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5|回复: 1

《川上集》后记 ——兼谈自牧对我的影响 于晓明(济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21 22: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20251121222400front2_0_815174_Fh4NMIb7OxM49jDpH8KxxRX2DWKx.jpg

      本书收录的文字,看似随笔,实际上是我的日记。比起写高头大论的文章,这好像是一种偷懒的做法,很多人会不屑一顾。但我更愿意把这些原汁原味的“私货”拿出来,以一种本真的面目出现,或许更有点看头。
       说到日记,让我想起十年之前,我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推荐一本名为《人生品录——百味斋日记》的书,当时还有一本席慕容的诗集。——这是他讲课的一贯作风,每每在临下课的时候,用几分钟的时间,给我们推荐几本他认为好的课外文学读物。还会在讲义中穿插一些自己的读书心得和趣味生动的文史细节,所以我们也就格外地喜欢语文课。对于席女士的书,我是很不喜欢的。所以没等老师讲完,我便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要看那本日记书,生怕被别的同学抢了去似的。我记得真真切切,当时我是被这本书的素雅的封面一下子所吸引,又听说写的全是书人书事、作家交往等趣事,就更加拨动了我那根热爱文学的心弦,所以才表现得有些迫不及待。老师告诉我,这是他的文友请他助销的,如果我要是喜欢,就送给我一本。到了第二天,这本书真的就属于了我。当时我才一十八岁,而且是满怀一腔热血的文学青年,可以想见我拥有此书之后喜悦的心情了。其实直到现在,已经整整十年过去了,无论我走到哪里,这本书依然还放在我的行李包里或床侧案头。我已经经意不经意地翻阅了不下十遍了。一些读后的心得也记在了我的日记里。
      后来我到济南求学,便有幸结识了这本书的作者——自牧先生。随着交往的增多,我渐渐消除了忐忑和紧张的心理,确切地说,应该是自牧先生的宽和仁厚与古道心肠打消了我的种种幼稚的顾虑。好像哪个作家说过,人可以不读书,可以不写东西,但不可以不做人——好人。这有点暗合我的一贯主张。我跟许多朋友说过,人就像一棵树,做人是根,那些所谓的名利成就,只不过是这棵树上的果子,只有根深才会叶茂,果子才会丰盈充实。我也一向认为,自牧先生在做人上是成功的,有口皆碑,无须赘言。正是基于此,他才善缘广阔而让人尊崇,成就不凡而让人钦敬。也正是基于此,我才自觉地尊之为师,以其精神雪澡自己,以其道德律令自己,以其学识引导自己。与他交往十余年,我未尝得其精髓于万一,却已深感获得了做人求学上的大益。自牧先生不好为人师,性喜恬淡自然,此般境界,于我来说,可能苦修多少年也未必能够做得到的。尽管我已经在朝这方面努力,但身处万丈红尘,又居无定所,往往被种种所谓的“现实问题”所羁困,而不得不游走钱商,不得不应付往来,想耐住寂寞,潜心向学,是不大容易做到的。再者,现今世界,物欲横流,诱惑多多,年轻如我等在霓虹闪烁、光怪陆离的灯影里,能心定如涅槃,更是何其难哉!
      我的日记,是受自牧先生的影响较深的。既非鲁迅式的流水账,也非郑振铎式的长文宏论。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短小的随笔。或抒情,或哲思,或交游,或函来札往,或读书感言……,都是随意而就,即兴杂志;都是自己感到有点意思的东西。有时一天记一事,有时一天记几件事,包括那些庞杂无序的读书笔记,都断然是谈不上仔细推敲和缜密组织的,有些甚至不过是一时冲动心绪的宣泄而已。这样在阅读上就可能会产生一定的障碍,不能像读小说那样,有因有果,前后连贯。但有一点,这些文字都是有感而发,即便随意,也是十分真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的日记主要还是写给自己看的。我曾在一卷日记的序言里写过这样一段话:“私人版本,立此存照,花开的季节,应该捕捉和留存花季时的思维和脚印。进步是一定要的,古董也值得保留一些。即使秦砖汉瓦,也残留着一些欢乐的往事,叮嘱着‘常勿相忘’,提醒着‘长乐未央’,故不是轻易就能抛之脑后的。
       我写日记已经有十三年了。十三年的日记,粗略地算来有二百多万字,但最让我感到敝帚自珍的却是创办《日记报》以来的四十余万字。这首先是对于我自己而言的,思想上的,经历上的,情感上的,在这个浮躁的社会磁场里的哭和笑,欢愉和苦闷,全都包容在里面了。这几年来所接触到的一些人和事,是最令我难忘的;所发生的一些变
故,也是不会轻易从我的记忆里消失的。当然,这些也许仅仅意味着另一个开始。
       之所以取名为《川上集》,不过是想继往开来,不让自己停息下来。我目前虽然居无定所,但却心有所依。沉潜自律,雪澡精神,以不辜负青春韶华的大好时光。清道光年间秀才朱景昭联曰:“平生一片心,不因人热;文章千古事,聊以自娱。”细思之,言之有理。故此,在整理这些文字的时候,也就坦然了许多。这也一如我写诗和小说,飞扬或破灭,在我看来,并不是最重要的。能把心里的话说出来,能让有共同爱好的人读起来有点意思,就该知足了。亦如自牧先生所言:“一家之言,微不足道,坦诚地面对自己,坦诚地面对读者,坦诚地面对过去和未来。”是之谓也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原本我的日记是没有标题的,为了便于阅读和索引,在编选的时候就从原文中引出一句话来作了题目。有些题目其实并不能涵盖当天全部的日记内容,又实在想不出来两全其美的办法,也就只好如此了。

        癸未年岁末于泉城华山南麓之静庐
20251121222410front2_0_815174_FunNGbIZKRDQPGpMtsizuBYhZ1ZS.jpg
20251121222412front2_0_815174_FhHvlc_WMmNYQGcQW3jTCjy32puQ.jpg
20251121222411front2_0_815174_FohudfV8-2p_tH4pKa5o-ge1oICR.jpg
20251121222414front2_0_815174_FpLXlJ0LR6fCdE2AlMX0hiLNR_OL.jpg
20251121222411front2_0_815174_Fo92SY6QBh30UtPmA-ieRd07sieo.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5-11-22 09: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