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255
- 回帖
- 0
- 积分
- 44841
- 威望
- 点
- E币
- 个
- 相册
- 注册时间
- 2017-9-1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UID
- 815174
|
自牧先生,昨天晚上收到《日记杂志》第40卷和《淡庐书简》,只是粗看了云南楚雄马旷源的《齐鲁三士》和《寇广生:三张‘王牌’走四方》,深感马旷源先生的文章有感而发,耐读有味。次日用半天时间通读了《淡庐书简》300多封书信和两篇附录,从这些书信中可以一目了然的窥见您的人生之途及心迹,这些书信一般是被人随看随扔的,而您不但一一保存,还原汁原味的编排出版,公之于世,这不仅反映了您的敬业精神,也反映了一种恬淡的心态。您作为一个杂务缠身的办公室主任,却通过日记联系着东西南北中,古今中外,不能说您吃进去的是草,吐出的是血,但确确实实反映了您为《日记杂志》的存在和发展是到了沤心沥血、废寝忘食的地步了。
我不知道您的工作量,但就从您有选择的寄我的书中,我已感觉到那文字的担子是不轻的。
日记这东西,上学时就知道,但把它作为一种文体,一种刊物集中起来发表,我还是从与您周村萍水相逢以后才知晓的。
你之所以能以一颗平常人的心来对待您的事业和追求,看来是与您从小生活在乡村有关,那纯朴的民风和无私的母亲对您的影响所致,母亲那看似简单却无私的胸怀,耳濡目然深深扎进您的心灵深处,即便以后到了大城市、大机关,那农村的根却没有动摇,那种田园的平静,与世无争,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的友善情节在您那里发扬广大,扩而大之,变成了爱工作、爱事业、爱追求、爱文明,而又不显山露水,一切显得那么自然。即便给淄博市委王行宏书记的求援信也写得自自然然,不亢不卑,话到意到,没有乞求。在书信的编排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处处透着平等与自然,对一些友人的褒贬也是泰然处之,既不过也不避,我总感觉,您的心底里总潜藏着一种静。
对日记这种文体,我一直看中重大历史事件的日记,政坛和文坛巨擘的一些日记,因为它能反映真实,恢复历史真面目,具有石破天惊的作用;而对一些生活琐事和我一类的小人物的日记可以记,但不想公开,因为它不能反映历史进程,倘若把自己和时代结合起来,那就有看头了。
对您馈赠的一些书,凡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日记我都细看了,从中获益不少,尤其对《齐鲁英才》基本全看了,我认为名字好,有分量,期望进一步加强容量。
粗读《淡庐书简》,您那种淡泊也影响了我,看您的书,能降压、降噪、降血糖,使人平静下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治病。心宽体胖,无欲则刚。
您信中提到的宋本善、任传斗同住一楼,宋为兄,传斗为弟,他俩二单元,我一单元,且认识多年,宋属重量级人物,韩青住同院,张洪兴、郝水勃、杨玉泰、孙方之也都认识,后几位接触少些,王书记那里我常去,虽有职务之分,但他待我平等,我乃一粗人,文学起步较晚,但有心走下去,还望荐个学习的地方补补课,主要是小说类。书简中淄博人中不知于晓明弟何许人也?不知能为您做些什么?愿加入您的行列,我写我心,随想随写,注意休息,自牧乡兄!
————
国承新,1949年生,山东淄博人。曾仼淄博市侨务办公室副主任,退休后被淄博市技师学院、山东理工大学聘为文学导师或研究员。 出版有诗集《桃花依旧笑春风》,文学评论集《苗得雨诗文启示录》《臧克家诗文启示录》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