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0
 
- 回帖
 - 0
 
- 积分
 - 340868
 
- 威望
 -  点
 
- E币
 -  个
 
- 相册
  
- 注册时间
 - 2007-6-1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UID
 - 84182
 
 
 
 
 
 
 | 
 
一位好友在朋友店里看到两把子冶石瓢,相同的造型和泥料,一把刻绘梅花树朵,题“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另一把刻绘瘦竹一丛,题曰“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朋友买了后一把,问其原因,答曰:无他,喜欢而已。 
 
同样优雅的两把壶,为什么更钟情后一把?这或许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思想感情的外延是模糊的,内涵也是不确定的。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紫砂壶满足人的情感需要,呈现出一点一滴的意向和方寸之间的涵义,不外乎通过这样几种方式来达到: 
 
第一,通过对象征意义的理解。象征性是紫砂壶的重要属性之一。典型的梅兰竹菊,是咏物诗文和艺人字画中最常见的题材,不屈不媚,不淫不邪,谓四君子。有胸怀寄托的人,百草之中选它们来感物喻志。 
 
另外松鼠葡萄、蝙蝠葫芦等,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内容被演绎附会后,装饰在紫砂壶上,是最容易唤起大众欣赏者情感需要的艺术符号,因此经久不衰。 
 
第二,想象。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其实对艺术品的欣赏,在相当多的情况下也是靠想象来实现的。 
 
一位朋友说,他过眼不忘清代杨凤年的《风卷葵》,仿佛置身在一望无际的阡陌上,欣欣向荣的向日葵像大型团体操一样排山倒海,每当有风吹过,那向日葵便婀娜起舞,翩然欲仙——这就是想象。他亲和什么,追求什么,就可能在他所需要的方向展开想象,想象的意境比作品本身更为斑斓绚丽。 
 
第三,个性的吻合。每个人的心理特征都是由心理素质、生活阅历、文化素养等因素构成的,个性同时也是影响创作风格和欣赏需要的重要因素。 
 
有人喜欢光器返璞归真,有人喜欢文人壶文意隽永,这并不是简单的心理亲和可以概括,多少与个性有关。个性细腻温润的欣赏者与个性洒脱豪迈的欣赏者会各自通过不同的作品达到创造与欣赏的默契。 
 
第四,暗示。在艺术品欣赏中,暗示的作用是明显的,很多时候,我们对某一个或某一种题材作品感兴趣,至于原因,却并不能说出子丑寅卯来,只是单纯觉得看着舒服熨帖。 
 
有人喜欢筋纹器的流畅工整、严密精确,觉得看着它脑子就变得清晰有序。还有的喜欢朱泥小壶,手掌盈寸之间一握方好,入眼是一片空明。类似于这种由欣赏而影响人的感觉和知觉,进而影响人的思维和情感,在紫砂壶的欣赏中屡见不鲜。 
 
对紫砂壶的欣赏,如同被给予了一把钥匙,开启什么,有时是冥冥之中的,即便达到的方式,也难求明白透彻。 
 
看诗不分明,赏壶不分明,往往是这份“不分明”,另有一番动人心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