明清两代帝王在北京筑地坛祭祀后土。 不同时代和地域,地母的形象、神职和意义也会有所不同。关于地母之神史籍不乏记载,正史也查之有据。但因史籍记载简略、繁杂,且历代学者各有不尽相同的解释说法,今人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详述其渊源,众说纷坛,版本不一。 山东莱芜地母庙亦是基于上述信仰,由牛泉镇当时鹁鸽楼村、圣井庄、李条庄、南宫庄及周围其他村庄百姓捐钱建起来的。但是该地母庙于何时被毁,当地村民也说不太清楚。据《剏修地母庙记》石碑记载,该庙创建于中华民国17年(1928年),因多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村民为报答地母娘娘厚爱恩德,遂在原无旧庙的情况下发起修建完成地母庙,石碑由邑孝廉方正秦玉璋撰文,吴乃恩书丹,石工为张心敬。 千百年来,民众为了生存能达到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之目的,建庙塑像祭祀地母,以求赐福灭灾,给众生带来吉祥康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