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1806|回复: 1

严厉打击“网络水军”,还网络清朗空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12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重要部分,随着5G、云计算及大数据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日趋复杂,犯罪手法也在不断翻新。

       近年来自媒体平台的快速兴起,“水军”应运而生,搅得网络世界鸡犬不宁、乌烟瘴气。他们不仅一次次升级骂战,蔑视平台规则,造谣抹黑;无视个体感受,还狂刷数据;不顾事实本貌,带偏节奏,坐享不法利益。

       2023年年初,公安部公布严打整治“网络水军”十大典型案例,山东一例网络大V账号敲诈勒索案受到大家关注。
       娄某串联组织多个“网络大V”在社交网络平台集中发布相关企事业单位负面帖文造势,形成负面话题热搜,使涉事企业迫于舆论压力与该团伙签订所谓“宣传推广合同协议”,借机敲诈勒索。该团伙每起案件敲诈金额在5万至15万元不等,其中娄某作为联系人收取50%的费用,其他“网络大V”和相关人员按账号粉丝数等分成。目前,属地公安机关已抓获该团伙犯罪嫌疑人16名,查获涉案大V账号27个,查实该团伙曾对10余家当地学校、医院、地产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实施舆情敲诈。

       此次曝光的“网络水军”造谣传谣违法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网络水军”团伙公司化运作,运营大量自媒体账号,通过批量编造发布各类虚假文章、视频吸引眼球,引流牟利。

       二是“网络水军”团伙在热点舆情事件中,编造传播虚假信息“蹭热点”收割流量,甚至“造热点”,裹挟舆论,误导公众。

       三是不法分子开设自媒体账号,打着“舆论监督”等旗号,以编发炒作虚假的负面信息相要挟,实施敲诈勒索,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侵犯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纵观整个事件,不难发现其中套路:
       充分利用新媒体工具,将互联网平台作为搅乱舆论的主要场所;找寻对手的薄弱环节和软肋,放大舆论效应,让不同个人、群体之间的矛盾成为自己的“财源”;利用民众痛恨腐败、追求公平正义的心理,打着为当事人追求公平正义的幌子,营造假象,敲诈勒索,大肆牟利……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公共情绪既不是绑架民意的道具,更不是随意收割的“韭菜”。2013年“两高”的司法解释第七条明确规定,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 除 信 息 服 务,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而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发布信息等服务,扰乱市场秩序的,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理性上网、拒绝陷入“舆论裹挟”。
       实际上,打击“网络水军”不仅仅是一个法律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对于网络平台来说,要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动态监管,维护平台健康发展。而作为普通网友,我们要做到不跟风、不盲从、理性看待网络内容,避免被“舆论裹挟”,让虚张声势的网络水军没有立足之地。

       只有建立起多方参与、各方共享的网络新秩序,才能抽干“网络水军”的“黑水”,斩断攫取利益的“黑手”,共同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发表于 2023-9-18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网络水军太可恨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5-11-16 22: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