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27|回复: 6

找银行真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16 09: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IP未知
打电话不接!直接无视!找纪委,纪委推诿!宣传和实际操作不符!直接套路老百姓!办公室不接电话!静等银监局!老百姓真难!
 楼主| 发表于 2024-5-16 09: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IP未知
单身狗 发表于 2024-5-16 09:53
您老又碰到什么冤情了

银行宣传存款。结果给办成买保险!
发表于 2024-5-16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您老又碰到什么冤情了   
发表于 2024-5-16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法律顾问 发表于 2024-5-16 09:57
银行宣传存款。结果给办成买保险!

什么银行这么坑??
发表于 2024-5-16 15: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存款和买保险都分不清吗?
 楼主| 发表于 2024-5-16 15: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IP未知
夸大其词,忽悠!误导!
20240516150420front2_0_444262_FlWF8fSHpC6vURkwU_HFc6-Nrj6l.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5-16 15: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IP未知
中国最具欺骗性的五家公司之一, “保险公司”总结骗人四大招数



渣叔罗影

首发

2023-9-1517:19河南

听全文

约11分钟

22人听过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 渣叔

编辑 渣叔

前言

“保险公司”可以说是中国最具欺骗性的五家公司之一,许多人都有上当受骗的经历,即使处处小心,也奈何不了对方套路深,让人防不胜防。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比较常见的保险公司骗人的四大招数。

踏入保险行业的第一坑:被迫购买

小王是一名应届毕业生,平时对金融行业比较感兴趣,于是看到一家知名保险公司招聘“管培生”,他毫不犹豫地投了简历,经过了简单的面试,小王就被录取了。

入职当天,小王着西装提早来到了公司,接待他的主管王经理热情地和他握手,夸奖他长相出众,必定能在销售行业大放异彩,之后,王经理带他参观了办公区域,五星级的装修与设施让小王对公司益发好感。

入职后的头一个月,小王进入了为期一个月的培训期,培训期间,公司请来多位资深员工进行授课,他们一个个都是大牛,能言善辩。

通过他们的讲解,小王深刻认识到原来保险行业前景广阔,是非常适合求职者的蓝海领域,课堂之余,小王经常能看到员工开着宝马奥迪来上班,感觉保险人的生活真是光鲜亮丽。

一个月的培训结束后,小王正式成为一名业务员,但是他很快就发现,自己完全不会销售保险,每天提心吊胆地拨打陌生人的电话,要么被直接挂断,要么被人恶语相向,小王都快要受不了了,一个月过去,他一个保险单都没有卖出去。

这时,主管王经理来找小王谈话,语重心长地分析他的问题所在,王经理提出两点建议:第一,你花自己的钱买一份公司的保险吧,反正它这么好,你自己买一份肯定没错,第二,你找找亲戚朋友,请他们支持你开首单,等你积累经验了自然会没问题的。

小王起初觉得主管的建议荒唐至极,一时难以接受,但是想到自己刚毕业不久,还有房贷父母待养,自己必须要在公司站住脚跟。

经过深思熟虑,小王决定采纳主管的建议,他谨慎地先花了自己一个月工资的保费给自己买了一份保险,然后又耗尽所有人脉资源,让几个亲戚帮忙开了单。

就这样,小王终于完成了当月的销售指标,让主管松了一口气,但是他自己却付出了巨大代价,不仅花掉了一大笔钱,还欠下了人情债,他的人脉几乎被耗尽。

这就是保险公司设下的第一坑,目的就是通过高薪招聘,来开发客户,利用新人不懂行,榨取新人的财力和人脉资源,达成业绩指标。

此时此刻,小王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在保险公司眼中,自己不过是客户和资源罢了,但是为时已晚,他已经深陷其中,想要走出这一行看来并不容易。

第二坑:理财骗局

当王先生高高兴兴地拿着存款本想去银行存钱时,谁也没想到,一场“理财噩梦”就此开始。

王先生原本准备存10万,等孩子上大学时能作为首付,谁知道,银行的推销人员非要给他推荐一个保本收益高的“理财产品”,王叔叔对这些金融知识不甚了解,听信了推销人员“保本保收益”的承诺,签下了合同。

一年后,王叔叔兴冲冲地去银行查询收益时,却被告知那根本不是什么理财产品,而是某保险公司的保险,银行只是代销而已。

更让王叔叔崩溃的是,这个保险的费率居然高达4%,一年的收益才2%,根本达不到当初承诺的8%。

王叔叔气愤之余,想起解约退保,却被告知必须交纳高达20%的解约费,无奈之下,王叔叔只能继续付费,心里默默祈祷,希望这个保险产品以后能够正常给付。

类似的情况,在国内各地屡见不鲜,不论城市还是农村,很多银行职员都会大包大揽各种保险业务。

他们会把保险说成固定收益高的理财产品,利用老年人对金融知识的不熟悉来误导他们购买。

与此同时,各种夸大不实的保险推销手段也比比皆是,承诺理财收益率达到8%、10%甚至更高都是家常便饭,但真到了赔付和退保的时候,个个都打起退堂鼓不认账。

李阿姨就是受害者之一,在亲戚的介绍下,她购买了一款所谓“退费型重疾险”,销售人员承诺,只要染疾可以取回所有保费。

谁知道,李阿姨50多岁时确诊糖尿病,保险公司不仅不同意退还保费,还嫌赔付金额太高,死活不肯赔付。

据李阿姨讲,当初销售的时候,保险人员说的天花乱坠:“我们公司的产品最良心,只要得病,可以拿回所有钱,根本不吃亏!”

李阿姨也确实看了条款,但因专业性太强,实在看不懂,现在想来,简直是上当受骗。

选择一个真正适合自己,又能获得保障的保险产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市面上五花八门的保险产品与业务员的花言巧语,常常会让普通消费者不知所措。

健康告知、责任免除、等待期、免赔额等专业术语也增加了选购的难度。

所以,购买保险产品的时候一定要细致看条款,不能轻信销售人员的口头承诺,如果实在无法看懂条款,可以找专业的保险顾问进行分析,避免上当受骗,只有了解自己购买的是什么样的保险产品,才能获得真正的保障。

第三坑:捆绑式保险产品的陷阱

买保险,许多消费者喜欢一站式购买,想着一次解决所有的保障需求,于是,保险公司推出了许多“捆绑式”保险产品,把寿险、重疾险、医疗险等多种保险捆绑在一起销售,这看似方便,但实则存在巨大的风险。

比如某知名保险公司推出了一款名为“少儿平安福”的终身寿险产品,包含1个主险、1个必选附加险和多个可选附加险。

该产品的主险部分是终身寿险,但孩子需要终身寿险吗?

如果孩子不幸离世,对父母来说是巨大的痛苦,获得保险金并无意义,对孩子来说,既已离世,获得保险金也无济于事,终身寿险对孩子完全没有保障作用。

该产品的附加险是少儿特定重疾险,与市面上一流的少儿重疾险相比,它对少儿高发重疾的保障非常有限,数据显示,主要少儿重疾的发病率远高于该产品的保障范围,可见其少儿重疾保障严重不足。

“大而全”的保险产品,单项保障分析下来都存在缺陷,捆绑在一起反而让消费者产生“全面保障”的错觉,从而忽视了其中的问题。

在选购保险产品时,一定要进行逐项分析,不要被“一站式”的便利性迷惑,避免步入这一陷阱。

但是,许多消费者面对复杂的保险产品时,往往没有进行详细分析的意识和能力,或者因为缺乏时间而选择相信保险代理的推荐,这就给了保险公司设计各种套路的空间。

比如,保险公司会在产品中加入一些鸡肋的保障项目,表面上让产品看起来更“全面”,实则是在制造保费的虚高,这些保障项目单独定价极低,但一旦捆绑在主产品中,就会被赋予更高的价格。

还有一些保险公司喜欢设计返还型产品,号称“有病治病,没病退钱”,目的就是迷惑消费者以为这是“免费”获得保障,其实这类产品的保费中,存在大量的“负担不起的利息”,最后返还的金额往往远远低于应得的利息收益。

面对种种套路,广大消费者更需要提高警惕,学习一些简单的保险知识,避免上当受骗,要了解常见的保险产品都包含哪些保障项目,不同项目的价格应该处于什么水平。

购买保险产品时,一定要进行详细询问,对每个项目的保障范围和责任进行核实,不要被华而不实的宣传迷惑,只有做到知情消费,才能避开陷阱,合理选购真正所需的保障。

保险的第四坑:“坑亲戚”

买保险要当心被骗,尤其是熟人推销的保险产品,许多人认为,亲戚朋友不会骗自己,其实不是亲戚朋友有意骗你,而是他们接受的培训存在误导,保险销售人员为争取业绩,常常夸大保险收益,消费者往往会中套路。

张女士就是受到远房表弟推销,中了保险套路的典型案例,这个表弟本是一家保险公司的业务员,为了完成业绩指标,就向这位远房女性表姐推销保险产品。

表弟通过故意隐瞒保险合同的关键内容,夸大保险的收益率,终于说动了这位对保险不熟悉的表姐购买了一份高费率的保险产品。

表姐本意是想购买一份养老保险,可以在老年时有个稳定的保障,但是表弟却推荐了一款包括多种附加险种的复合产品,这款产品前几年的保费率非常高,超出了表姐的承受能力。

表姐对保险条款不熟悉,也没有仔细阅读合同,就轻信表弟的话购买了这份不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

购买保险后,表姐发现保费支付非常困难,生活拮据,她多次想退保取回保费,但是续期保费的损失太大,只能勉强继续支付。

理赔的时候,表姐也发现自己购买的保险种类过多过杂,针对自己的实际需求不够合理,表弟作为保险销售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只注意获取业绩,未能真正为消费者着想。

所以,购买保险一定要仔细阅读保险条款,看清楚什么情况可以获赔,什么情况不可以获赔,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向销售人员追问清楚,不要畏手畏脚,否则,理赔时很可能会被拒绝,前期支付的保费也会白白损失。

保险产品种类繁多,条款复杂,即使是专业人士也需要反复琢磨,什么保险适合自己,保额应该设定多少,这需要消费者认真研究,不能轻信他人。

保险合同关系到自身权益,一定要亲自看清楚,莫因为对亲戚朋友的信任而大意,作为保险销售人员,也要恪守职业道德,真正为消费者的利益着想,不能单纯为了业绩指标就误导消费者购买不合适的保险产品。

在阅读此文后,烦请您关注+评论,方便后续事件有新的进展能够让您迅速关注

搜索

十大坑人保险公司

瑞众保险骗局

中国最好五大保险公司

十大良心保险排行榜

退保险的诀窍

谁在买泰康保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4-6-15 07: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