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5|回复: 0

也谈自牧兄————王延庆(济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11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微信图片_2025-08-11_152027_023.jpg


       和自牧兄相识有近三年的时间了,谋面却不过十几次。近日从媒体、网络上不断读到有关自牧兄的文章,心中那如同夏日般的躁动便开始撩拨起来。别人写自牧都是十几、几十年的故友相知,自然是知根知底的,写出来的文字自然会真实感人。我对自牧兄的了解少之又少,实在是没有资格品头论足。好在近日读过的这些高文佳章,让我了解了我之前所不知道的自牧兄,也就斗胆把我知道的自牧兄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关于自牧兄的个人资料已有好多篇文章作过介绍,我也就不再一一赘述,我们且称他为国家一级作家、日记达人、文人书家、垂杨书画院院长、鲍子书院名誉院长、好人自牧吧。
       我与自牧兄初识是在2022年底,当时我们正在张期鹏先生的指导策划下筹建鲍子书院。有一次和期鹏先生一同来了几个人,他们先到民俗文化馆参观了老物件。期鹏先生对我们说,给你们介绍一位重量级的人物,接着他的手指着正在民俗文化馆里专心致志地观看老物件的一位年纪略大一点的人说,这位就是国家一级作家、齐鲁书画家协会主席、垂杨书院顾问、《日记杂志》主编自牧先生。
       我仔细打量自牧先生,年龄在六十五六岁左右,中等个头,不胖不瘦,头发花白但理得整整齐齐,眼睛不大却炯炯有神,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穿着一身深色休闲套装,手里提着一个白色的帆布包,里面鼓鼓囊囊不知装的是啥。我们与自牧先生寒暄过后,陪他继续参观民俗馆,自牧先生不是很健谈,语速较快并带着浓浓的章丘口音。通过交谈我了解到,自牧是其笔名,他本姓邓名基平,淄博周村人氏,参加工作来到省城济南已近50年,退休前曾在中共山东省机关医院担任副院长,退休后现在正和张期鹏先生筹建垂杨书画院,据说马上就要挂牌了。听说我们这里筹建鲍子书院,便和期鹏先生、马延明先生(马延明是梁王村人,时为市中区书协主席,也是我初中时的同班同学)一块过来指导工作。
       一说起鲍子书院的筹备工作,自牧先生便来了兴致,从房间布置到作品陈列,从日程安排到征集作家作品等,他用专家的眼光一一道来,不但肯定了我们为鲍子书院成立所作的努力,还给我们的筹备工作指明了方向。自牧先生从随手提的帆布兜里掏出了一卷笔帘和一摞图书,笔帘是为鲍子书院题字用的,图书则是自牧先生主编的《日记杂志》期刊。自牧先生挥毫泼墨为即将成立的鲍子书院留下了数幅墨宝,并将《日记杂志》赠送给书院和我个人。这是我第一次欣赏自牧先生的书法作品,也是第一次拜读《日记杂志》。
        在自牧先生等人的操持下,很快便征集到省内外近30名书画名家的与鲍山、鲍叔牙和白泉泉群有关的书画作品,也为鲍子书院开业做足了准备。在3月18日鲍子书院开业时,自牧先生亲自带队站台助威,并欣然应允担任鲍子书院的顾问。
       自鲍子书院成立以来,自牧先生时刻关注着她的成长和发展,每次组织活动,应邀或者听闻,自牧先生无不欣然参加,从不摆谱端架子,总是乐呵呵一副平易近人的样子,和我们促膝交谈,出谋划策。我们有时也会因为一些问题到自牧先生家登门请教,自牧先生总是热情接待,悉心指导。我还记得2023年五一节期间,我们第一次拜访自牧先生的情景:那天,自牧先生在齐鲁书画家协会办公室接待我们,说是办公室,其实就是自牧先生自己的地下室书房——日影书坊。一间十六七平米的房间里摆满了书橱,塞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剩余空间只能容纳三五人小坐,真正是“斗室容万卷”。至于位于一楼的淡庐——自牧先生的第一书房,更是藏书无数,几乎囊括了古今中外各个时期的经典名著、经史子集。难怪自牧先生学识渊博,望着他满屋子的书卷,我只有羡慕的份儿。自牧先生房前屋后各有一方小花园,里面种满了各种奇花异草,还有假山古树,四季如春。这些都是自牧先生亲自打理的。我想这是自牧先生在笔耕之余的闲情逸致吧,的确有几分五柳陶公的遗风。
       自牧先生的热情好客也是出了名的,这一点我亦深有体会。我几次拜会自牧先生,他都热情挽留,亲自把盏,尽兴方归。自牧先生好酒、量大,每次饮半斤以上但从不过量,这一点是我和自牧兄的共同爱好。
        自牧先生爱才心切,提携后人也是大家公认的,我就是受益者之一。  
       我本是一介农夫,自幼受家庭熏陶,喜欢文学,平常也写点打油诗之类的。有幸结识自牧先生后,他经常鼓励我,不但将拙作收录到他主编的《垂杨书画院丛刊》中,并称我为“历城诗人”,着实让我有点诚惶诚恐。由此我便更加努力,不断学习,近年来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由于我对自牧先生了解甚微,只是表象,有许多事情并不知情,且我的文笔粗疏,言不达意,只能凭一己感觉略写一下。但是自牧先生的形象在我心中是伟岸的,在治学方面他是严师,在生活方面他是兄长,在朋友交往中他是“及时雨”、“孟尝君”。
       自牧先生为人和蔼可亲,从不以“先生”自居,他曾对我说不要以先生称呼,我比你年长几岁就叫大哥吧。这也是为什么此文的开头我以“自牧兄”称呼的原因。
       今年适逢自牧兄七十初度,为祝贺他的七秩从心之喜,特作藏头(“自牧先生华诞志喜”)贺诗一首,以聊表心意——

         自诩东山一散人,
         牧耕淡庐亦情深。
         先将道骨寄书气,
         生就仙风留墨痕。
         华发染霜七秩度,
         诞膺期运几回轮。
         志遂意满恭如是,
         喜处仍羡孟尝君。

         2025年8月10日定稿于济南历城鲍子书院
————
        王延庆,1965年生,济南历城人。济南市历城区作协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济南鲍子书院常务副院长。喜爱诗歌散文创作,常有作品发表于《济南日报》《鹊华》等报刊。 微信图片_2025-08-11_152106_009.jpg

微信图片_2025-08-11_152110_941.jpg
微信图片_2025-08-11_152137_720.jpg
微信图片_2025-08-11_152143_864.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5-8-21 21: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