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6|回复: 0

何以自牧? 周老泉(广东惠州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6-27 12: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与自牧先生的文字交谊,始于对“自牧”深意的咀嚼。写文之初,爱读钱钟书先生的文章和传记,对他“默存”的字颇为服膺;后来,在《古文观止》上读到《谏太宗十思疏》,尤喜“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一句,反复品味,总觉得“自牧”与“默存”是绝对,便想引以为笔名。
         后来,得知“自牧”这个笔名已有人在使用,且已成绩颇丰,便在“始发愤、读书籍”的27岁那年,不嫌唐突,直接用了家喻户晓的苏老泉的“老泉”二字,以示自勉。
       有了笔名加持,年轻的我买书、为文,颇感精力旺盛。初购书时,以人为目,专收钱钟书、张爱玲、韩石山、谢泳之杂著,《鲁迅文集》、《鲁迅全集》随之渐入。数年之后,感兴趣一些杂志,2000年前的《读书》,全套的《万象》,大部分的《读库》和前十年的《新文学史料》接连购齐。施蛰存先生把不同方向的研究,喻为不同窗户。余性驽钝,**,毫无寸绩,遂自嘲书房为“无窗斋”,寓意购读无方向、研究无专长,也因此任由自己随性读书、率性为文。那些年开博客还挺时兴,写下的文字发布在媒体或博客,便不经意间与不少文友、书友建立了联系。
        就这样,在茫茫人海中,竟然与自牧先生——这个自己想用而没用的笔名相关的前辈联系了起来。数年交往,得知自牧先生主编《日记杂志》,工于书法,且常年坚持,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很好诠释了何为“自牧”。期间,我们书信往还,就“自牧”源出何处有过沟通。在第51卷《日记杂志》上,收有我写给自牧先生讨论“自牧”出处的短札:“《书友》上载山东书友万致远《美丽的出处》,从读《诗经静女》之‘自牧归夷,洵美且异’句悟出您与邵洵美两名之出处,且认为此句比之《易经》‘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与《谏太宗十思疏》‘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更美丽,请您斟酌。”
        自牧先生在复函中,专门用他的秀丽书法,把“自牧归夷,洵美且异”和“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两句写在“全国第六届民间读书年会淄博笔会纪念”的书签上回赠给我。期间,自牧先生还将我发表在《开卷》上的小文章《书界异人》收入他编选的《民间书脉》。印象最深的,还是先生“六十初度”之年,他组织全国各地的书友文友,同题唱和他的《六十初度》一诗,汇成一本高雅的“纸上兰亭”雅集。
       颇感羞愧的是,此后,我忙于生计,在媒体大环境越来越不好、自感弱肩扛不起重担的情形下,跳出原本还算得意于因靠自己文字考进的报社,选择了中年转型。在此之前,我将多年写的小文章汇集成《远去的书声》,似乎提前为自己疏于读书为文埋下了伏笔和托词。
       一晃眼,从媒体“出逃”已近八年,期间重新学习新本领,日常工作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偶有闲暇,我对历史学的兴趣渐浓,宋史、明史相关的学术书,《新唐书》《旧唐书》一顿乱收。其余日常追读而购之“书之书”,董桥、钟叔河、止庵、谢其章等,也入手一些;现当代文学、电影随笔甚至美食文字也略有涉猎。但落笔为文则越来越少,仅就近在惠州当地的几个书友办的《白读》和文学内刊上发表过几篇小文章。
      这一次收到自牧先生为“七十初度”组织的雅集,翻找多年前的存稿之时,同步翻到自己十年前、二十年前写的青春文字,不禁怅然。我在读完自牧先生的《尚宽集》后写的短札中感叹过:“您每日最少三件事:写序、写信、写日记,让人动容。凡人如我辈,操其一件,也往往一曝十寒,何况三件?而且还有日常的工作呢?播种有了区别,收获自然也会迥异。”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何以自牧?得像自牧先生一样,任庭前花开花落,都不忘记耕耘自己的小园,如此,云卷云舒之间,才能每年有不同的收获;如此,自己才算见贤思齐,不至于辱没了对“自牧”深意的反复揣摩、对自牧先生的仰慕之情。
————
       周老泉,本名周春,1981年生,广东惠州人。大学专业读外语,毕业后捧着在《人民日报》等发表的作品、考入以文字立身的媒体。从采编岗位上字斟句酌、点灯熬油的新兵,逐步向中层管理岗位转型,兼任多家企业杂志内刊的特约撰稿人。
       出版有作品集《远去的书声》。曾被评为“惠州市优秀新闻工作者”;现任职于惠州一市直学校办公室主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5-7-4 06: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