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学习型组织课堂
创新管理理论教育教案:
班组长学习型组织理论培训班讲义
创建学习型组织课堂 第十七节课
3、心智模式的存在方式 观念 成见 习惯 信念、信仰 所拥护的≠所使用的 二、影响心智模式形成与改变的要素 1、环境 包括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历史传统,以及频繁接触关系紧密的人们(家庭成员、老师、同学、好友、同事等)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生活经验等都会对一个人的心智模式的形成,以及对周围世界的看法和个人前途命运的追求产生重要影响。 2、性格 一个人的性格对心智模式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性格不同的人,其心智模式也往往有明显区别。一个人的性格一旦成型后,改变是很困难的,改变心智模式同样也必须经过艰苦的过程。 3、智商、情商、逆境商 智商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聪明程度。智商高的人往往悟性比较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比较强。但是,今天的研究人员发现,在成功的诸多因素中智商只占20%,而情商占80%。情商是人的综合心理素质和能力,包括自我信念和价值观的取舍与确立,自我情绪的理解与控制能力,判断和控制他人情绪的能力,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自我激励或自我意识能力。很显然,情商比智商对人的心智模式的影响更重要。 逆境商是有美国人提出的,它既是预测谁会成功的指标,又是对每个人面对和超越困境能力的心理素质的量化显示。为什么有的企业家可以克服深不可测的逆境,而一般人却放而弃之?美国学者保罗.史托兹以可量化的方法,提出AQ理论,将人们对待逆境的态度划分为三个层次:知难而退——半途而废——攀登者(知难而进直至成功)。实际反映了心理素质的三个层次 心理素质的三个层次。 (请看第十八节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