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莱芜区红石公园内有一座雕像,设计灵感就来源于管鲍分金典故。 管鲍分金的地点,相传就在今天莱芜区方下街道的小义和村。这个村早年叫“义和沟”。村名即由管鲍分金而来。而附近的村也多因此而取名,比如乔义和沟、李义和沟等,后来演变成乔家义村、李家义村等。清光绪《莱芜乡土志·古迹》中记载:“管鲍分金处, 在方下堡义和沟庄。 管鲍分金的故事,最早载于《史记管·晏列传》。管是管仲,鲍是鲍叔牙,两个人都是春秋时期的齐国人。鲍叔牙和管仲年轻时就是要好的朋友,常在莱芜一带做生意。鲍叔牙自幼精诗书通礼仪,为人耿直忠厚,十分珍惜和管仲的友情,从不在金钱上计较,而管仲则爱占点小便宜,惜财如命。 有一年,鲍叔牙出资和管仲合伙经商,赚了很多钱。管仲把所赚的钱币分成了三份,给鲍叔牙一份,自己留下两份。鲍叔牙也不计较,继续和管仲一起做生意。其他商人为鲍叔牙抱不平,鲍叔牙听后笑着说:“世上大多数人见钱眼开。但贪财者有两种,一种是贪财为己,想过花天酒地的生活;另一种是家道贫寒难以度日,猎财是为了孝敬双亲,建家立业。管仲就是后者。他家境贫寒,所以才取双金赡养娘亲,尽儿子的孝道。我甘愿任他取财。”大家听后无不佩服,把他的义举广为传颂。 为了歌颂鲍叔牙的美德,在莱芜区方下街道的小义和村,前人曾在靠近大路的地方建造了分金台。分金台遗址位于方下街道蔺家楼村,新中国成立初期尚有高台,高台长、宽各约2米,高1米,旁有大树。早些年每当村里有兄弟要分家,老人就领着儿子们去分金台上烧香磕头,给他们讲管鲍分金的故事,教育兄弟们向鲍叔牙学习,不要争来争去,反目成仇。这种风俗传承了很多年。 如今,分金台的真伪已难以考证,但其中所蕴含的意义却影响着一代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