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
- 帖子
- 积分
- 5219
- 威望
- 点
- E币
- 个
- 相册
- 注册时间
- 2021-10-3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UID
- 877827
|
作者:讷言
周六女儿女婿休班儿,他们要带领我们去游邹平白云山。淄博市周村区与滨州市邹平市好生镇建在一起了,我们乘车还没走出周村市区,就已经进入邹平市好生镇,从好生镇中心大街向南拐,过了济青高铁大桥,才算出城到了农村。向南直走,不多远就来到了白云山下。
白云山是从平原上凸起的山,没有很多山拖脚,也就是说,平原与大山的过度地带非常少,不明显,这样就更显得白云山高峻挺拔了。
因为天气晴朗,还没上山,就已经看到山上绿树成荫了,有些大树在树林中鹤立鸡群,特别引人注目。
白云山是没有开发的原生态野山,原先村村通的时候修建的水泥路现在也已经破损了,十分难走,我们找了一个停车场,停下车子,发现有两条道路可走,走在前面的游客都选择了从东线上山,我们是初来乍到,也只好跟着他们沿东线走。这条道路破损更严重,都是用矿渣垫过的,有些石头尖儿垂直朝天,估计开车上这种路,纵使是新轮胎也用不了两年,更何况再往上走就是上山了,游客只好徒步而行。
过了不多远,发现零零散散有几户人家,有的是居住的,也有的是搞养殖的,或鸡或羊都被栅栏围着,探头探脑眼望着游客,眼神十分诧异。
走了大约200米吧?有10来米宽的地段被挖平了,垫上了比较大的石块,更难走了。向左侧一看,好像还有一座搅拌站矗立在山脚下,仔细一看才知道这是广州粤深工程公司在修建隧道。隧道穿越的是白云山东侧的一道山梁,离主峰远了去了。我们也不顾这些了,越过施工地段,继续向上前行。大约又走了30米,有一座简易的牌坊,上书“一天门”,左右两边各书“泰山”“副岱”两个字,可以看出,白云山在当地人民群众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进入“一天门”,就是山水流淌形成的小溪,只是现在已经干涸,登山的便道与它有时候重叠,有时候却又错开,总是纠缠在一起。小溪两侧是渐行渐高的山梁,而道路也一步高过一步。而这仅有的一条便道,也是崎岖不平,到处是从两边山梁上滚落下来的山石,必须时刻小心,及时躲避这些安放在道路上或大或小的石头,方能安全上山。
仔细观察,我才发现,这里的石头都是黑绿色的,大概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孔雀石吧?质量上呈的孔雀石十分珍贵,可以与玉石玛瑙相媲美,只是这些石头都是经过风化过的,形状很不规则,上面还有很多裂纹,很难加工成工艺品,而要得到质量上呈的孔雀石,必须深入挖掘,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这样的材质,如果是没有风化的大块,切割成石板,装修楼房还是非常好的。而按照“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搞旅游开发效果更好。
因为道路难走,也使得一向热爱旅游的大外孙十分不悦,他直说实在烦;我鼓励他说,像这样原生态的野山已经不多见了,这座山山梁众多,山谷纵横,危峰兀立,很有开发价值,我们考察好了,等你长大了成了大老板,也投资开发一下。不知道他听懂了我的话没有,只是耐着性子继续向上攀登。
我们继续前进,坡度也越来越大,只见一道悬崖堵在了眼前。一伙登山队员回来了,我们就主动地问他们:前面还能不能走,能不能爬到山上去?他们告诉我们:向前更陡了,但是有道路可循。这样就坚定了我们爬上去的信心。
白云山上的树木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除了刺槐就是山榆树,而山榆树也并不多见,看来别的树木适应不了这里的气候,很难在这里安家落户。刺槐似乎也生长缓慢,有几棵被杀掉的刺槐树的疙瘩,都腐烂成空心了,而剩余的部分还历历可见上面致密的年轮,足可见它的生长是极其缓慢的,而这些坚强的刺槐也是“人间四月芳菲尽,这里槐花还未开,”而躲在悬崖之下的刺槐甚至连叶子还没有长出来呢?足可见这里气候之严寒。
前面的路更陡了,我们在这里的山坡上发现了黄连,而这里的黄连与别处的有所不同,别处的黄连是黄花的,而这里的黄连都是紫花的,可能与这里孔雀石山体有关,也可能与白云山的气候有关;除了黄连还有蕨类植物,而这些蕨类植物在我们那里都是长在水井口的,足见这里气候之凉爽。这里是白云山阴,白云山高峻挺拔,山阴见阳光很少,夏季气候凉爽,冬季气候严寒,春天冰雪融化晚,严寒与凉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我就纳了闷了,我们一路没有看到刺槐发芽,我们在山下看到的山上的绿色是哪里来的?难道是草的颜色?我分明看到的是树的绿色啊!
大家手脚并用终于攀登上了这一段最陡峭的山坡,来到了山顶之上。回头望下面的一队游客,也是祖孙三代,还在下面努力攀登。这里有一处比较大的广场和几座建筑,但是已经人去楼空,金属构件的凉亭也有五六座,但也是锈迹斑斑。可见,再好的风景缺乏开发也是不行的。这里有一棵大山榆树,榆钱结得很密,吃起来正可口,而这个时候,别处的榆钱早就“惟解漫天作雪飞”了。女婿与大外孙用杆子打了一些榆钱吃得津津有味。
向西望去,更高的山峰还矗立在上面,由于树林茂密,缺乏道路,我们无心继续攀登,打算原路返回。然而,上山容易下山难,上山的时候手脚并用还可以,下山似乎就更难了。我们把游客扔掉的登山棍儿拣起来,人手一根,准备做下山的助手。
我们在这里逗留的时候,祖孙三代也上来了,他们好像到上面看看去了,由于森林茂密,只闻其声,不见人影。也不知道他们到哪里了?他家的小孙女比我的二外孙年龄还小,还一直执着地攀登,真是精神可嘉。
我们向南望去,发现有一条水泥路通往山下,我非常想沿着这条道路下山,女婿说,那边是章丘地界,从这里下去就远了。我们只好原路返回。下了第一段路后,我发现有一条小路历历可见,似乎比来路平坦一些,我与大女儿就选择了这条道路下山。而处事一向谨慎小心的夫人却说:那是上山的路,非不让我们走,我们不信,坚决要走。我们只好在这里分道扬镳了。
这条道路是沿着西山梁顺势而下的,怎么能是上山的道路呢?
当我们走到一个平台的时候,发现西边的山谷中有一条水泥路,闺女建议下去看看,我们走下去一看,原来这才是登山的主线,可能只有从这条道路才能到达白云山的主峰,可是人首不全,已经兵分两路,很能实现会师,只有等下次再说了。我与女儿向前走,想去看看情况,只见前面有一座阁楼,走近一看,原来是中天门。我们从中天门门洞下穿过,发现前面虽然没有水泥路了,可是远比东山谷中道路好走,至少没有那么多滚落的山石,从这里走无疑省鞋多了。可是,前面的主峰更加高峻,也不知道到了主峰跟前该怎么攀登才能到达“南天门”以及白云山极顶,恐怕现在还一时难以分解。
我与女儿只好沿着水泥路下山,与他们四口人去会合。来到广州粤深隧道工程公司驻地仔细一看,才发现他们修建隧道,正是为了开发白云山做铺垫的。中国的旅游开发真是方兴未艾,我们的老板还没长大,白云山就被抢走了。等大外孙长大了,成了大老板,需要开发的就不是白云山了。我们必须重新去探索、去发现未经开发的大山。
这个时候,我们回望我们所到达的地方,只不过是白云山的冰山一角,根本不是我们在远处看到的山上,而山上的绿色是高海拔地带耐寒的柏树呈现出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