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3|回复: 1

《半亩方塘——程韶荣日记研究论文选编》序 自 牧(济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17 21: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20250917215158front2_0_815174_Fm3queyiKELEDCKycQafsSCzz1EB.jpg

       《日记报》(《日记杂志》)创刊近三十年来,团结和影响了成千上万人关注日记、重写日记、研究日记,全国各地陆续涌现出了一批日记写作与研究的佼佼者:在日记学领域的开拓者——陈左高先生自不必说,他被大家尊崇为“古代日记研究第一人”。其他的,譬如以创办日记类报纸刊物为宣传阵地和平台的“日记报人”——山西太原《青少年日记》的郭华荣、山东济南《日记报》的于晓明、甘肃山丹《日记》杂志的萧滋云、河北保定《中国日记报》的康殿英、黑龙江绥化“全民日记馆”的张立平(黎萍);譬如以日记教学取得显著成绩的“日记教人”——辽宁盘锦的魏书生、山东沂水的张在军、江苏东台的程韶荣;譬如长期默默耕耘于日记垄亩的“日记达人”——辽宁沈阳的胡世宗、河北石家庄的储瑞耕、北京的任彦芳、庞中华、山东济南的自牧;譬如为日记“合法性”鼓与呼的“日记吹哨人”——江苏南京的乐秀良、北京的朱永新、山西太原的高增德、吉林长春的王庆祥;譬如对日记情有独钟、在日记领域默默开垦的“日记痴人”——浙江杭州的散木、山西太原的杭世金、北京燕郊的康健、天津的袁爽之、甘肃兰州的苏木素、广西梧州的覃北航;譬如日记研究领域的学院派“日记学人”——北京大学的张剑、福建师大的潘新和、重庆师大的刘中黎、江西行政学院的廖太燕、湖南大学的尧育飞;譬如以高调鼓动全民写日记的“日记狂人”——河北保定的寇广生、山西阳城的郭恒勋、山东诸城的管炳圣、河南洛阳的李明强;譬如整理编选日记丛书的“日记出版人”——北京的林乐齐、南京大学的徐雁平、华东师大的彭国忠、客居深圳的古农、浙江海宁的虞坤林、浙江温州的卢礼阳;以及集中出版系列日记专集的“日记文人”——北京房山的凸凹、辽宁沈阳的俞晓群、湖南长沙的彭国梁、江苏太仓的凌鼎年、江苏南京的董宁文、浙江嘉兴的范笑我、山东泰安的阿滢……林林总总,不胜枚数。
        在这个日记人群体中,在日记研究领域能够长期坚持探索深研者,不能不特别说一说江苏东台的“教学圣手”程韶荣。三十多年间,他不但潜心撰写和发表了一系列如《建立中国日记学的初步构想》《日记研究六十年概述》《中国日记研究百年》这样的全景式鸟瞰日记的研究论文,还出版了《和中学生谈日记》《日记导写》等数种指导性、实用性极强的专著;他不但为东台市中学生编印了七十余本日记选(其中半数以上亲自写了序文予以评点和鼓励),还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带领全家人写日记,并且编印了《程家三代日记选》。
       他在《重温日记拙作的价值》一文中不无自豪地写道:

        近来重温 40 年来的日记论文,发现其中有 8 篇发表于南京师大学报《文教资料》、两篇发表于江苏省社科院主办的《江海学刊》,其中有 8 篇被硕士生、博士生写论文引用10多次,教授、学者在论文论著中引用 20 多次。2000 年发表的《中国日记研究百年》一文中国知网引用 15 处,百度引用 33 处。1990 年发表的《建立中国日记学的初步构想》(与乐秀良合作)最近被张剑教授、廖太燕教授的新著引用、评价。写这两篇论文时分别是 43 岁和 31 岁。
        特别感激《文教资料》主编对一个在乡下工作的年轻的中学教师的厚爱和提携,十分难得!特别感激乐秀良老对我的信任和呵护。

          所以说,被誉为“日记研究学者”的程韶荣先生对日记研究和推广的执着、坚守和“长期主义”的实践,实在是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日记与教学”“日记与作文”这两个课题的提出和探讨,大概是以魏书生、程韶荣、张在军为代表的一批老师们最先开始的。数十年来,他们组织学生写日记、成立日记研究小组、组织校园文学社,从多方面、多角度对之做了深入探讨和实践,并且取得了十分骄人的成绩。
       日记对作文的直接影响是学生们善于观察事物了,喜欢阅读课外读物了,作文注重细节不再空洞无物了……总之,日记可以促进教学,日记可以促进作文,日记可以促进思考,日记可以促进交流,学生写日记,可谓有百利而无一害。更难能可贵的是,早在三十年前,程韶荣和乐秀良合写的论文中就首次提出“日记学”的概念,把普通的日记写作向纵深处推进了一大步,由此也吹响了“日记研究”的进军号角。
        保定寇广生在《日记导师程韶荣》一文中对其评价道:“程韶荣对中国日记事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不仅从理论上和宏观上对日记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而且把他所在的东台市作为一个大的实验基地和施展他聪明才智的广阔舞台。他的本职工作,正是他钟爱的日记教学和研究。”诚哉斯言。这本日记文论的汇编,可较为全面地了解程韶荣先生关于日记的长期思考、深入探研以及在日记领域所做出的贡献。
       宋代理学家朱熹诗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日记杂志》谨以《半亩方塘——程韶荣日记论文选编》为题,作为专号推出韶荣先生的日记研究论文、评介文章和日记序跋文字,这是对他数十年来孜孜矻矻深耕细作的致敬,也是向《日记杂志》读者朋友们奉献的一盘风味大餐。但愿韶荣先生以日记研究为主旨的“半亩方塘”,碧波清流,并源源不断地流淌……

         
20250917215215front2_0_815174_Fr3SC-TBTyOMofGB7MAUCoEpQv6m.jpg
2015.8.31参加泉城学院日记论坛活动后游览蓬莱阁时于“人间蓬莱”牌坊前合影。自左往右为:内蒙古黄妙轩,江苏东台程韶荣、王勇,沈阳胡世宗,济南自牧,武汉古远清,西安崔文川,上海黄政一,济南张阿玉
20250917215228front2_0_815174_FrF-43iq7HBEJaTn3vOp7YsF-hX3.jpg
2025.9.14自牧于莱芜三味书屋
20250917215247front2_0_815174_Fk3MRAfJ0D34mk0H079XRYNJyFOS.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5-9-18 12: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