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历有大小月之分,所谓大月是三十日,小月只有二十九日。所以遇到腊月为小月,二十九这一天就是这一年最后一天。那么腊月二十九就是除夕了,即使不是小月,次日就是除夕,所以过年的各种准备活动都要在这天进行完。 全国各地年俗不一样,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咱们莱芜的年俗——蒸馒头。咱们莱芜过年不光要蒸馒头,还有蒸糖包、蒸花卷、蒸枣花、蒸豆沙包等等,蒸食的馅儿也多以甜味为主,寓意生活甜蜜、和谐美满。各式各样的面食让小编不知从哪下手给大家介绍了~咱们先来看莱芜过年必备:蒸馒头、蒸花馍馍、粘窝窝这三个! 一、蒸馒头 按照老习俗,腊月二十九这一天家家户户就要开始忙活准备过年的主食了。但是由于时间紧迫,大多数家中就提前开始蒸馒头,但这个蒸馒头在过去来说不是随随便便的做,而是要精心准备,经过和面、发酵、揉面、造型、醒发、蒸制等多道工序。又因为春节期间忌做蒸、炒、炸、烙等炊事,而蒸与争谐音、炒与吵谐音、炸与炸(四声)谐音、烙与落谐音,均属不吉利,所以老一辈的人们在年前都要蒸出够全家吃上一个星期左右的馒头。 聊天的功夫,灶台上又一锅馒头的水蒸气开始在院子里弥漫,一股股麦香味扑面而来,热热闹闹的小院儿里摆满一锅锅热气腾腾的花样馒头,年的气氛也在此时更加浓郁。 二、蒸花馍馍 蒸花馍馍的工序比起蒸馒头来就比较复杂了,花馍馍和好面后要擀皮,放枣一层一层的摞起来,然后做出造型,放入锅蒸蒸30分钟左右。虽然工序复杂但是是咱们莱芜人家家户户过年必备的面食,据说过年在家堂桌上家家户户都会供上两个花馍馍。 三、蒸粘窝窝 作为过年的饭食,黄面窝窝是最先着手做的,到了腊月二十六,家家户户开始蒸做黍子(黄米)面的粘窝窝,煮熟的大红枣点缀其上,说是吃了能粘住人们的嘴,从这天开始便不能说不吉祥的话。红黄相间的黄面窝窝黏甜适口,好看又好吃。 每年蒸的粘窝窝除了自家吃,周围的邻居们也要分了些去才行。只要热腾腾地粘窝窝一出锅,不和的婆媳也会和好到一起。所以家家都要蒸上三五锅。一般能够吃到过了正月十五才算完。 过年蒸的馒头与平时蒸的馒头有所不同,既有实心的,还有带馅的。看着这一笼笼白白胖胖的馒头面食,让我们忍不住食指大动。在过去,一年只蒸这么一次馒头,过年蒸馒头的面发酵好坏就意味着来年的收成,发酵的越好就预示着来年的日子越红火。所以每馒头蒸出来的时候人们总是高兴的说:“发,发,来年更发”。而现在腊月二十八,每家每户也都要蒸上这么几锅香喷喷的大白馒头。寓意着日子过得“蒸蒸日上”,来年发大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