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5|回复: 0

众说纷纭《日记报》———之 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12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1.jpg


1999年9月1日,由淄博来省城济南创业的青年学子于晓明(古农)在友人的协助下,自费创办了全国第一份民间日记类报纸——《日记报》(自牧题写报名),一时间,众说纷纭,好评如潮,全国各地学者、作家及日记达人纷纷表示祝贺并为之题词、作评。
       二十六年后的今天,尽管《日记报》早已更名为《日记杂志》,但这些饱含深情与殷切期望的题词、短评,仍在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

     《日记杂志》主编自牧、执行主编于晓明向二十六年来关心、爱护和资助过本报本刊的学者、作家和日记达人深表敬意,并向他们鞠躬致谢!

2.jpg

⊙《华北散文》总编辑邱洁:
      “看了您们的报,真的不错,挺好!有品位,清新隽永,我们是同行,以后多联系,互相取长补短。”
  
⊙上海朱翔先生:
  “以前从不知尚有一份《日记报》的存在,近日得以一见,方恨相见太晚。贵报不单单版式编排精彩,内容亦有很强之可读性,几篇论文的质量都颇高,这也使贵报即便作为专业报纸,品味也是一流的……我不知其间有多少不容易多少不简单,仅就您敢为天下先创办《日记报》来说,我就得向您表示我对您的由衷敬意!……对日记,我有太多的话要说,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是我所愿,很高兴在这个夏天结识了《日记报》,结识了办《日记报》的您,愿《日记报》立足现在,开拓未来!”
  
  “……前次我遇见徐中玉、钱谷融诸先生,谈及《日记报》,先生们无一例外地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扬。我们有目共睹的是《日记报》的日渐发展、壮大以致繁荣,却少有人知道这背后的故事。作为一张民办报纸,我无法不饮佩您们的胆识和勇气。向您们弘扬日记文化而付出的辛勤努力,再一次表示我深深的敬意!……”
  
⊙青海薛成龙:
   “《日记报》敢以纯日记的文学形式慷慨跻身于名目千计的报林之列,精神和创意实在太可贵了,创刊一年来,经验也日益丰富,质量更是越来越佳……”
  
⊙沂水县教委主任张在军:
       “《日记报》收到了。放下手头的杂活,马上读起来。这份报纸编得实在好!看着每字每句、每幅照片,仿佛看见了您躬身伏案的情形。您真了不起,用自己瘦弱的双肩支撑着这么一个伟大的事业……您的难处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没有经费、没有时间,太难了!太令人感动了!……”
  
⊙河北《涿州日报》编辑尤新:
  “看来贵报在社会的反响不小,开历史之先河,乃中国文坛的一大幸事。报纸一到我处即被诸位好友抢走,这才叫先睹为快!在报社面临
  竞争市场危机之时,先生的报纸给人很多启示,我报诸人齐声呐喊:好!”
  
  “17、18期《日记报》,独对尊作《怎么办?》品味再三,苦辣酸甜盐,其中之滋味吾也能产生共鸣,还是一句话,愿克服困难,坚持下去……近几期《日记报》越来越规范,阵容也日见完整,版面也设计得颇具匠心,稿子可读性也日见增强,显示了报纸的活力与生命力…”
  
  “老实说,过去我虽多年坚持写日记,盖乎养成了这个习惯而已。自从接触了《日记报》,拜读了那些饶有见地的关于日记文学的华章,才由自发而向自觉的境界转化,并且根据日记内容,采用多种表现形式——或近似随笔、杂感,或近似回忆录片断和散文等等。”

3.jpg
4.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5-5-19 21: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