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02|回复: 3

钢城地名故事(163)黄庄一村(田茂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1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黄庄一村,村北为黄庄二村,东为黄庄三、四村,韩莱公路由村穿过。西行3公里为莱钢集团,南为汶源街道所在地。215户,742口人,耕地599 .63亩,林地69 .55亩。
    据村碑记载:明洪武年间(1368年),始祖自山西洪洞县迁入,居蒙邑黄庄,以姓氏取名为黄庄。
    传说,明洪武年间(1368年),黄姓始祖由山西洪洞县迁入。当时黄姓,在山西洪洞地无一陇,上无片瓦,再加上当时天气大旱,在洪洞混不下去,乞讨来到这里。看到这里有山有水住了下来。
    一天,黄姓出门被官府人员查住,问他是那个庄的?他长口结舌地回答说:我姓黄,是姓黄那个庄的,后官府人员放他回到家里,他和老婆孩子说明今天来龙去脉的事,老婆孩子目呆口瞪。村得有村名,黄姓和老婆孩子当晚商量,以姓氏冠名为黄庄。
    黄姓,远古称黄氏,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按照司马迁的《史记 秦本纪 》记载,黄氏,为嬴姓十四氏之一,是远古时期伯益的后裔,伯益长子大廉为黄夷首领,在夏朝建立古黄国,商朝以国为氏。《竹书纪年》载:“(夏)后相即位,二年,征黄夷。”商朝甲骨文卜辞中有“伐于黄尹二羌”的记载,甲骨文(前6213、乙4642)记载,祭祀时“帝黄奭三羊”和“贞用于黄奭佑三牛”,讲述了商人祭祀,是黄尹、黄奭最早的记载。
     黄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96位。至2006年,黄姓人口约有270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2.2%;按人口算,黄姓排名从第8位升为第7位。
   黄国被楚国所灭后,部分族人开始南迁。两宋之后,黄姓广布到湖北、陕西、四川、湖南、福建等地。当代,黄姓人口主要分布于广东、四川、湖南、广西、江西、湖北、福建、江苏等地。
     远祖可追溯到帝舜时代的伯益。伯益是少昊帝的五世孙,他的祖母是颛顼帝的孙女(女修)。伯益因治水有功,被帝舜赐姓嬴姓。其后裔中有黄氏者,约于夏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黄国,商灭夏时,支持商朝;周灭商时,保持中立,国存而爵位降为子爵,故称黄子国。春秋时期,楚国称霸,只有黄国和随国敢于抗衡。公元前648年,黄国被楚国所灭。亡国后的黄国子孙,以国名为氏。
    远古时期,在今燕山之南一带,为黄姓发源地之一,族人后跟随大廉迁移至潢川并建立黄国。公元前648年,潢川黄国被楚国灭亡后,黄姓族人有少数逃到河南中部,大批则内迁到楚国腹地,定居在湖北等地。
     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姓已经大批播迁到湖北地区,逐渐形成江陵、江夏等八个黄氏郡望,以此为基地向江南发展,“浮诸江南,以实海滨”,黄姓的足迹已经西达陕西和四川,东临东海,南入湖南和江西。东晋末,中原的林、黄、陈、郑四大姓率先进入了福建。
    隋唐时期,黄姓主宗分流,有了新的向南发展的行动。一支由江夏向东南迁移,穿过江西,进入浙江,在金华地区形成了金华黄氏;金华黄氏有一支,在五代时期,由黄玘、黄赡父子迁到江西修水,在修水县形成双井黄氏,双井黄氏在北宋时期出了个驰名中外的大文豪和孝子黄庭坚;另一支先由江夏北迁河南固始,再向南经安徽、江西,抵达福建邵武,形成邵武黄氏。一部分进入了越南,成为当地的大姓。黄姓进入台湾地区是在明末时期。
     由于黄姓主力在秦汉时期已迁离了北方,所以受中国北方几次战乱的伤害较轻。黄姓在中国南方得到稳定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宋、元、明时期,在赣浙闽粤四省繁衍最盛,最终形成了今天典型的南方大姓。
    民国初年,归蒙阴县;1940年7月蒙阴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属第七区黄庄乡;1945年7月划归沂源县。1985年11月,撤区并乡改属为黄庄镇; 1991年划归为莱芜市钢城办事处黄庄镇,1993年莱芜地级市建立,归莱芜市钢城区黄庄镇,2001年1月黄庄镇改为汶源街道。2019年1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山东省调整济南市莱芜市行政区划,撤销莱芜市,将其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辖;设立济南市钢城区,以原莱芜市钢城区的行政区域为钢城区的行政区域,黄庄一村为济南市钢城区汶源街道办事处管辖至今。
    村南观音庙,始建于嘉靖年间(1522年),分正殿和厢房,内有送子娘娘塑像,1930年毁于民国"毁庙运动"。传说农历三月三日是观音奶奶的生日,届时无数中老年村妇前来烧香,以求人丁兴旺、家庭平安。
    《蒙阴县志》载:"湖天寺在黄庄。"l995年修黄庄镇政府前汶源大街时,从地下挖出石碑两幢,皆龟座,碑身已残缺不全,字迹不太清楚,无立碑年代可查;似乎一幢为重修时捐资人名单,一幢为重修碑文。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清宣统三年修《蒙阴县志》称黄庄集为北乡l6集之一。
    村中有一条小河为牟汶河支流,穿村而过,河西为西岭。南流至丈八丘河,后汇入牟汶河。
    黄庄一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抗日战争时期,涌现出了不少革命志士。如,抗战英雄房连三、房义良、马光斗、 房聿良等。
    马光斗,1939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新蒙县洛村区副区长、莱东县鲁村区副区长、沂源县公安局看守所所长等职, 曾荣立三等功2次。
    1939年他在本村任自卫团长时,经常孤身一人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令敌人闻风丧胆。1940年,马光斗调到莒南大店"抗大"学习。是年冬,日军调集重兵对沂蒙山区实行"铁壁合围"式大"扫荡"。
    在反"扫荡"中,"抗大"师生编为十支队,马光斗任二连侦察员。为进一步了解敌情,马光斗到紫荆关、临朐等地执行侦察任务,不料被敌人发现, 在敌人的包围中, 他从容不迫,跳崖突围,胜利完成了侦察任务。1942年2 月,马光斗任新蒙县洛村区副区长。此时,汉奸吴孟凡在这一带横行乡里,奸淫掳掠。马光斗了解情况后,决定打掉他的嚣张气焰,为民除害。一次,吴梦凡在邢家壬喝酒,马光斗得信后,只身一人前往将其擒获,押回区中队处决。
   1942年5月 鲁村区与洛村区合并为鲁村区,隶属莱东县,马光斗任副区长。有一次,马光斗从黄庄到洛村去,当走到北刘家庄附近时,正遇国民党队伍,情势十分危急,恰巧北刘家庄刘传孔的妹妹在地里拔野菜,两人对视了一下,刘氏懂得了马光斗的意思,便大声说:"大兄弟,先来搓把麦子吃!我还没拿包袱,等我家去拿了包袱咱一块儿走!"她向尾随过来的敌军说:"这是俺娘家大兄弟,来叫我走娘家去,我在这儿等了他一大阵子。"巧妙地掩护马光斗脱了险。1944年春,马光斗捉住了汉奸杨成章的通讯员,1949年,马光斗调到沂源县公安局工作,先当侦察员,后任看守所所长。1964年9月27日马光斗病逝。
    房聿良,1920年2月出生,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7月任蒙阴县委第七分区委书记,1943年1月任中共蒙阴县委大庄区委书记兼区长,后到部队工作,离休前任福州军区军医学校副政委、顾问。
   房聿良是抗日战争初期蒙阴七区最早的共产党员和第一位基层党支部书记,为蒙阴七区党组织的发展、 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1938年3月12日, 黄庄成功举行武装起义。在黄庄起义准备阶段,房聿良年龄虽小,但他机智勇敢,多次完成送信、下通知等任务,得到董琰、边裕鲲等领导人的赞赏。
    1938年5月中共蒙阴县委(当时对外称八路军驻蒙阴办事处)在黄庄成立。6月,经县委书记、办事处主任苏杰与杨士敬介绍,房聿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党组织在黄庄一带发展的第一位共产党员。此后,马化海(后改名马岱峰)、房振东(房聿亮) 、房照水先后入党。1938年7月,中共黄庄支部成立,房聿良任党支部书记,马化海任组织委员, 房振东任宣传委员,这是蒙阴七区第一个党支部。
    1938年9月, 中共蒙阴县委迁址坦埠,七区成立了抗日救国动员委员会,以中共黄庄支部成员为主, 组建了中共蒙阴县委第七分区委。1939年1月,房聿良任中共第七分区委书记。此时,七区党组织归新泰县委领导,仍称七分区委。6月,日军对沂蒙山区进行大"扫荡",新泰县委为了加强对反"扫荡"的领导,派徐志修到七分区任区委书记,房聿良任组织委员。月余,徐志修被调走,房聿良任区委书记。
   1940年初七区党组织重归蒙阴县委领导。1939年7月, 在房聿良、杨守先的指导下,青冶行村党支部成立。此后,黄庄和青冶行两个党支部在区委领导下,积极主动地发展党员,先后在倭家铺子、霞峰、肖马庄等20多个村发展了一大批党员。保安庄、张家峪、小上峪、通香峪、官庄、灰菜峪、丈八丘等10余个村成立了党支部,中共党组织在七区迅速发展壮大。1940年7月,房聿良作为正式代表参加了蒙阴县在梭庄召开的首次代表大会。
    1940年12月蒙阴七区所辖的张庄、黄庄、寨子三个乡划为三个区,七妥区委撤销,房聿良调蒙阴县委学习。1942年夏,任蒙阴县抗日民主政府文教科科长。1943年3月,房聿良调到费北县大庄区任区长。1944年2月,任大庄区委书记兼区长。1945年5月, 大庄区划归蒙阴县,房聿良继续在大庄区任职。1946年春,调华东军政大学先后任指导员、教导员、组织股长等职。1953年,调福州军区后勤医院先后任副政委、政委、 师政治部主任,军区学校副政委、顾问等职。1985年离职休养,2000年8月因病去世。
   莱芜战役期间,黄庄一村民送军粮,抬担架,积极支前。1947年,土改工作队进入农村,发动群众,黄庄一村成立了农协会。组织佃户们,打土豪,分田地,烧地契,实行耕者有其田。穷苦人民翻身做了主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1953年黄庄一村,成立变工组、互助组,1955年成立初级社,1957年成立了高级社,1958年加入人民公社。村成立大队,下边是生产小队,生产小队为基本核算单位。
   1964年村里开展了”四清”运动,破四旧立四新,平坟头,砸旧物,扩大种植面积。1966年开始了文化大革命,白天村民种地干活,晚上闹革命,当时的口号是:”抓革命,促生产”,黄庄一村的粮食产量稳中增产。1971年冬,轰轰烈烈农业学大寨运动在黄庄一村全面展开,全村劳力齐上阵,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整地修堰筑坝,小地变大地,大地变平地,形成了层层梯田,扩增了土地”。
    随着莱钢(701)的建设,村里成立了毛驴车队,为莱钢建设服务,村民获得了可观的收入。借靠近莱钢的有利条件,农副产业并举,大跨度,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村集体经济。
   改革开放给黄庄一村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雄心勃勃,放下锄头,办起了企业,冲进了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建筑队、机械加等村办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庄稼汉当上了厂长。村内有学校、商店、医院,是黄庄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村民号称钢铁销售一条街,每年向国家上交利税近550万元。
    2021年12月11日村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经营蔬菜种植;树木种植经营;薯类种植;茶叶种植;食用菌种植;园艺产品种植;中草药种植;水果种植;花卉种植;豆类种植;谷物种植;新鲜水果批发;新鲜水果零售;新鲜蔬菜批发;新鲜蔬菜零售;肥料销售;农副产品销售;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使用;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畜牧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初级农产品收购;农业园艺服务;农业机械服务;农作物栽培服务;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加工、运输、贮藏及其他相关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农村民间工艺及制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等。有头脑善经营的能人,率先过上了小康生活。西装革履,腰挂手机,坐上了小汽车,当上了大老板。到2022年底,黄庄一村的村民人均收入达19180元。
    为了让村民铭记历史,激励后人,缅怀和追思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2017年村里在原址(1938年建黄庄起义)上,建黄庄起义纪念馆,投资20余万元,建筑面积160平方米,屋内用273张图片,50余件名人资料、遗物、历史文物,真实地再现了黄庄起义的历史场景。此外,村里还连续13年出资为305位50周岁以上的老人购买“银龄安康”保险,为广大老人安享晚年提供了保障。自2010年以来,每逢重阳佳节,黄庄一村,为老人发“过节费”300元,送上两委地祝福。
    黄庄一村自古重视教育,崇尚文明。1982年实施合班并校后,黄庄一村小学并入镇中心小学。1985年黄庄4个村和刘家村、马家庄6村联合办校,地址在一村村西,校名为黄庄镇中心小学。到2022年,中心小学已经接受10个村400多名学生。自1977年恢复高考至2022年,黄庄一村考人大专院校以上的学生达180多人。
   现黄庄一村姓氏有:房、马、徐、李、侯、刘、王、秦、谷,其中以房、马姓居多。族姓之间从不分众寡、贫富、强弱,都以团结友善、和睦相处、共同耕耘、帮教读书为乐,世代相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5-1-22 21: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