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6|回复: 0

抱朴尚素 自然有得——读自牧和他的《自然集》——罗东勤(济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9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微信图片_2025-09-09_102137_327.jpg


       自牧先生写书编书,也把自己变成了一本书。这本“书”虽然封面不华丽,岁月的积淀却使“书”的内涵丰富而深刻,无论你选择详读还是略读,相信一定都能“开卷有益”。
       我读这本“书”的时间始于去年。因为要出作品集《女人岁月》,在耿建华教授的引荐下,我认识了自牧先生。他像一位亲切的兄长,从头到尾给予了我热诚的帮助。他参加了我的作品研讨会,陆续送给我一些他自己写的书和他给别人编的书。自牧老师还在《齐鲁人物》上刊发了耿教授给《女人岁月》写的序言。他说,也算给我的第一本书做做宣传吧。
       去年暑假之后刚开学那会儿,自牧老师打电话要我去他的工作室,说要送给我一本签名的新书《自然集》。自牧老师让我为他的《自然集》写篇评论文章。这让我诚惶诚恐。不是我拿不起这笔,是自牧老师的名气实在太响。他不光是齐鲁名士,更是文学圈儿里的名人,社会活动家。N年前他就已经在圈子里出名,而且有遍布全国各地的文朋诗友。哪轮到我这样的无名小卒给他写评论。
       犹豫了一天,本想发回短信告诉他老人家,《自然集》我爱看,但写不了评论(其实是评论不得)。后来静下心想想,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自牧老师热诚地帮我,说明他乐意看着后辈人进步;让我为《自然集》写评论,那是对我的信任。这样想着,我就不想辜负他了。
       自牧的《自然集》和我之前读过的《三清集》一样,也是由给别人写的序或跋、朋友书信和个人日记组成。不同的是,《自然集》又多出了一部分散文和诗作。散文中的《周村大酥烧饼》给我印象最深。
       自牧的文章语言精炼而朴实,特别是他自成一体的日记式散文文体,多以“真情、真味、真人”呈现,不容虚假,这反倒更增添了我的阅读兴致,偶尔我还能从书中读到一些熟人熟事。尤其是“淡庐日影”这部分,它是自牧老师的生活写真,比读小说还有吸引力,小说终归是虚构的,而自牧的“淡庐日影”却是实打实的生活拷贝。
       “淡庐日影”这部分文字内容长短不一,但都真实而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像读着一本齐鲁文学史。
        “……由《济南时报》上获悉,原隶属省作协的《黄河诗报》为了办刊人的生存,不得不步《作家报》后尘,改嫁到山东省地税局,从四月份开始,《黄河诗报》便销声匿迹了,它的全国统一刊号,将被冠以《地方税务》新名出刊。这是齐鲁文坛的一大悲哀……”这是自牧2000年4月16日这天的日记内容片段,表达了一个作家、文学家对一份重要文学报纸消失的惋惜情怀。
        “……去印刷厂检查《远方白兰花》印装质量,无意中发现漏贴了作者照片及小传,虽粘上了环衬,但封皮还未上,即勒令厂方想办法补救之……”摘自他2000年4月3日日记的片段,表现出自牧老师一丝不苟、对作者极大的负责精神。
       “一夜秋雨,绵绵而降,滋润大地,滋润人心。旱情,常使人们焦虑不已。续校《那年那月那日》清样。中午,读《共和国的故事•80年代》。下午三时,博山文友张洪兴、乔华冒雨来访,即回淡庐畅谈,然后一起驱车去普林达印刷厂送稿。晚,值班。玉芹、由之分别来买药并叙。八时,应由之约去云亭饭庄老店吃涮羊肉。十时,再次核校《淡墨集——自牧及其作品》补入的三篇文稿清样,次日一时入寝。”这一篇日记由早写到晚,将一天的忙碌之事一并植入短短百多字小文中,有景有情,事无巨细,去赘存精,实在精到。
        正如朋友评价的那样:自牧先生的“日记体散文”折射出的是一个文人的人格光辉,是生活的酸甜苦辣,是生命的华彩乐段……”评价得真是透彻呀。
      《自然集》里还有一部分是自牧老师与全国各地诗友的书信往来,占了不少篇幅,有1989年致天津孙犁的几封信,还有与孙犁先生的合影;有1990年致上海陈从周的书信;有1990年致作家张炜的书信;还有1992年致北京钱钟书的,上海峻青的……自牧先生的交往圈子极广,不光是名家,另外那些书信都是我不熟知的人物。
       自牧先生是个勤奋的人,他每年都要出两三本自己的书,还要编好多本别人的书,要会南来北往的朋友,还要参加全国的日记研讨会,他又是省委机关医院的办公室主任,要按时按点到单位上班。这样的一个忙人,能够把工作、生活、创作一块经营得红红火火,实在是不容易啊。
        我曾在他的《三清集》里读到他《淡庐日记•存素集》小引一文,内容如下:“一代文宗纪昀曾为‘素心’下了一个定义:‘心如枯井,波澜不生,富贵亦不睹,饥寒亦不知,利害也不计,此为素心也。’淡庐抱朴尚素,可谓久矣,故在为友人的著作写跋时,曾着重劝谏:为人,要存一点素心;为文,要多一分本真。不为浮名沾沾贺,一心想做见素客;晨耕夕诵遗知己,温良养澈多唱和。是为小引。”短短一百二十多个字,其真性情可见一斑。
       自牧老师写书编书,也爱书藏书,他自云藏书万卷,愿意“以书为俦度日月,倾情日记铸大观”,在此,我谨祝自牧先生两大心愿皆得圆满。

(刊载2013年第2期《文化平度》杂志)
————
        罗东勤,1969年生,山东莒县人。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协会员,中学高级教师。著有散文随笔集《女人岁月》。伽
微信图片_2025-09-09_102143_045.jpg
微信图片_2025-09-09_102148_169.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5-9-18 14: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