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96|回复: 3

钢城地名故事(141)南城子坡村(田茂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18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南城子坡村,东为逯家庄村,南为宋家庄村,北为北城子坡村,地处丘陵,村东南为艾山,村东北为双山。磁(磁窑)莱(莱芜)铁路由村西经过,205国道由村中穿行。是济南市钢城区 政 府驻地。全 村 共 有 420户,1376口人,耕地面积120亩。
   相传,明朝末年,多村在这里居集,渐以形成村落。一日,王姓看到这里,紧靠牟汶河,河水涛涛,南有艾山,北有双山,附近又有城堡,是块风水宝地,于是和众乡亲商量村名,北边有个城子坡,址又在南边,所以定为“南城子坡”。
    还有一个传说,明朝末年,洪承畴人马所到之处鸡狗不留,生灵涂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日,一队人马杀气腾腾,攻破北城子坡城堡后,又一路向南烧杀掠抢,一鼓作气打到了现在的双龙山歇脚时,便派幕僚向南刺探情况,幕僚前行一段路程,遇到一个长相古怪的李姓黑老头就上前问话:“前面是什么地方?”李姓老头回答道:“是南城子。”幕僚一听说是“事难成”,感觉这个字眼很不吉利,就停止打探,拨马而回。
    来到洪承畴面前说道:大势不好,前方是“事难成”,不能再前进了,如果再前进一步,恐怕对吾军产生不利。洪承畴很迷信,感觉“事难成”对自己大大不利,就命令部队撤退,不再向前扩张半步。
    再说那位李姓黑老头,在路途中与幕僚所对的话,全被躲藏在草丛中避难的人听到,等人马撤退后,人们再看那位李姓黑老头时,只见一条黑龙腾空而起向牟汶河飞去,尾随其后,一直跟到村子的西边,只见那条黑龙落入牟汶河水就不见了。人们得救了,平安了,为了纪念这位李姓黑老头,对他感恩戴德,答谢救命之恩,将村名定为南城子,由于址在坡上,后来人们更名为“南城子坡”
    村北双山,传说当年玉皇大帝派东海小黑龙,掌管双山子周边的河道,让他旱了行雨,涝了治水。哪知这小黑龙到此任职之后,不为民造福,春天干旱不行滴雨,老百姓的庄稼都干旱而死。夏秋之季,这条恶龙又兴风纵雨,河水暴涨,把眼看到手的粮食冲走。逢年过节,还要百姓用童男童女作为供品。弄得这一带的百姓民不聊生,纷纷外出逃难。
   当地的土地爷和山神几次劝说,都让小黑龙打得鼻青脸肿,只好上天庭奏明玉帝。玉帝知道,龙颜大怒。就派天兵天将捉拿。没想到小黑龙的武艺十分高强,每次来捉拿他的天兵天将都被它打败。没办法,玉帝决定派大青龙、二青龙统领五千兵将,去捉拿小黑龙。临走交给大青龙、二青龙两件宝物:一根银针和一条银索。
    这天,小黑龙正在山下河道龙宫里大摆酒宴,庆贺胜利,虾兵蟹将狂饮乱舞,好不热闹。忽然值日官来报:大青龙、二青龙率五千天兵天将,领旨前来讨战,小黑龙一听,心中就有点惊慌,转念一想:大青龙、二青龙与我是同胞兄弟,我先给他点软的,凭我三寸不烂之舌,定说他个神魂颠倒。他要是不买账,我这几年武艺也大有长进,料也不会有多大闪失。不多时,就听天空响了三声炸雷。接着天上乌云滚滚,风雨大作。小黑龙连忙带领虾兵蟹将升起云头迎战。只见大青龙、二青龙,率领天兵天将浩浩荡荡,甚是威风。小黑龙装模作样地说道:“原来是大青龙、二青龙兄啊,多日不见,小弟十分想念,快到我宫里坐坐吧。”大青龙、二青龙的鼻孔“哼”了一声,异口同声说道:“不要装模作样了!你违背了玉帝的旨意,祸害黎民百姓,今天玉帝派我前来捉拿你这个孽障!”小黑龙皮笑肉不笑地说:“两位哥哥休听他胡言乱语,我来到此地之后,给这里的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即使你弟有些小小不然的差错,你我是同胞兄弟,也得看在兄弟的情份上,让我三分。如果两位哥哥真的不讲情面,哼!我小黑龙也不是好惹的!”大青龙、二青龙,一听,顿时火冒三丈,气得“哇呀”暴叫:“呸,你这恶龙,少给我来这一套,你死到临头还不觉醒。我不与你费这口舌,今日不捉你回去,誓不罢休!”举起手中的方天化戟搂头就打,小黑龙也亮出雌雄宝剑相迎。
   三条龙摇头摆尾,你来我往,上下翻腾,打在一处。这一场恶战可不得了,只打得风沙遮住了日月头,双山上的大石头被刮得乱飞。天兵天将与虾兵蟹将也打在一块。这片的老百姓,家家屋门紧闭,不敢出门。就这么一直打了三天三夜。小黑龙的手下被打得七零八散,他也渐渐不敌大青龙、二青龙。
   这时,大青龙、二青龙却越战越勇,小黑龙一看,转身要逃走,二青龙早有提防,趁它一转身,扬起方天化戟打了下去,就听小黑龙“吱吱”怪叫了几声,朝双山顶上落了下去。大青龙、二青龙也不怠慢,按落云头,大青龙抠住小黑龙的鼻子,二青龙按住小黑龙的头,用玉帝赐的银针穿透了小黑龙的鼻子,用银索链子拴好,奏请玉帝发落。玉帝降旨:将小黑龙,打入双山以西十里处的卧虎山黑龙潭内受苦,由大青龙、二青龙,掌管双山脚下河道。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8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大青龙、二青龙, 大义灭亲,为民除害,后来又为双山周围的老百姓造了不少福。当地百姓为怀念他们的功德,就把原来的双山子改叫为双龙山了。
村南爱山,有一山三名的说法,原名为“碍山”后改为“艾山”、”爱山”,如今又改回艾山。 传说东海龙王的爱女,嫁给了牟汶河小青龙为妻。婚后夫妻不和,整天吵架,小青龙有时还对龙女实施家暴,并将龙女赶出家门到艾山上牧羊做苦力活,龙女受尽煎熬、度日如年,痛苦至极,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一天,东海一姓田的书生,进京赶考归来,路经此地,慕艾山之名,登山游之。田书生因为问路,与龙女相识,并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帮龙女把一封写给龙王的哭诉信送到东海。临行,龙女伫立在艾山一个山岗上,目送田书生远去。东海龙王收到书信后,得知小青龙不忠不义,对爱女施家暴的情况,速派太子赶赴牟汶河铲除了小青龙这一逆子,到艾山救出了多年不见的龙女,父女团聚,热泪盈眶、悲感交集,倾诉不已。
  从此,牟汶河中不再有龙,艾山上的羊群失去了主人,也自动绝食,不再吃草喝水,化作了石头。龙女回宫以后,为报田书生搭救之恩,愿以身相许,龙父龙母也敬重田书生见义勇为,恩准龙女之愿,田书生亦欣然应允。
不久,龙女和田书生经父王恩准,夫妻俩双双回到艾山上住了下来,行云布雨,保佑艾山一带五谷丰登。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故事,将艾山改名为“爱山”。
    艾山还是古战场”艾陵之战”之地。据《续山东考古录》载:“周鲁蒙邑、齐堂阜邑、艾邑。”《蒙阴文史资料》载:“艾邑,在今新泰、莱芜、沂源等县交界处,因艾山而得名。”
    《续修莱芜县志》载“艾山在牟县东南。”“泰山牟县东南有艾山。”“牟城在今莱芜东二十里,其东皆曰艾也。”
    牟城(牟县城),即今赵家泉村的古牟子国城,以东、以南的广大丘陵山地,古时称艾邑,是牟子国辖地,后是莱芜、钢城、新泰、沂源、博山的交界地。现在的济南市钢城区艾山街道、汶源街道、辛庄镇,淄博市沂源县的土门镇、草埠、徐家庄,莱芜区苗山镇、常庄镇一带,博山区的南博山镇以南,当属艾邑辖一地艾百,因有艾山而得名。其地区叫艾山的有两处,一处在济南市钢城区政府对面,海拔116米,顶有石山寨,山脚东南处有铁矿、冶炼遗址。另一处在沂源县徐家庄乡,海拔约400米。两地均传说古时建城时,忽然一夜间起了一座山,碍于修城而停建,因名碍山。另一说是山岭到处生长着艾草,故名艾山。此地地壳有断裂带,史载汉时山在地震中有所变化,但据较多的史料载为艾,因此应名艾山。由此看来,原牟子国境东有艾山,因地广名艾邑。又因全是低矮丘陵,又名艾陵。
  《左传》哀公十一年载:“为郊战故,公会吴伐齐。”即公元前484年春,齐将国书、高无丕率师至鲁都城郊伐鲁失败。鲁国想联吴军伐齐,报一箭之仇,就说服吴国伐齐。此时,齐军为挽回伐鲁失败的面子,想再伐鲁。吴欲称霸,欲趁鲁联吴之机打击强齐。于是,爆发了一场恶战——艾陵之战。《左传》哀公十一年载:吴国为“中军从王,胥门巢将上军,王子姑曹将下军,展如将右军。”齐国为“齐将国书将中军,高无丕将上军,宗楼将下军。”双方各用车千乘,各号称十万人马。又载:“五月克博,壬申至于嬴。”“甲戎,战于艾陵。展如败高子、国子败胥门巢。王卒助之,大败齐师。获国书、公孙夏、闾丘明、首三千,以献于公。”
  《东周列国志》记载与此相同。吴军在5月攻下了博城,哀公十一年5月27日攻克嬴城,至29日进至艾陵地西5-里(约在今苗山镇)。嬴城至苗山20余公里,约1天的路程,吴军在两天多的时同内完全能到达。
   此战役双方兵力各为十万,大体相当,于是吴上、下、右军分别由大夫胥门巢、王子姑曹、展如指挥,与齐军相对列阵。吴王夫差亲自指挥中军,列于吴三军阵后为预备队。齐军由国书率中军,高无邳率上军,宗楼率下军。吴军胥门巢率上军先到艾陵地,齐将国书亦至。公孙近率部迎天军,国书助之,大败胥门巢。时鲁将叔孙州仇率兵会吴,引吴国大军至艾陵西五里下寨。哀公十一年5月30日一早,夫差命叔孙州仇率吴军打第一阵,展如打第二阵,茹曹打第三阵,胥门巢率鲁兵三千往来诱敌。自引大军屯子高阜处,相机救援。齐军第一仗胜,吴上军则被齐中军击败,认为有把握战胜吴军,群情激昂,吴将胥门巢率部挑战,齐将公孙挥因昨天曾击败胥门巢,往迎出战。胥门巢见公孙出兵,立即退走。叔孙州仇截住公孙挥厮杀,胥门巢回身助攻。国书派公孙夏出车攻胥,胥门巢又退,公孙夏急追,展如引兵截住公孙夏厮杀,胥门巢又回车助战。恼得高无丕、宗楼一齐出阵。吴军茹曹挺身独战二将,全无怯意。国书见吴兵不退,引全军助战。
    吴军渐招架不住,吴王在高处看见,命伯引兵一万接迎诸军,亲率精兵三万、分三股反以鸣金为号,从一侧穿插齐军,将齐兵隔绝三处。齐军首尾不能相顾。吴军见夫差亲临指挥,救援胥门巢军,勇气倍增,大败齐军,获齐军革车八百乘。此次战役,是吴国打败齐国的一场重要战役,是中国较早地运用预备队作战之一。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8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续修莱芜县志》载,民国初期,南城子坡属颜庄区黄山保;1941年5月至1945年10月,莱芜划为三县:莱芜县(亦称莱北县)、博莱县(亦称莱东县)、新甫县(亦称莱南县),南城子坡村归新甫县清泥区,1951年属清泥乡,1952年至1955年秋归逯家庄乡,1956年合并为清泥乡,1958年属莱芜县颜庄人民公社,1984年属颜庄办事处,1985年10月属城子坡镇,1991年属莱芜市钢城办事处城子坡镇,1993年归莱芜市钢城区城子坡镇,2001年寨子乡和城子坡镇合并,起名艾山街道办事处,归钢城区管辖。2019年1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山东省调整济南市莱芜市行政区划,撤销莱芜市,将其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辖;设立济南市钢城区,以原莱芜市钢城区的行政区域为钢城区的行政区域,南城子坡村为济南市钢城区艾山街道管辖至今。
    兴龙桥,村中主街道,而在20世纪30年代,此处为出围子墙东门必经之路。围子墙始建于1928年。当时匪患扰民,苦不堪言。1926年村民自发,寨主展言书、庄长王可用推为首领,周围几个村庄每村三四十人,组成黑旗会,沿村四周,就地掘土筑墙,以防匪患。围墙用三合土夯成,下宽上窄,高一丈二尺有余,村民据地利人和筑墙之后,在东、西、南三面留有石砌寨门。平时闭南门,以防匪患;开启东西两门,以利出入。南门至西门段,围墙较高,且筑有七座炮楼,不均匀布于三门之间。围墙之修建缘于当时匪患日烈,后来,村民见匪患渐绝,遂不再续修,致使围墙渐毁。抗日战争时期,南城子坡村所在清泥区为通泰山区和沂蒙区的战略要地,日寇曾在此安设碉堡,村民不满日寇铁蹄,奋起抗争;因痛恨-顽固派恶行,发生过著名的“南城子坡抗粮斗争”。
     南城子坡村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揭开新篇章。1950年底,南城子坡村政权建立,下设互助组。1954年成立初级社,共有26户,社长为展庆义。1955年南城子坡村民悉数加入初级社,约300户,村民按“地四劳六”分粮。1957年初,南城子坡村与北城子坡村、徐家庄村联合成立颜庄区清泥乡先锋高级农业合作社,实行“按劳分配”。1958年南城子坡村隶属颜庄人民公社清泥管区。1959年和1960年南城子坡村与宋家庄村、傅家桥村成立联合大队。1964年破四旧立四新,平坟头整地,扩充耕地。1979年南城子坡村开始分田到户,实行“人劳各半”,人均半亩水浇田,二分旱田;1982年全面推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1年,南城子坡村开始“农业学大寨”,村民开山、围堰、以补耕地之不足,增加耕地200多亩。1972年以前,南城子坡村水源条件较差,只有两眼机井,24眼旱井,人畜用水尚可,浇灌耕地明显不足。1970年莱钢开工建设后,村民生活生产用水更是捉襟见肘。1972年底,生产大队组织村民沿双山河、双山到徐家庄火车站修建双山灌渠,整个灌渠逶迤7华里,1973年底建成,1993年钢城区建立时拆毁,至今只有小部分尚可见。如此寒来暑往,到1975年底,南城子坡村全部实现水利化。村民生活日益改善,农作物由原来的一年一季(地瓜)至1974年时已成为一年两季(玉米、小麦)。1986年南城子坡村退耕还林调整产业结构,在东岭上建立550亩果园,内植山楂、苹果,泰安市多次在此召开现场会。
    南城子坡自建村就重视教育,崇尚文明,仅展氏家族在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即有七人获取功名。1949年前,村中有私塾,人称“前学”,教书先生为王宜勤,字精斋,如今村中七八十岁老者大都拜其为师。1945年前,村中适龄儿童均到北城子坡上学,1945年后,南城子坡小学创立,先后由田永和、张明心、任喜庭教书授业。1994年,莱芜市实施合班并校后,该小学并入艾山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至2022年,南城子坡考入大专院校学生340人,第一人为展希雨,最为有名为1998年考入上海同济大学的秦立勇。村民自古勤劳耕作,然亦不乏经商之精明。耕作之余,心灵手巧之手艺人不少,如打铁匠李五、李四,小炉匠展庆泰、石匠王子明、木匠李兆吉,油坊主展希分,在周围一带小有名气。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8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1976年,南城子坡村在当时计划经济时代时,就敢为人先,建设南城子坡旅店。改革开放后,1980年又建起村办养貂厂。虽存在时间不长,然足见村民之经济意识。1982年,一部分有见识的南城子坡村民依托205国道从事个体经济,主要从事运输业,代表人物为王子和。他贷款购买一辆四吨蓬莱解放牌汽车,往来泰安、蓬莱等缝运销焦炭,率先致富。
   1992年莱芜建立地级市以来,南城子坡更是日新月异;以前村民都居于205国道以西,此后展广汶、赵学勤两家搬至国道东侧,至2022年已有220来户喜迁新居,占地约16亩。至此,南城子坡地跨205国道两侧,旧村居民以老年人居多,而国道东侧年轻人占大多数。1993年,为配合205国道拓宽工作,南城子坡居委会动迁国道两侧30多户居民,统一规划设计建设商住楼。
   1995年村里安装闭路线,同年自钢城区自来水公司引自来水人户,彻底解决居民吃水问题。1997年硬化长300米、宽11米的前进街,1999年南城子坡居委会组织村民于村西又建西汪灌渠,总长约三华里。2000年3月1日,居委会筹资1100多万元建设15000多平方米的车站商城,30多家外商前来落户,投资额达600多万元0 2001年又在村南建喷灌,面积60亩,主要种植时令蔬菜。2002年南城子坡社区居委会成立,辖区44个行政事业单位,面积1 41平方公里,1742户,4366口人并入南城子坡。南城子坡自此彻底告别农村,融入城市。
    2023年1月,由于城市的改造,南城子坡迎来了大拆迁,东、西两面住宅楼房全部拆迁,重塑了城市形象,给南城子坡居民带来了发展机遇。特别是归济南后,南城子坡村两委班子,思想解放,思路开阔,抓住乡村振兴的机遇,使村民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现在村中现有展、王、赵、秦、孙、吴、李、苗、陈、郝十姓,十姓当中以展、王两姓居多。村民不分宗族、贫富、多寡,世代和睦相处,耕读传世,民风淳朴,勤劳勇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4-6-26 07: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