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
- 帖子
- 积分
- 22778
- 威望
- 点
- E币
- 个
- 相册
- 注册时间
- 2017-12-1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UID
- 817273
|
长征开始时合计约30万人,最后到达陕北的红军兵力总计约3万多人。这一数字虽然远低于出发时的总人数,但正是这些英勇的红军战士,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铸就了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一、长征出发人数
长征开始时的总人数,根据历史资料和文献记载,参加长征的各路红军总人数约为30万人。具体来说:
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战斗部队有5个军团,地方机关编为两个纵队,共约8.6万人。
红二十五军:于1934年11月开始长征,出发时约有2900人。
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4月开始长征,出发时兵力约有10万人。
红二和红六军团(后组成红二方面军):于1935年11月开始长征,出发时兵力约有1.75万人。
二、长征到达人数
长征胜利后,红军的人数大幅减少,这主要是由于在长征过程中,红军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包括战斗伤亡、疾病、饥饿和严寒等。
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时,红一方面军(陕甘支队)兵力约7000余人。后来,红十五军团编入红一方面军后,兵力增至1万余人。
红二十五军:到达陕北时,兵力增至3400余人。
红四方面军:在长征过程中,红四方面军也遭受了重大损失。虽然出发时有10万人,但到达陕北时,除去牺牲的西路军2万余人,保存下来的兵力约1.2万人。
红二方面军:长征结束时,红二方面军兵力还有8500人,胜利到达陕北时人数为1.1万余人。
长征的艰难程度是后人难以想象的,它不仅仅是一次军事行动,更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略转移和生存挑战。
一、环境恶劣与物资匮乏
长征途中,红军面临着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严重的物资匮乏问题。他们需要穿越荒草地、翻越雪山,这些地区往往天气极端、地形复杂。例如,在翻越海拔高达数千米的雪山时,红军战士们不仅要应对严寒、缺氧等困难,还要在雨雪交加、道路艰险的情况下艰难行进。此外,长时间的行军和作战导致物资极度短缺,红军常常忍饥挨饿,甚至在饥饿和寒冷中挣扎求生。
二、激烈战斗与伤亡惨重
长征途中,红军遭遇了国民党军队的频繁攻击和围追堵截。他们需要在战斗中不断应对敌人的进攻,保卫自己和战友的生命安全。由于敌我力量悬殊以及恶劣的环境条件影响,许多红军战士在战斗中英勇牺牲,伤亡人数十分惨重。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长征期间红军共进行了数百次大小战斗,牺牲了众多英勇的战士。
三、体力透支与心理考验
长征的路途遥远且充满未知,红军战士们需要长时间地行军和作战,体力透支的情况普遍存在。同时,他们也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漫长的征程中,他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和坚定的信念,以应对各种不可预知的困难和挑战。这种持续的体力消耗和心理压力对红军战士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长征的艰难程度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恶劣的自然环境、激烈的战斗、物资匮乏以及体力透支和心理考验等。尽管每12人仅1人抵达陕北的说法可能是一个粗略的估算,但长征过程中红军所经历的艰辛是不容忽视的。这场伟大的远征不仅考验了红军战士的体魄和意志,也铸就了他们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长征不仅是一次军事行动上的胜利,更是一次精神上的胜利。它展示了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顽强意志和革命精神。长征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